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基路面的早期病害检测与处理技术

2015-10-21 17:12周荣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基路面检测

周荣

【摘要】 现阶段,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促进了公路建设事业的繁荣,使得国内各地的高等级公路建设项目纷纷涌现出来。而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基路面在其早期建设中出现了诸多类型的病害,这些病害不仅影响着高等级公路工程的质量,甚至对社会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基于此,高等级公路施工企业、管理部门与监理单位需要协同合作,针对沥青混凝土路基路面的早期病害进行检测,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预防并解决,进而提升公路工程的整体性建设水平。

【关键词】 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基路面;早期病害;检测

現阶段,国内外对公路早期病害的研究水平依旧处于发展阶段,我国也针对公路的早期病害积极探索了各种预防与处理措施。高等级公路由于自然环境、过往车辆载荷等多方面因素的左右,通常在投入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各种路基路面病害问题,因此会对公路的正常使用与检测造成巨大的影响。对于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基路面的早期病害检测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有助于提升我国高等级公路的整体性建设水平,推动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繁荣。

一、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基路面早期病害处理的指导思想

首先,对于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基路面的早期病害,要想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就需要依据路基路面的早期病害类型与病害程度采取不同的处置措施;其次,党路基路面的使用性能出现问题时,需要立即对其进行检测与修复,提升路基路面的质量与使用寿命;除此之外,在处治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基路面早期病害时,需要对排水设备的处理进行充分考虑,通过改善路基路面状况,将公路的使用性能与稳定性能切实提升到一个新的档次;与此同时,路基路面的整体强度不合格时需要采取补强措施,将路基路面的均匀度进行恢复,对于损害情况严重的路基路面段来说,需要采取局部的挖补或者整体的处治措施。

二、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基路面早期病害检测手段选择的原则

2.1准确性原则

对检测手段进行选择时,依据混凝土路面出现的不同病害,可以选择一个或者多个检测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检测方式,做到多种检测方法互相补充与校核,并通过对路基路面损害的程度进行分析,选择无损检测盒有损检测补充结合的检测方式,然而在选择检测仪器与检测方式时,需要对检测设备与方法进行合理地选择,保证其操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2.2经济实用性原则

对于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基路面的早期病害检测技术来说,对其检测手段的选择还需要始终遵循经济实用原则,避免检测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浪费问题,并对检测成本进行严格的控制。同时需要以最少的话费获取理想的检测目的与效果。

2.3效率性原则

通常情况下,检测工作是在公路完全开放交通或者半开放交通的情况下开展并进行的,如此便使得病害检测工作的开展与进行不能对公路的畅通性制造阻碍与限制,这就需要选择准确并快速的检测手段,提高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基路面早期病害检测工作的效率。

三、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基路面早期病害的检测

3.1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基早期破坏病害检测

首先是挖填交界。挖方与填路基纵向不均匀沉降,导致路面的顶面产生波滚式样的不平整,并在填石路堤完成之后,地基承受负荷的影响其截面会产生压缩变形的问题。如果填土高度与工程施工要想不符合,就可能导致自身路基固结变形;其次,路基压实性较差。纵向裂缝路基压实不够,产生由于槽的基础与填充有不可避免的不均匀性;再次是桥头跳车。该问题主要是由路基路面沉降引起的纵向变形的破坏形式。通常桥头的填土较厚,使得路基路面容易产生较大的沉降量,而桥头的沉降量较小,如此便产生错台高差;除此之外,支挡结构损坏也是路基早期破坏的严重问题之一。墙体整体滑移、挡墙开裂、倾覆等多种形式均属于支挡结构损坏,该问题严重时会导致整体滑移、挡墙开裂等问题。

3.2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破坏病害检测

首先是变形类破坏,路基的不均匀沉降会造成路面顶面产生破浪式的不平整,填土路堤两侧地基的承载力小而中部承载力大的时候,极容易呈现横向承载能力不均匀的情况,最终使得路堤不均匀沉降,严重时造成路面产生纵向裂缝;其次是软土基层沉降类破坏。软土地基的存在通常会引起路面产生较强的不均匀沉降,导致路面纵断面产生强烈的变形,进而形成软土基层沉降,造成这种沉降的主要因素是施工工期太短,在软基还没有固结沉降达到基本稳定时就开始对路面进行铺设,并且复合地基处理深度与置换率小也会导致此类情况发生;除此之外是车辙类破坏,路面在高温状态下劲度模量会大幅度降低,并且抗剪切变形能力不能对抗超载车与重载车的作用,尤其是在长大纵坡上坡路段,重载车的车况较差,爬坡车速较低,路面出现车辙的问题最为严重。

四、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基路面早期病害的处理措施

4.1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基早期病害的处理措施

对于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基早期病害的处理措施来说,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可以提高高等级公路的地基安全性与稳定性,为公路的正常运营提供坚实的基础条件,可以实施的有效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采用高压注浆、粉喷桩、碎石桩等措施对高填土路基中原地基承载力不够或者软土地基清除不彻底的水塘软弱淤泥地基进行处理;(2)运用抗滑挡土墙或者反压坡道对路基产生明显的侧向滑移或者滑塌进行处理;(3)如果高填路基出现较为明显的滑塌或者侧向滑移等病害时,需要通过抗滑挡土墙或者反压坡道,对高填土路堤的侧向施加约束作用,进而将高填土路堤的整体稳定性进行提高;如果桥涵两端以及高填深挖结合部的一侧相对比较稳定,然而另一边的稳定性较差,这种情况下需要采取预先压浆处理,对两端结合部进行固定,将涵洞不均匀沉降高填深挖结合部差异沉降降低。

4.2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破坏的治理对策

要想提高高等级公路的运营质量,最紧要的是提高路面的使用性能与各项指标,针对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的治理对策,主要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1)如果路面早期破损的严重性较强,路面已经不能满足通车的要求,这种情况下需要采用沥青混凝土的重新翻修措施;(2)如果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早期破坏程度一般,勉强可以满足通车要求,此时可以采用混凝土路面的开窗修补;(3)如果路面的裂缝宽度在2mm以内,并且地质钻孔机数字钻孔所呈现的路基与底基层没有受到损坏,同时检测出的路面弯沉值满足其强度要求,就可以采取灌缝处理,对凹陷地段实施处理措施时,首先需要运用切割机对其层面进行切割,然后铺设防水卷材,最后用风镐将损毁基层进行挖除。

结论:受自然环境与车辆载荷的影响,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基路面会出现早期疾病,如果不能对其进行及时的检测并处理,这些问题将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发展,影响公路的通车安全,并增加养护维修工作量。基于此,高等级公路建设部门需要对公路沥青混凝土路基路面的早期病害检测技术提高重视,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优化,进而提高高等级公路的整体性质量。

参考文献:

[1]谌强,陈雁,文林. 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及原因分析[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12:18-19.

[2]籍石磊. 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破坏现象的分析及防治[J]. 交通标准化,2014,02:61-63.

[3]田耀刚,石帅锋,杨体文,李炜光. 沥青路面坑槽病害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 公路交通技术,2014,05:23-28.

猜你喜欢
沥青混凝土路基路面检测
必修二 Modules 1—6综合检测题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解析
道路桥梁工程中关于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研究
路基路面工程试验检测方法略谈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整式的加减”检测题
“整式”检测题
浅谈公路施工中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
铁路路基沥青混凝土防水层的施工与探讨
针对公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