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查诊断医治:科学探究活动三部曲

2015-10-21 19:24张淼马广荣姚云
小学生·教学实践 2015年2期
关键词:医治自查科学探究

张淼 马广荣 姚云

【摘要】科学探究是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途径或手段,它有利于幼儿园教师批判性反思的培养和专业素养的提升。幼儿园教师在进行科学探究中要注重自查、诊断和医治,以提升科学探究的质量。

【关键词】科学探究 自查 诊断 医治

研修平台就像一塊营养丰富的精神沃土,每位学员像一粒粒种子播撒在其中,专家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每一粒种子的茁壮成长。研修平台像一扇窗口,让我眼界更加宽广,教学思路更加清晰,让自己迫切地想要去反思在集体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为什么敖颖老师能把那么难的一首“板凳与扁担”绕口令讲得那么轻松,让孩子们充满了激情与活力地去想办法读得更快,而自己带了两年的“科学课”(这里指的是科学领域教育内容中的科学探究部分,不包括数学认知的部分)给孩子讲解的那么多,却效果一般呢?

一、自查

静下心来仔细琢磨一下,敖颖老师的《绕口令》课例,整节课都穿插着游戏化的内容,从“数蛋”引入,让孩子慢说、快说、集体说、个人说这四种游戏形式教学,而且教师做到了关注全体,对于没有及时参加的孩子给予机会,在较难的后半部分活动开展中,让孩子借助实物、图片,分段、分句地学习,孩子在语言、社会等领域都有提高。敖颖老师就像隐藏在活动背后的一个魔法师,可以在活动环节中自由地转换。这确确实实体现了“教育的无痕”,目标隐藏在活动中,幼儿看似在游戏,活动目标实际上已经达成,真正做到了“心中装着目标,眼中看着孩子”,达到了教学的最高境界。而我的“科学课”上课的模式一般很固定,“搜集图片——给孩子讲解——让孩子记住”,抽象的科学知识、固定的教学模式、单一的教学方法,孩子怎么可能坐在那里认真地听讲,造成了活动中孩子“一窝蜂”的混乱局面。慢慢感觉科学探究活动就是周计划纸上的一种摆设,什么动植物生长变化、斜面与物体的运动、天气与季节的变化等内容既分散又没有趣味性,孩子即使记住但也不理解,科学探究活动中本应该蕴含着孩子浓厚的探究兴趣,为什么我的“科学课”犹如一部“美国大片”,既生涩难懂又不符合他们的胃口呢?我的“科学课”真的生病了。

二、诊断

科学探究活动是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旨在让孩子亲近自然、认识周围事物与提升探究能力。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病态的教育活动现象,我认为问题主要在于教师的教育方法上,没有在活动中创设生活化的活动情境与游戏化的教育方法。教师往往沿袭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方法,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孩子的主体性,没有走进他们的生活世界,营造良好的环境,致使孩子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医治

1.活动环境创设的生活化 幼儿喜欢接触大自然里的新鲜事物,成熟的玉米、棉花里的棉籽、向日葵的花、深海里的各种鱼类、草原上奔跑的动物、刚刚发芽的小树与小草等等,都会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不知名的小虫子会让孩子观察半天、问这问那,那天《认识西瓜虫》的活动中,孩子们一个个目不转睛地盯着西瓜虫看,观察它有几条腿,有没有触角,有的孩子还逗它玩,本身的西瓜虫材料让孩子觉得就很有趣味性,孩子们和西瓜虫做了好朋友,可是它被关在瓶子里,顺理成章地孩子们要送西瓜虫回家,孩子们到处寻找树叶、大石头的底下,因为西瓜虫喜欢潮湿的地方,活动的最后孩子又掌握了西瓜虫的生活环境,有时候老师被孩子牵着鼻子走得很正确,要学会灵活地在活动环节中转换自己的角色。

2.活动材料的游戏化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要改变以往那种只给孩子提供图片讲解的方法,可以多借助一些实验的材料,让孩子观看实验去发现,注重提供游戏化的探究材料,让幼儿在玩一玩、摸一摸、动一动中帮助幼儿认识事物,发现科学的奇妙,积极建构科学知识,提高幼儿的探究兴趣。例如:《弹弹弹》在材料的提供上大多是幼儿可以进行游戏的皮球、拉力器、皮筋、弹力球等,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运用拉一拉、拍一拍、压一压、捏一捏的方法来感受物体的弹性,孩子们很喜欢这样的游戏化的科学课,玩一上午都不觉得烦。

3.活动过程的游戏化 在活动过程中,以游戏化的方式将一些抽象的事物和现象具体化,帮助孩子去理解、感受并认识,使幼儿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之中,感受科学的奥秘。例如:科学活动《找空气》,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怎样让孩子去认识、去感知呢?第一种方法,创设了一个富有神秘色彩的活动环境,把空气装在一个透明的塑料袋子里,请小朋友猜一猜袋子里的神奇宝宝是谁?第二种方法,做了一个神奇的实验,将干燥毛巾放在玻璃杯中,倒放在盛满水的玻璃缸中,正着拿出玻璃杯,让孩子去猜想干燥的毛巾会不会变湿?孩子自己去猜想,拿出干燥毛巾让孩子去摸一摸,得出实验结论,杯子里的空气宝宝保护了干燥毛巾。孩子就是在这样游戏的情境中快乐自主地寻找着、观察着、想象着空气,从而认识了空气。

感谢研修活动,让我有了进一步驾驭孩子与课堂的能力,科学活动中融入生活化与游戏化的教学,有助于孩子在生活的游戏中积累直接经验,进一步让孩子走进大自然,爱上浩瀚无边的科学大世界。

【参考文献】

[1]李敏.《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心目中的幼儿园教师职业形象》[J].学前教育研究,2013(6):42-48.

[2]张晓岚,郑绍红,汪娟.《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需求调查分析——以云南省为例》[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3):50-56.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实验幼儿园)

猜你喜欢
医治自查科学探究
分类医治
神奇的医生
化学教学中科学探究存在的几个偏差
突围与重构——小学科学课堂中师生交往的真效性实践探究
药品流通自查:370家弃权75家出局
真假难辨!关于电击治疗精神病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