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生产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与预防

2015-10-21 17:12任桂祥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预防措施影响因素

任桂祥

摘要:混凝土是我国当前建筑行业主要的结构材料之一,其质量高低对于众多建筑物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必须加强对混凝土质量的重视。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会有很多因素给其性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最终生产质量的降低,本文就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提高混凝土生产的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生产质量;影响因素;预防措施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对于混凝土的需求越来越大,保证混凝土生产质量是建筑物安全的重要措施。混凝土的生产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原材料的选用、配合比的控制以及运输养护的不当等,都会给其质量造成干扰,造成混凝土强度、耐久性等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所以,为保证混凝土生产质量,必须分析这些因素,寻找合理的预防方法。

一、混凝土生产质量的影响因素

(一)原材料选用不当造成的质量问题

原材料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生产质量,若是选用不当,就会造成混凝土某方面性能的缺陷,降低混凝土的可靠性。原材料的选用不当主要包括:(1)水泥类型选用不合适,比如采用的水化热过高的水泥等;(2)水泥不再保质期内,其性能已经无法保证;(3)骨料的级配等级不当或者含有较多的杂质等;(4)选择的辅助添加剂等不恰当,给混凝土生产质量造成反面效果。

(二)配合比控制不合理引起的质量问题

配合比是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控制指标,不仅会关系到混凝土的性能,也会决定生产的成本,是整个混凝土生产质量的控制核心。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需要结合建筑工程结构部位、强度和施工方式等,来确定其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在根据混凝土耐久度、运输到施工现场的时间等,来设计最为科学的配合比,保证用于施工当中的混凝土保持整体的最佳性能,同时,整个设计过程要严格遵守相应的规范要求,针对不同浇筑部位设计不同的配合比[1]。

(三)计量过程发生误差造成的质量问题

计量是根据配合比称量不同材料使用量的过程,主要包括系统性和非系统性误差两种,如果这个过程出现误差,就会使设计好混凝土配合比失去意义,从而造成质量问题。其中,系统性误差是由于计量系统软件和配套的传感器自身精密度、灵敏度等存在问题引起的;非系统性误差主要是由于在计量过程中,有外在因素给传感器造成了影响,从而使得其反馈的信息出现偏差,导致最终结果的误差,比如传感器受到其它振动设备干扰发生抖动或者气体给予传感器的压力等,这些非系统性的误差相对较难发现,非常容易给混凝土生产质量造成干扰。

(四)运输过程导致的质量问题

许多混凝土的生产与使用并不在同一个现场,需要经过运输,但在这个过程中,也会给混凝土质量造成影响。比如车鼓的转动速度,過快会加大混凝土的水化程度,从而增大了坍落度、加快了易性变化;而过慢则会使混凝土发生分析和沉降等问题;若是遇到雨水天气,没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混凝土中水分增大,则会发生离析问题。

(五)养护过程造成的质量问题

养护是混凝土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混凝土质量容易发生问题的一个主要因素,此过程中容易发生的问题主要有:(1)没有对温度进行合理控制,导致内外温差出现,引发混凝土裂缝等;(2)未能维持湿润条件,导致混凝土发生干缩等问题,凝结不充分或者出现裂缝。

二、提高混凝土生产质量的预防措施

(一)对于原材料因素的预防措施

针对原材料常见的选用不当问题,需要从以下几点进行预防:首先,在骨料选择上,要先通过杂质检验来保证骨料的质量,具体检验方法是从均匀分布的骨料当中抽取6-10份样品,根据杂质类型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检验方法;同时,在检验合格后,还需要加强对骨料的保护,避免由于泥浆、生石灰等给其造成的二次污染[2]。

其次,在水泥的选择上,由于水泥的类型会决定水泥浆性质,进而给混凝土的整体性、强度造成干扰,所以,要充分了解5类水泥的不同特点与各自适用的环境,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为适宜的水泥类型。

第三,在添加剂选择上,要注意其与水泥之间的相容性。相容性主要会受水泥当中C3A等的影响,而在不同类型的水泥中,C3A矿物含量是有所差异的,因此,在选用添加剂时,也需要充分结合水泥自身的特点来考虑,充分保证添加剂的辅助作用能够充分发挥。

(二)对于配合比问题的预防措施

在针对配合比问题的预防上,需要通过结合建筑浇筑施工部位与施工方法来进行,在设计配合比时,遵守最大级配密实度的基本原则,然后在确保混凝土性能够满足建筑施工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砂浆量,以免影响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和效果;如果出现混凝土粘性不足的问题,需要对用水量进行适当降低,或者添加相应的减水剂,以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流动性,避免施工当中出现浮浆层等问题,同时还可以降低混凝土的塑性收缩。整个配合比设计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需要通过不断的试验来对配合比的合理与否进行验证,同时,还应该结合施工情况、天气和原材料等的变化等进行相应的调整。

(三)对于计量误差问题的预防措施

针对计量误差问题发生的原因,在预防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首先,加强对计量系统的持续监测,在日常运行管理当中定期对其进行检修,确保其精准度、灵敏度等不出现问题,对于物料称支架等及时加固,有效防止其他振动设备在给其造成的干扰;其次,结合称量系统中搅拌机和粉料称的实际情况,给其配置合适的气体回流管,保证回流管的畅通,避免内部气体堆积给传感器形成压力。通过这些措施,有效保证整个计量过程的准确无误,使相应的原材料按照设计的配合比合成高质量的混凝土[3]。

(四)对于运输过程的预防措施

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保持车鼓转动速度的均匀,通常以6转/分钟为宜,运输到现场后,还需要以较高转速运行4-5分钟,以保证混凝土的再次搅匀;若是运输过程中发生了坍落度损失,则需要通过添加外加剂来进行补充。

(五)对于养护过程的预防措施

在混凝土养护上,当前常用的方法为流水养护和喷雾养护两种,其中,前者能够有效降低混凝土早期的温度,但由于受混凝土浇筑表面不平整等因素的干扰,实用性相对较差;后者是通过喷洒雾水,在混凝土表面上方形成隔热层,来有效减少阳光的直射,从而起到降低温度的效果。

结语:

混凝土生产质量对于建筑工程的顺利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混凝土生产质量关系到整个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所以,加强对混凝土生产质量的相关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混凝土生产质量主要会受原材料、配合比、计量和运输以及养护等几个因素影响,在进行预防时,需要分别针这些因素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从而实现混凝土生产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国彬.影响混凝土生产质量隐患的分析与预防[J].价值工程,2010,24:67.

[2]杨志峰.混凝土生产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与预防[J].施工技术,2010,S2:220-222.

[3]杨斐斐.混凝土生产质量隐患的分析与预防[J].甘肃科技,2014,11:118-119.

猜你喜欢
预防措施影响因素
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处理和预防措施
Go on the safest trip 踏上最安全的旅程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浅谈矿斜巷小绞车运输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煤矿井下测量误区与预防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