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与中国园林类型关系探究

2015-10-21 17:15李强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8期
关键词:天人合一

【摘要】“不管在复杂的还是简单的情形之下,总是环境,就是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决定艺术品的种类;环境只接受同它一致的品种而淘汰其余的品种;环境用重重障碍和不断的攻击,阻止别的品种发展。”(丹纳《艺术哲学》)在世界古典园林类型中,有意大利的台地园、法国的平地园、英国的牧园、日本的水石庭,育化在中华文化的肥壤沃土中的中国园林则是以“可居可游”的自然山水园为基本类型......

【关键词】哲学命题 中国园林类型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与自然山水园

中国的自然山水园的创作原则是“天人合一”哲学观念与美学意念在园林艺术中的具体体现,即纯任自然与天地共融的世界观的反映。

中国古代哲学宣扬人与自然的统一与和谐,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理论命题,以天人合一为最高理想,体验自然与人契合无间的一种精神状态,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核心。

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正是我们中国文化之长。中华民族有历代相承的深厚教养,无须赖藉宗教或国家权力。

“外适内和”的生活观与中国园林的“可居可游”

基于“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识、以“和”为贵的哲学信念,中国古代的士大夫们往往把与自然界的“外适”,导致身心健康的“内和”作为人生的最根本的享受。白居易《庐山草堂记》说庐山草堂能使他感到“外适内和,体宁心恬”,感到的身心俱适、恬淡自甘的心理。“内和”,重在心灵境界的平和恬静,享受一种超然物外的情趣和乐趣。和孟子“独善”内涵并不相同,应该包含着“知足保和、吟玩情性”之意,也就是“养志忘名”、“从容于山水诗酒间”,所谓“高人乐丘园,中人慕官职”。园林更多的是士大夫体认“天人之际”最理想、最和谐的胜境。

“和”揭示了宇宙运动的规律,是自然的最佳境界和终级状态。“和”作为古代哲学的一个典型的基本范畴,含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中国古代《太极图》中的阴阳交界的S型曲线,便代表着一团元气流动着的“生命线”,中国园林艺术形式也体现了这条“生命线”的运动足迹,如主张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自然与建筑之间的协调、动静的统一,对淡泊、平和、清新、幽遠的推崇等。强调与自然的亲和关系,注重和谐与中庸。

北宋沈括在“恍然乃梦中所游之地”造的“梦溪园”里,浸润在清幽惬意的自然美色中,享受着“三悦”、“九客”之乐:“所慕古人者:陶潜、白居易、李约,谓之‘三悦。与之酬酢于心目之所寓者:琴、棋、禅、墨、丹、茶、吟、谈、酒,谓之‘九客。”(《梦溪笔谈》)

古人或以“怪石、奇峰、灵泉、深潭、老木、嘉草、新花、视远”为“七胜”;或以“不责苛礼、不见生客、不混酒肉、不竞田宅、不问炎凉、不闹曲直、不征文逋、不谈仕籍”为“八德”,澄怀心闲、不与世事。以崇尚自然为山居之法:“山居有四法:树无行次,石无位置,屋无宏肆,心无机事。”

明末以来的园林最崇尚郊野别墅园,山间村野,水边林下,和优美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如明末徐俟斋先生隐居的“涧上草堂”,得到清沈复的激赏:“村在两山夹道中,园依山而无石,老树多极迂回盘郁之势。亭榭窗栏尽从朴素,竹篱茅舍,不愧阴者之居,中有皂荚亭,树大可两抱。余所历园亭,此为第一。”(《浮生六记·浪游记快》)幽旷、朴野,爽朗大方,在此或歌或啸,确可大畅其怀。

生活在“可居可游”的园林中,是怡性养寿的最佳所在。费尔巴哈讲到过“一种精神的水疗法”,认为水有一种惊人的治疗力,他说:“水不但是生殖和营养的一种物理手段……而且是心理和视觉的一种非常有效的药品。凉水使视觉清明,一看到明净的水,心里有多么爽快,使精神有多么清新!”园林花木有净化空气、吸收噪音、调节改善小环境的气候、吸收紫外线、提供绿荫、防止眩光等功能,它不但能通过光合作用和基础代谢,呼出氧气,而且能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氯气等对人体有害的气体,还有滤菌、杀菌、松驰神经,减轻精神紧张,解除身心疲劳、健胃驱风,提神益气等功效;水生植物也具有净化水体、增进水质的清洁与透明度等功能。清康熙说:“朕避暑出塞,因土肥水甘,泉清峰秀,故驻跸于此,未尝不饮食倍加,精神爽健。”他在《芝径云堤》诗中说:“草木茂,绝蚊蝎,泉水佳,人少疾。”乾隆皇帝《避暑山庄百韵歌》曰:“岩秀原增寿,水芳能谢医。”就深谙山水的养生之道。“内和”也与中国传统医学所论的核心“养神”是一致的。

园林选址、布局处处注意与大自然的融合,颐和园西借玉泉山及燕山,方使人获得“悠然见南山”的“真意”。私家园林更以情韵取胜,以追求平淡清深、幽雅脱俗意境美为极致,园中云峰石迹,迥出天机,参乎造化,以妙合自然、假中见真、不见人工痕迹为重要的美学特色。张陶庵在苏州东山所叠假山,人居其间,能够使人几乎忘了东山之为山。将假山当作了真山,而真山反倒觉得好似假山了。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发表过高见:“天然者,天之自然而有,非人力之所成也”,如果“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山,似非大观”,“正谓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虽百般精而终不相宜……”。

素朴而富野趣,回归自然,进入“天和”常乐的至境,就成为中国园林的追求。

唐白居易的庐山草堂,以原木为庭柱,不上红漆,墙,只是让泥瓦简单抹一抹而已,不刷白。清代扬州瘦西湖园林中的小建筑,常常模仿之《扬州画舫录》卷14《白塔晴云》中云:“西爽阁前夹河外,堤上树木苍茂,构小屋,高不盈四五尺,枋楣梁柱,皆木之去肤而成者,名曰‘木假亭,如苏老泉‘木假山之类。今谓之‘天然木。”具有天然去雕饰的简朴风格。清郑板桥在《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二书》中描述了他理想中的家园,好似画家笔下的一幅荒郊野趣图。

富贵之家也都士人化。明代北京的“定国公园”,“不垣不垩,土地不甃”,园墙不粉刷,地不铺砖;“堂不阁不亭,树不花不实,不配不行”。园内,垂柳高槐,柯荫满院,乱石卧塘岸,土墙生苔,苇侵庭除,荒荒如山斋。素朴而有野趣,竟使人“不记在人家圃”。

皇家园林也力求去奢华,回归自然。唐懿宗“于苑中取石造山,并取终南草植之,山禽野兽纵其往来,复造屋如庶民”。明宣宗朱瞻基在“南内”花园内建了许多的茅舍,围以毛竹篱笆,追求田园风光、乡间野趣,富有中国古代文人的传统气质。隋唐西苑和北宋汴梁的寿山艮岳以及清避暑山庄,皆融人工美于自然,崇朴鉴奢,以素药艳,无雍容华贵之态,具松寮野筑之情。如避暑山庄,茅亭石驳,苇菱丛生的“采菱渡”,颇具乡津野渡气息 ;山区不少石桥,不用雕栏;湖区的桥也多带有树皮的木板平桥,水位以下驳岸,作水草护坡的自然水岸处理,建筑物“无刻桷丹楹之费”。

寺观园林中也不乏天然素朴的建筑。如青城山的亭桥,以木为柱,以树皮当瓦,峨眉山的“木皮殿”等,均与大自然浑然一体。

人文精神与中国园林的隐逸主题

“天人合一”是中国山水园林的哲学、美学基础,隐逸是它的基本主题,体现出深厚、浓重的人文精神。寓善于美的古典审美观,成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正宗代表的士大夫文人园林文化主体精神,也就是文人园林成为隐逸文化基本载体的思想渊源。

“士”作为知识分子群体,诞生在春秋战国时期,代表着整个历史时代的学术造诣和文化水平,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风节操守意识和人文精神,这些意趣和精神追求也比较典型地体现在士人园林之中。

中国古代以“人”为本位的哲学,是建立在承认人不仅有功用价值,即社会价值,还具有内在价值的基础之上的,这内在价值就是人的自我价值,主要指人独具的人格价值,即具有独立的意志、并具有道德的自觉性。在“天人合一”观的影响下,人们认为人之区别于禽兽,在于人的心性是与天相通的,天道即人道,于是,便铸造了一种“内圣”的人格模式。先秦时期,“内圣外王”之道,就成为知识分子所崇尚的理想人格,而且,“内圣”的感召力也一直为士大夫们内心修养的动机和推动力。

作者简介:

李强、男、1989年04月、助理工程师、工作于河南绿邦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天人合一
论钱穆哲学的心性论维度
浅谈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当代意义
旅游境界浅说
“天人合一”的历史内涵及现代警示
论太极拳拳义中的儒道思想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关于《老子》生命哲学探析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生态伦理智慧及其现代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