让孩子回归生活,享受民间游戏

2015-10-21 19:24章娟
小学生·教学实践 2015年2期
关键词:民间环节幼儿园

章娟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指出:教育应当“以生活为中心”,将教育与生活融为一体。而具有农村特色和乡土气息的民间游戏,就来源于我们的生活。不少人认为玩民间游戏太落后,其实不然,民间游戏是民族传统,也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这些游戏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能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到自愿、自主、自由、快乐,而且这些传统的民间游戏能够促进孩子的身体发展,它简便、易行、经济、不受时间限制。我们幼儿园在过去的一年里,以“民间游戏”为幼儿园特色,结合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对民间游戏进行了一些有效的探索与实践。

一、将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中

农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因此我们幼儿园充分挖掘大自然的教育资源,开展了具有我园特色的民间游戏园本教研活动。这不但为幼儿园找到了利用社会资源解决教育条件不足的好办法,也为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奠定了基础。在民间游戏的收集、整理、运用、开发、创新、再运用的过程中,我们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开展各类民间游戏,这样既丰富了游戏的内容,同时又完善了游戏的规则、变化了游戏的玩法。

过去的一年我们幼儿园通过对民间游戏的实践和开展,已经探索出一套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民间游戏的组织开展的有效方法,并作为一种新理念渗透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与此同时,教师也对在具体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做出及时的反馈,实现组内的良性互动,结合以往的实践经验,全园教师又进一步整理、补充民间游戏,也阐释了各类民间游戏的活动目标以及适宜的年龄阶段等,我们在实践中进行一课多研、集体备课、沙龙研讨等形式来完善对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实施的理解。

二、将民间游戏贯穿于一日活动的各个过渡环节中

《纲要》中指出:“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幼儿园一日活动包括许多环节,在安排一日活动中有两个问题需要很好地解决:一是活动内容需要动静交替;二是环节过渡要自然,减少幼儿等待的时间。过渡环节是平时在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活动时,各个活动之间的过渡环节,如午餐、午点后那段较长的时间,它虽然是零碎的、短暂的,却也是孩子们身心休息调整的契机。既然如此,何不顺应其特点,营造一种宽松、自主、利于交往、有序的氛围呢?《纲要》中也说道:“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和间接指导的活动相结合,保证孩子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的时间。”我想到,利用过渡环节让孩子自主地游戏和学习,不仅有利于孩子自律能力的形成,同时也能让过渡环节变得自然有序,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同时在晨间活动时、幼儿来园后、离园前、饭后、活动间隔时有许多零散时间,我们选择些不受时间、场地限制、玩具携带方便、便于收拢的游戏,穿插在零散的时间进行。如“挑花绳”、“转拉线陀螺”、“东南西北”、“弹蚕豆”、“石头剪子布”等,使环节过渡自然,管而不死,活而不乱。

三、将民间游戏安排在室内自选区域活动中

我们从幼儿园孩子的兴趣出发,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将各个区域所要投放的材料进行筛选,从而合理布置。我们都知道孩子的知识是在操作与探索中获得的,为此,我们把收集到的民间体育类游戏、益智类游戏、语言娱乐类游戏的材料投放在各区角,在区域游戏活动时,开展相应的区角活动。还可以利用丰富的资源开展科学探索区、美工活动区。如在科学探索区投放捻捻转、滚铁环、抽陀螺等游戏材料;在美工区投放麦秆、泥巴、剪纸等材料;在数学区进行“拾石子”、“三六九”、“过门”等能使孩子从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性和趣味性;在益智区进行“青蛙跳井”、“五子棋”、“跳棋”等棋类游戏。游戏时孩子可以根据自己兴趣选择区角,在轻松自发的状态积极开展活动,同时我们引导对民间游戏进行一物多玩的探究,这也给孩子提供了自由探索、大胆想象、动手创造的机会,不但丰富了活动的内容,扩展了游戏空间,还提高了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四、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民间游戏

小班幼儿往往会表现出对家人、老师很多的依恋,在家长离园后总喜欢围在老师的身边,亲亲老师,抱抱老师,从而获得安全感。民间游戏中很多游戏都有身体的接触和碰撞,它让孩子们有了更多与教师亲昵的机会,给孩子提供了宽松、平和的心理氛围,让刚进园的幼儿很快建立起对幼儿园老师的亲切感、安全感。如游戏“拉大锯”,可以面对面玩,也可以坐在教师膝盖上玩,如“蚂蚁叮叮痛”游戏,两个人手捏着手,一起念一起玩。

中班幼儿思维有了一定的独创性,活动量也有所加大,但是合作性较差。针对中班幼儿的这个年龄特点,我们将小型的户外民间游戏纳入到晨间活动中来,使幼儿的户外活动内容丰富多彩。除了他们自己原来的自制玩具,如“沙包”、“飞碟”,再增添了“跳房子”、“踢毽子”、“踩梅花桩”、“玩风车”、“拔河”、“踩高跷”等游戏。活动时我们让幼儿自行结伴,自由组织,自主地参与到富有特色的户外活动中来。

大班幼儿自主性较强,适合活动量大的民间游戏。我们在开阔的运动场进行幼儿户外游戏活动,运动场上幼儿自主开展民间游戏,如“地雷爆炸”、“捉迷藏”、“警察抓小偷”、“跷跷板”、“大饼油条”、“贴烧饼”、“丢手绢”等等,在游戏过程中,我们为幼儿提供了极为宽松的环境,只要遵守游戏的规则,幼儿可以参加任何形式的、自己喜欢的活动。

总之,在民间游戏的开展过程中,我们借鉴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将教育与生活融为一体,以游戏与生活相结合的方式来开展民间游戏,使它真正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生活,成为能为幼儿教育服务的工具。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高明幼儿园)

猜你喜欢
民间环节幼儿园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爱“上”幼儿园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的行为观测力度评估
想念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