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

2015-10-21 17:25李如飞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8期
关键词:预应力技术路桥施工应用

李如飞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路桥工程也处于快速发展状态中,但是在路桥的施工过程中,包含了许多复杂的不确定因素,预应力混凝土也将路桥的范围扩大了,为大跨度路桥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预应力混凝土在路桥中的应用是最为广泛的,这主要是因为它本身具备许多优点,为路桥建设提供了发展动力。为了防止路桥预应力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下文将对此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路桥施工;预应力技术;应用

引言

路桥施工是我国基础性建设,也是正在快速发展的建筑行业中的一项重要工程。尽管现阶段预应力施工的技术相对成熟,但是预应力施工仍然是建设工程施工过程控制的重点,在施工过程中还会出现很多问题;特别是在大跨度路桥施工中,预应力张拉和压降无疑是桥梁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预应力施加的效果直接决定桥梁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所以深化对桥梁预应力技术的分析研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路桥预应力施工技术的特点

预应力施工技术,多应用于混凝土结构,主要是在混凝土结构承受荷载前,预先对其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其能够在外荷载作用下时的受拉区混凝土内部,产生相应的压应力,从而抵消或者削减外荷载所产生的拉应力,使得结构可以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不产生裂缝,或者较晚产生裂缝。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预应力技术可以分为体外预应力结构和体内预应力结构,前者作用于混凝土结构外部,多用于混凝土结构的维护和加固,后者作用于混凝土结构内部,一般在施工中普遍应用。在公路桥梁工程中,应用预应力施工技术,可以对桥梁材料的性能进行全面充分的挖掘,使得桥梁内部的微观结构发生改变,各个组件也可以及早适应压力,从而有效提升桥梁的稳定性和刚性。不仅如此,应用预应力施工技术,可以有效节约路桥施工中应用的材料,降低施工成本,对于现代公路桥梁的施工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二、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要点

1、预应力施工准备

张拉设备要配套标定,标定部门必须是建设主管部门授权的法定计量技术机构,长期不使用或配套标定时间不超过6个月或者使用次数不超过200次,否则要进行重新标定;现场施工平台的搭建,为预应力穿束作业和张拉作业提供足够的工作面;预应力筋的安装,包括锚具和夹片的安装全部完成,安装过程中对预应力筋进行编号标识;安装后对预应力筋的规格、型号和数量进行复核;依次安装限位板、千斤顶、工具锚和工具夹片,保证限位板与锚具和千斤顶密贴,且夹片无漏缺;油表和油泵的安装,油表和油顶必须配套使用;解除部分约束,拆除内模、外侧模和拉杆,以利于张拉后梁体变形;预留孔道进行检查,保证孔道内无杂物;通过现场留置的同条件养护试块进行抗压实验和混凝土强度回弹实验,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即可进行张拉。

2、预应力筋的张拉

张拉中应遵循的总体原则:曲线预应力筋和长度大于25m的直线筋采用两端张拉,长度小于或者等于25m的直线预应力筋可以采用单端张拉。张拉顺序按先张拉纵向预应力,再张拉竖向预应力,最后张拉横向预应力,同截面有多数预应力筋时,宜先中间,后左右,再上下对称地、分阶段的进行张拉;张拉施工时,严格按照计算油表读数值进行张拉,过程记录实际伸长量,通伸长量对张拉工作进行复核,伸长量偏差不得超过±6%;断丝、滑丝控制要求,钢丝束:每束钢丝断丝、滑丝束不得超过一根,每个断面断丝和不超过断面钢丝总数的1%;钢绞线束:每束钢绞线束断丝、滑丝不超过一丝,每个断面断丝和不超过断面钢丝总数的1%;预应力筋:不得有断筋、滑移现象。

3、下料处理工艺

在结束张拉工序前,需要灌浆于锚垫板和钢管中,以便形成粘结段,促使预应力筋得到固定。此外,在预应力筋下料过程中,首先要对粘结段部位的钢绞线进行干净的清洗,并且去除PE层和油脂。此外,施工人员需要对粘结段的长度和位置进行控制,避免有错位问题出现于施工过程中,并且在穿束钢筋的过程中,需要对钢绞线下垂带来的影响充分考虑,还需要将张拉伸长带来的影响充分纳入考虑范围,这样整个预应力筋两端的粘结段有着大致相等的粘结力。

三、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

预应力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运用较为广泛,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混凝土梁箱、加固技术、受弯构件的应用等。道路路桥施工中运用梁箱技术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承载能力,进而保证混凝土设计达到要求。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运用空心板也能有效增加其承载力,但是如果增加其跨度,势必导致刚性硬度出现降低,所以务必注意在设计空心板时其跨径不应该高于25米。

1、箱梁钢绞线的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预应力施工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箱梁钢绞线施工,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由于在进行箱梁钢绞线施工时每一环节都很复杂,预应力在张拉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张拉顺序,如果顺序控制不当,造成的后果将会非常严重。确定张拉顺序应当根据具体的工程实际来进行。应采用从上到下的方式张拉横向的钢绞线。总结构的张拉顺序应当是:首批钢束--纵梁钢束--横梁剩余钢束。施工过程中,天气因素也会对施工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钢绞线一旦触碰雨水就会发生锈蚀,所以防雨措施必须得到保证。

2、在受弯构件中的应用

因为碳纤维的强度比较高,并且其操作较为简单。所以在选择施工材料解决混凝图受弯构件的加固时,碳纤维片材是首先选择的材料。一般而言,进行加固施工前,混凝土本身具有应变和拉应变,一旦受到压力的影响,就会导致混凝土本身的压应变升为一个最高值,受弯构件就会随之上升。

3、预应力在工程的加固施工中的应用

加固措施是道路路桥施工中必须要重视的一个环节,采取必要措施补强构件,改善桥梁的结构性能,恢复其承载力,达到延长桥梁使用寿命和生命周期的目的,更好地为现代交通发挥其应有的贡献。采取必要的卸载措施来处理桥梁构件,其主要目的就是有效减小加固桥梁时混凝土的初始应变。在开展这一施工前可预先对桥梁构件增加其预应力,使之可以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如此便可对钢筋进行充分加固,发挥其效能。

4、压浆施工工艺的应用

在预应力钢绞线穿索完成后,通常情况下,会采用局部粘结的方法,对体外锚索进行固定,避免其出现移动的情况。一般来说,在压浆施工中,需要在保证压浆密实度的基础上,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将粘结段的粘结力保持在设计规定的范围,确保锚固的强度和質量。对于整个公路桥梁预应力工程的施工而言,压浆施工属于一道极其关键的施工工序,需要首先按照1∶1的模型进行试验,然后才能进行正式的施工。压浆施工通常需要在预应力张拉结束后的24h内进行,而且为了保证压浆的均匀性和质量,应该尽量使用手动压浆机。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现场管理工作,对压浆施工的流程进行有效控制,取得最佳的施工效果。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技术水平的持续大发展,道路桥梁工程的未来发展更是宽广,把握好路桥施工技术,防止因技术不当而出现质量问题,是当前道路路桥施工人员面临的主要问题。所以在完善管理手段的同时,还应着力提升预应力施工技术质量。

参考文献

[1]乔浩东.试析预应力技术在道路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2(19):351-352.

[2]孙文华.道路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2(27)):148.

[3]朱滨.道路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探究[J].山西建筑,2013(22):157-159.

猜你喜欢
预应力技术路桥施工应用
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问题的探讨
基于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应用研究
新形势下路桥施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探究
试析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探讨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