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工程造价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2015-10-21 17:25杨潘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8期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作用问题

杨潘

【摘要】工程造价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运用到各种科学技术原理和方法,从工程造价的全过程、全方位,以及符合政策等方面入手。本文阐述了工程造价管理的作用,分析了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工程造价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作用;问题;对策

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促进了工程建设的发展,同时问题也不断增加,而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只有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充分利用有限资源,才能体现建设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工程造价管理的作用

工程造价管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和自然资源,缓解建筑工程投资供需矛盾。(2)控制工程建设总规模,调节投资结构,防止盲目建没,重复建设。(3)加快工程建设速度,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速基建工程建设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4)延长固定资维修周期,减少维修开支,降低工程建设全寿命费用。(5)促进工程项目建设的成本核算,经济核算和其他经济,技术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二、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1、工程的项目决策估算不准确。在进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量不明确,所以设计院本阶段的投资估算,准确性较差,同时由于建设单位通常不是投资估算和造价控制的内行,而且对工艺流程和方案缺乏认真研究;有时建设单位为了所报项目能被批准,要求设计单位在投资估算时有意低估,增加了估算的不准确性。

2、工程的设计与招投标制度管理中存在漏洞。许多工程项目没有推行设计招标、优选设计方案,限额设计没有全面推行,工程设计未得到重视和监督。不少设计单位,片面追求设计的工作量和经济效益,缺乏精品意识。一些承发包单位在编制标底或投标报价时,故意压低或抬高工程预算造价,使工程项目的造价偏离了正常的轨道。

3、施工阶段变更随意性大。工程项目一般要经过严格的可行性研究和投资额度的审批程序,在工程建设实施的各阶段,只要科学合理地组织实施、严格监控,工程造价的实际发生额度可控制在批准限额之内。而建设单位一般急于项目的开工,又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对投资额度、建设标准、设计深度的要求和审查、承包合同完善程度没有严格把关,出现了边施工边变更,对施工中的工程想改就改,对更改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缺乏监督,对更改所造成的损失缺乏有效的责任制约。

三、工程造价管理的对策

1、合理确定投标报价。(1)做好编制投标文件的准备工作。投标报价是投标工作的核心,在激烈的竞争中,中标后能否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投标报价是关键。因此,领取招标文件、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后,应仔细阅读“投标须知”,“投标须知”是投标单位投标时应注意和遵守的事项。另外,还须认真阅读合同条款、规定格式、技术规定、工程量清单和图纸、熟悉施工现场。应根据图纸核对招标文件中工程量清单里的工程项目和工程量。为编制好投标报价,应收集掌握政策性调价文件,以及材料和设备价格情况。应尽量避免丢项、漏项或高估冒算,丢项、漏项易造成企业亏损,高估冒算会造成企业不能中标。(2)综合考虑企业经营战略,结合市场合理定价在不断从事投标工作中,首先,根据市场状况和企业自身定额自主确定工程项目的报价。其次,根据竞争对手的实力与优势及投标环境的优劣情况,综合考虑投标报价的调整方法,合理确定优惠价。

2、从设计上控制造价。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当然也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的确定和控制。(1)优化方案,控制造价。项目设计当然应该首先注意设计质量,质量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设计功能是否合理,这些都直接关系到一次性投资量得多少,进而影响到工程完工后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好坏。如果要想控制好工程造价,首先应注重工程设计,抓好这一环就抓住了控制工程造价的重点。因此,建设单位应从审查设计开始,注意建设方案的优化,对设计图纸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评估,最大限度的科学的从设计中控制成本。(2)采用限额设计方式。设计师在设计工程图纸时,主要精力一般都关注面积和功能指标的实现,虽然合同和委托设计书中都会标明该建筑的投资金额,但往往被忽视。所以在设计时,有必要建立并采用完善的限额设计机制,在充分研究和计算后,不以牺牲工程质量为前提,按照工程决策预算合理的给出建筑设计图纸,将工程预算从设计环节就严格的控制在预算之内,从而从根本上降低造价,控制成本。

3、从施工过程上控制造价。工程施工阶段是建筑产品形成阶段,对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来说也是最难、最复杂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业主要处理好“质量,进度,投资”三者关系,既不能一味的抓质量和进度,轻视造价控制,也不能片面强调造价控制而忽视质量问题。(1)严格合同管理,减少工程变更与索赔。施工合同是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依据。签订施工承包合同要严密,同时,在施工中加强合同管理,才能保证合同造价的合理性、合法性,减少履行合同中甲、乙双方的纠纷,维护合同双方利益,有效地控制工程投资造价。在合同签订后,要做好合同文件的管理工作,合同及补充合同协议及至经常性的工地会议纪要、工作联系单等作为合同内容的一种延伸和解释,必须完整保存,同时建立技术档案,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动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积极主动措施。由于建筑工程风险大、周期长,不可预见的因素多,因此加强合同管理、严格执行合同就显得尤为重要。工程实施过程中,造价人员要做出主动控制、严格审核工程变更,对必须变更的工程项目要做出工程量和造价增减的详细分析,计算出各项变更对总投资的影响,调整原合同确定的工程造价。同时,要正确预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引起的索赔,对索赔要有前瞻性,有效避免过多索赔事件的发生。(2)合理处理“质量,进度,投资”三者关系。进行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处理好“质量,进度,投资”三者关系也是关键。首先制定了合理的进度安排,才能减少类似于“施工赶工费”之类额外费用的增加。其次质量是工程发挥效益的保障,如果一味为减少投资而影响工程质量,则不仅使得形成的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缩短,还会因质量问题而增加返修的费用,使得投资增加。(3)减少索赔的费用。建筑項目的施工过程往往涉及面广、技术难点多、地质复杂及工期长,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设计变更和地质变更,同时由于业主在招标阶段未能考虑充分,在条款的制定上不能表现详实,出现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合同文件不一致以及由于承包方在投标阶段低价中标等原因,使得在施工阶段承包方提出种种索赔,提出诸如“窝工费、“误工费”等费用和工期的索赔事件。要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就必须聘用一些懂技术和造价,懂合同的专业人员,制定一系列应对索赔的条例,从而减少索赔的费用支出,减少施工期的费用增加。(4)降低材料成本。在工程成本中,材料费占总成本的60%左右,因此加强材料成本控制在实现成本目标管理中起着核心作用。材料成本的有效控制,集中反映在对材料的价格和用量的控制上。

四、结束语

如何有效的对工程造价与成本的控制、利用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创造出企业的最大利益,已成为当前工程建筑行业发展与管理工作的关键内容。

参考文献:

[1]黄敬梅.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浅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3)

[2]杨海燕.浅谈建筑工程在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11)

[3]江玲,马建.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合理控制[J].科技创业月刊,2009,(04)

猜你喜欢
工程造价管理作用问题
工程造价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与对策
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探究
信息技术在工程造价计算与管理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范式转换视角下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工程造价管理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