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行知教育理念,演绎灵动体育课堂

2015-10-21 19:24高存芹
小学生·教学实践 2015年2期
关键词:陶行知预设新课程

高存芹

体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如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学主体(尤其是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创设灵动的体育课堂,是体育新课程实施成功的关键所在。

一、探索精彩的教学设计,演绎体育课堂的灵动性

陶行知说:“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他提倡的“创造教育”,就是致力于为受教育者建设一个发挥创造力的环境。美国异常儿童委员会(Council for Exceptional Children)将设计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定义为:在学习领域,通用设计是指精心设计教学资源和活动,以使在听、看、说、读、写、行动、记忆力、理解力等方面有差异的学生都能够达到学习目标。教学设计是通过提供给这些能力不同的学生选择灵活的课程资源和活动来实现的。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儿童是成长的生命,发展的主体,唯有让学生选择最适合他们自己发展的学习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身的经验储备,灵活地、多角度地参与运动。

二、倡导多元的学习方法,演绎体育课堂的灵动性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倡导:“必须进行六大解放,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要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和时间。这“六大解放”,凸显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能使每个学生自己去主动参与、主动体验、主动领悟、主动创造,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自由权还给学生。“六大解放”所蕴含的思想与体育新课程的理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不谋而合。因此,我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努力践行陶行知倡导的“六大解放”,不断创设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灵动的体育课堂,着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体育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合理地引导和暗示学生针对具体的学习内容,使用特定的学习方法,从而快速准确地达到学习目标。而不同的学习目标、分层的学习内容决定了学生的体育课堂学习方法的多元性。在选择学习方法时,要考虑学生实际,允许学生在一定条件下自主选择多元的学习方法。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赞可夫曾经在其教育名著《和教师的谈话》第一章“课堂上的生活”中曾谈到:“我们不能忽视这样一点,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的正确解答,这不仅对他们领会知识和掌握技巧,而且对他们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学生只有通过自身积极的体验、尝试,才会有所发现,才会有所发展与创新。多元的学习方法,要求学生从学习的实际出发,并能够根据自己的认知能力、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创造性地通过多种途径开展课堂学习,既可以是独立的探究,也可以是合作性学习,还可以积极地参与师生、生生互动,这样做不仅更好地激励学生学习,而且能让课堂充满生命力,更加能演绎体育课堂的灵动性。

三、营造精彩的课堂生成,演绎体育课堂的灵动性

灵动的体育课堂来自师生在课堂中精彩的生成,精彩的生成来自教师巧妙的教学活动预设,巧妙的活动预设来自师生间默契的互动。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他相信生活含有对人的教育作用,他认为:“生活与生活一摩擦便立刻起教育的作用。摩擦者与被摩擦者都起了变化,便都受了教育。”“教育好比是蔬菜,文字好比是纤维,生活好比是维他命。以文字为中心而忽略生活的教科书,好比是有纤维而无维他命之蔬菜,吃了不能滋养体力。”因此精彩的课堂生成更加能够演绎体育课的灵动性。

灵动的体育课堂讲究合理的预设。在实际教学中只有科学地把握教材和学生,有效地开发资源,同时在实施教学时不拘泥于“预设”,积极营造“生成”环境,捕捉“生成”亮点,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灵性,充满智慧,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只有深入理解教材,挖掘教材资源,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胸有成竹,使课堂教学得心应手,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灵动的课堂讲究拓展延伸的效度。体育学习是一个综合的长期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立足于课堂和课本,更要重视学习内容的多维延伸,把握精彩的课堂生成。一直以来,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因为担心学生的思维无法控制,课堂无法延伸,担心完不成教學任务,影响教学的有效性,因而把课堂事先设计得环环相扣,井然有序,学生在教师设计好的“套路”中平静地学习,“顺理成章”地直达目的地,而当课堂上学生的思维超出了“预设”,我们不是含糊其辞就是不予理睬。其实课堂上出现偏离“预设”情况,这正是学生个性的解读,其中不乏有价值的成分。所以当课堂未按照我们预设的思路延伸时,我们应该从容不迫地因势利导,并以此为火花,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个性思维的热情,鼓励、引导学生丰富、完善自己的认识,教师应灵活应对,让生成的问题成为教学资源。充分合理地利用生成的资源不仅能使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也有利于情感的体验、个性的张扬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体育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要让体育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就要让学生活起来,要让学生活起来我们就要以行知的精神学习行知的思想,践行行知的教育理念,引领学生步入体育运动课堂,让灵动成为课堂的主旋律,促进学生体质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才能开出更加艳丽的花朵,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横扇小学)

猜你喜欢
陶行知预设新课程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陶行知夜归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