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在工程监理中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2015-10-21 17:12沈怡韩立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工程造价控制存在问题

沈怡 韩立

【摘要】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已经在慢慢地成熟了起来,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已经成为现代建筑企业赢得市场,实现长远发展必然选择。工程造价控制是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文章阐述了造价控制的重要意义,讨论了我国当前建筑行业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如何改进造价管理提出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存在问题;策略

一、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

实施工程造价控制是科学有效降低工程建设成本、保障工程造价编制和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的重要途径。实施造价控制,对建筑工程各个阶段资金与资源的使用进行科学控制与调节,通过专门的管理手段与体系,把工程决策、设计、施工和竣工结算各个阶段发生的实际造价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充分发挥各阶段资金、人力、材料、设备、技术等资源效能,最终确保施工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1.1 投资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工程投资决策阶段是工程项目的源头,项目建设规模、质量水平等根本目标都是在这个阶段制定的。工程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对于整个项目过程的造价控制具有决定性作用,其影响力高达80%以上。我国建筑工程建设长期存在“三超”现象,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没有做到位。

1.2 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设计阶段是续决策阶段后对于项目建设具有重大影响的又一环节。有关数据显示,设计阶段造价控制对于项目整体造价的影响高达四分之三。设计图纸负责确定工程建筑规模、形式、结构、设备、材料等具体内容,从而也就基本确定了工程造价。

1.3 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施工阶段是按照设计图纸,利用材料、设备、能源、资金、人员等各种资源,实现工程项目实体化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运用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是整个建设过程中最多的。在施工阶段实施有效的造价控制,对于整体工程造价控制而言,效果非常明显。具体到建筑工程上,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对资金及其他资源的合理管控,在切实保障工程质量,降低施工成本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建设效益,实施投资效益最大化。

二、我国现阶段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建筑行业工程造价控制普遍缺乏重视。工程造价按照行政管理计划定价的模式,机制僵化,单纯根据计划价格和行政规定进行编制,缺乏灵活性,往往与市场实际情况脱节,造成资源使用效率偏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成本竞争已经成为建筑企业经营发展的必要选择。建筑行业对于造价控制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初步建立起造价控制管理机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实际工作中,还有许多问题制约着工程造价控制水平的提高。

2.1 工程造价模式落后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不断发展变化。现阶段,我国工程造价控制正处于从定额模式到工程量清算模式的转变期。实际工作中,还是有许多建筑企业采用传统造价模式。由于定额模式过于追求全面化,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很好的适应于各种情况,致使企业预期目标难以达成。同时,由于自身工作机制的原因,定额模式面对迅速变化的市场情况缺乏灵活性,使得施工企业往往陷于被动,工作效率难以充分发挥。在定额模式中,工程造价以社会平均水平为依据进行编制,没有考虑企业自身的技术和管理水平,这使得定额模式难以推广应用。

2.2 工程造价整体监控力度不足

当期,我国建筑行业工程造价管理监督体制尚未完善,监管力度明显不足。少数企业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无视法律法规、行业制度,在施工中以次充好,使用低质建筑材料,随意加快施工步骤,缩短建设周期,使得工程质量难以保障。另外,在工程设计阶段,有的设计单位工作态度不认真,没有严格执行设计规范,设计方案随意性大,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这就导致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工程设计与实际情况不符,设计变更情况频繁发生,不仅导致工程成本大幅上升,工程质量可靠性低等后果,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人身伤害严后果,给社会带来很大负面影响。

2.3 片面强调计价依据的市场化,忽视对工程造价控制的作用

由于计划经济时期施工企业长期缺乏对市场影响的足够重视,使得企业经营发展受阻明显,导致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过度重视市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在工程造价控制方面单纯追求和市场变化的契合,没有结合企业自身管理特点,使得工程造价控制缺乏指导思想,计划性欠缺,波动较大。

2.4 前期准备工作不够充分

造价控制工作是个系统工程,充足齐备的前期准备是开展造价管理工作的基础要件。当前我国建筑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工程数量多、规模大、工期要求紧张,使得前期工作难以准备充分,特别是可行性研究不够深入,对后续造价控制工作影响较大。

2.5 造价编制依据资料实效性较差

在正式开展造价编制工作之前,工作人员要全面收集材料定额、标准图集号、单位估价表及相关指导性规范文件作为编制造价的依据。而上述资料随着时间、地区、市场以及国家政策的变动,都会发生变化。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因为不能把编制依据资料收集齐全或者没有对手中资料进行及时更新导致编制质量和速度受到影响。

三、加强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相关措施

3.1 在工程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

一项建筑工程的全部造价管理工作中只有五分之一属于投资决策阶段。但这小部分的工作却决定着后续工程造价管理的未来走向。在投资决策阶段的若干内容中,工程资金来源和集资途径是决策阶段的核心,对于造价控制有着直接影响,投资决策阶段一般分为初期规划阶段、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审评阶段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工作要求不一样,工作内容和特点也不一样,不同阶段的投资方式和投资估算的准确度也会发生变化。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要不断持续改进投资估算方式,从而使得工程造价的预估值更贴近实际,同时加强工程造价的控制力度。

3.2 在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在设计阶段,要综合技术和经济两方面的因素对设计方案进行全方面评估。通过建立科学系统的评估方法,对设计方案就工程质量、使用要求、后期维护、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价。对于确定的设计方案,实行功能细化,重点控制造价高的功能部分,从而提高造价控制效率,达到降低总造价的目的,最终实现建筑工程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优化。

3.3 在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建筑工程具有施工周期长,运营资源多,对自然环境条件敏感的特点,使得工程施工过程始终处于动态变化的状态。为确保工程造价符合预定目标,施工企业必须持續保持工程造价控制力度,不间断地将工程造价实际值与目标值进行对比,及时消除引发二者差异的原因。施工企业必须从施工方案、施工细节、施工人员、材料和设备诸多方面加强控制,保障工程按照设计稳步推进,工程造价始终处于可控范围之内。

四、结束语

工程造价控制贯穿建筑项目建设全过程。建设单位必须从头抓起,合理利用资源,切实控制好每一个建设阶段的成本投入,最终保证项目建设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李露梅.工程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8(9).

[2]李茂涛.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研究[D].重庆交通学院,2008(7).

猜你喜欢
工程造价控制存在问题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浅析公路工程造价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其把握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