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修工程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2015-10-21 17:17莫建英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1期
关键词:建筑装修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莫建英

摘要:建筑装修是建筑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就当前普遍存在的装修安全隐患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以实现建筑装修的安全性。

关键词:建筑装修;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当前,随着人们装修品味的不断提升,二次装修越来越普遍,然而由于相关部门对装修市场的管理力度不够、部分施工人员缺乏基本的建筑结构知识和安全知识、业主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却对装修干预过多等原因,装修中的安全隐患较多。基于此,本文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就当前普遍存在的装修安全隐患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隐患。

1改变墙体结构造成的隐患

1.1 问题。建筑物结构的设定涉及建筑物内在及外在的各个因素,含房屋高度、地基、面积、壁厚等,其功能是保证住宅在使用期限内,将作用在住宅上的各种荷载或作用力,可靠地承担起来,因此,任意改变构件或破坏其整体性,都会对建筑结构的承重能力和抗震能力造成很大的影响。建筑装修中,结构必须遵循的一大严则即为。伤筋动骨。,然在当前装修工程中,有的施工人员施为了满足住户需要, 忽视建筑结构和构造原理,随意损坏房屋结构,留下巨大的安全隐患。如,在承重墙上开洞挖槽,拆除墙体而不进行必要的加固处理;在分隔墙体上悬挂较重的物体,导致墙体裂缝;将一些受力墙敲掉,一楼商店和二楼住宅被打通;捣了墙让卧室更明亮;改厨卫让空间看起来更大;在墙上做个橱柜节约空间;将一些主体墙中间打上几个四方格子放置造型灯;将一些墙进行改造制作衣橱等等。更有甚者,部分业主因嫌建筑过梁太大,柱子太粗,既影响层高的设计,又不符合自己的风水设计要求,私自对梁柱的局部进行削减。以上种种问题,不管更改面积大否,均造成了原有设计意图的改变,破坏了原有的建筑结构,一旦墙内钢筋的断裂,就会使得建筑物的整体支撑能力发生改变,给自身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潜在危害。

1.2防范措施。由于主体结构完工之后才进行建筑装修施工,这样会影响主体结构特别是增加了荷载尽管主体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了后期荷载胆是,主体结构和装饰构件本身是两个独立的步骤,无论后期怎样处理都有可能威胁主体结构安全。因此,在进行装修时,在承重构件上要本着少打洞打小洞,可打可不打则不打的原则。注意尽量避免切断钢筋,非断不可时尽量少断,不得在钢筋混凝土梁上打洞钻孔,更不得伤其钢筋。在增加的楼地面铺装层、隔墙、吊顶等,需对主体结构进行强度、稳定性测试,只有测试合格才能使用否则不能随意增加。装修后如果附加荷载较大时,要经过结构受力强度的校核计算,必要时应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2 随意增加楼面荷载造成的隐患

2.1 问题。在家装时,对原有的装饰材料和设备进行更新,添置新设备,是很正常也很普遍的现象。 但是,在装修的过程中,房屋结构上的荷载也在同时增加,结构件的内力和变形也在发生变化" 当所加荷载过大时! 使房屋结构或构件实际承受的荷载接近或超过设计荷载标准值时! 房屋结构或构件的安全度就会下降甚至发生结构性破坏" 增加荷载过大对房屋结构的抗震也不利" 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对于那些建设年代比较早的房屋来说! 其结构抗力本来已经进入了削弱和衰减时期!若装修时增加荷载过大!就会加速房屋结构抗力的衰减速度! 对房屋的安全就更不利" 比较常见的现象有,在原来楼面的地面砖或石板上铺设石材饰面,使楼面厚度和自重加大,房屋装修次数越多,这一问题就越严重;随意封闭阳台,将阳台改为厨房或厕所;楼板上加建较重的隔墙以分隔室内空间,增加房间数量;在在普通楼面上放置假山、水池,将会议室改为舞厅和健身房,在地下室顶板上堆放货物和车辆,在原涂料装修的外墙面上改为装饰石材或玻璃幕墙等。

2.2防范措施。在装修之前,要对原结构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通过对结构验算分析确定能增加多少装修荷载,认真验算原结构的承载能力,斟酌进行,切忌随意增加永久荷载。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一些七八十年代的老放在在设计时很多都没有考虑楼板的二次装修荷载问题,若对这类住宅进行装修应当谨慎。此外,可在在装修过程中,可合理运用现有建筑物的结构加固改造技术,如:1)加大原有梁截面加固法,在梁的三面或四面加做围套,此方法适用于梁的刚度、抗弯或抗剪承载力不足且相差较大的情况;2)粘钢加固法,即用结构胶把钢板粘贴在外部以提高结构的承载力,一般适用于受静力作用的受弯和受拉构件;3)碳纤维片材加固法,主要是利用树脂胶结材料将碳纤维片材贴于构件的表面,从而提高构件的抗弯和抗剪承载能力,以达到对构件补强加固及改善结构受力性能的目的;4)增设支点加固法,主要是通过在构件的跨中增设支柱、支撑或托架等构件的办法,减小计算跨度,从而达到减小结构内力和较大幅度地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并有效地减小和限制构件的挠曲变形。总之,在装修工程中,应全面调查分析,查明原因,取得加固依据,在选择处理方法上,应比较论证,综合考虑,以求施工方便,经济高效。

3电气安装不当造成的隐患

3.1 问题。电气线路施工的安全问题也是建筑裝修需要格外注意的,否则一旦造成短路、过负荷、接触电阻过大、接触不良等,产生电火花、电弧或引起电线过热,就会引发火灾,危害巨大。如:1)线路负荷估算偏小。一些住宅用户用电会不断增长,但在装修时没有充分考虑该问题,预留足够发展的余,导致线路负荷估算偏小造成线路过载短路起火。2)电源线乱拉乱接现象普遍。一些用户乱接插座板或乱拉临时线,施工人员缺乏电气安全知识,用双芯单层绝缘线来接插座板,这种电线没有护套,一旦挤压损伤就会造成绝缘的破坏,加之没有加接PE线,使所接家用电器不能接地,负荷电流稍大插座板即因接触不良而产生异常高温。3)线路分支回路过少。照明和插座的分支回路数过少,使得每个回路所带的负荷增大,无形中造成了线路截面的减小,线路温度容易升高,影响寿命。4)施工不规范。二次电气装修时布线要穿过PVC管,由地板下通过,装修装地板时有可能破坏PVC管的保护作用,造成电线的短路。

3.2 防范措施。电气安装应符合国家电气安装规范规程。住宅除了强电线路外,还有电话、电视及防盗门控制系统等弱电线路,为了住宅安全、美观,建议采用线管保护在楼板或问墙内暗敷设方式为好。卫生间电源插座应采用防溅、防潮型,洗衣机、电热水器、空调电源插座应带开关。厨房设备为避免线路因负荷的增大而出现过热现象,要考虑厨房设置单独的大截面回路。此外,浴室被国际电工标准列为电击危险大的特殊场所。在我国浴室内的电击事故也屡屡发生,造成人身伤害,这是因为人在淋浴时遍体湿透,人体阻抗大大下降,沿金属管道传导来的较小电压即可引起电击伤亡事故,因此在卫生间应作等电位联结。楼盘施工单位会在卫生间内预留一个等电位端子盒,用户在装修时只要通知装修队伍将卫生间内的明露金属物同等电位端子盒内端子排用不小于4m2的接地导线相连就可以了。

4建筑材料引发的隐患

4.1 问题。建筑装修材料众多,一些材料有可能会造成空气污染,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如塑料地板、化纤地毯、仿石膏塑料发泡天花板等装饰材料以及木家具多发出的异丁醇、甲醛、乙醛等气体,会给人体带来各种不良反应,如头疼、恶心、胸闷、眼睛痛、喉咙发干等。还有一些室内地面材料(天然石材如花岗石、大理石等)含有镭等放射性元素,若质量不合格这些放射性元素在衰变过程会生成天然放射性气体,导致人体的肺、血液、呼吸道等发生病变。此外,当前很多住宅、宾馆、商场、歌舞厅在装修中大量采用没有经过防火处理的可燃、易燃材料,如用木龙骨、可燃吊顶板、泡沫塑料板做顶棚装修,用可燃、易燃墙纸、墙布以及木墙裙、有的甚至采用软包做墙面装修,用易燃地毯、木地板做地面装修,采用木隔断或制作木质博古架,用易燃装饰布作窗帘、幕布、床套、座套。这些材料一旦遭遇明火,会快速引发火灾,且消防救火困难,危害极大。此外,大部分防水涂料均含有大量的有害气体成分,施工时由于作业空间相对密闭,一旦防水涂料的有毒气体在有限的空间内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对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4.2 防范措施。多数装修材料都带有不同程度的污染性,因此装修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必不可少,一般而言,装修工程量的大小直接决定了污染程度,因此应尽量避免过度装修,并谨慎选择装修材料,在选择装修材料时,要了解掌握材料的外观、基本性能、品牌等基本常识,多看资料,多向有经验者咨询,多跑建材市场,最大限度地做到安全性、健康性和环保性的统一。同时,为最大限度地消除建筑装饰施工中的火灾隐患,应积极选用不燃和难燃材料,对材料燃烧时产生的毒性气体和浓烟应高度重视,尽量避免使用可燃、易燃材料或在燃烧时产生大量浓烟和有毒气体的装修材料。

总之,对建筑物进行装修改造斌予建筑新的功能和形式,改善建筑室内外环境,仍是当前我国建筑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此,我们应在装修过程中时刻秉持安全理念,严格按照有關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防范处理,以实现建筑装修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郑权.建筑装修中的隐患及防范对策[J].广东科技,2011(7):180-181.

[2])吴永强.浅谈建筑装修的注意事项[J].石河子科技,2011(4):54-55.

[3]彭国,邵明波.装修工程安全隐患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2(25):21.

猜你喜欢
建筑装修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夏季开空调,怎样才能不生病?做好这些防范措施很重要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基于BIM的建筑室内软装饰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浅谈建筑装修施工中的火灾隐患和防火措施
建筑装修对建筑结构影响分析
浅谈建筑装修施工各阶段的管理措施
城市燃气管网的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
教子/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