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高职物联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5-10-21 18:43杨春雷
科技与企业 2015年16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杨春雷

【摘要】在现阶段的教育环境下,很多学校的实践课程都存在与企业实际生产严重不符的问题。因此,需要对目前的实践课程进行改革创新,让学生在实践课的学习中,真正掌握社会和企业需求的实际动手能力。通过对物联网课程校企合作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新型的授课、考核、教学、组织模式,让学生深刻地了解学科的实践意义,并在实践过程中培养自学能力、辩证思考能力、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从各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物联网;人才培养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将高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作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求为本质目标、以培养技能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应用”主旨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因此,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培养高素质的实用人才。物联网作为一个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实践性技术领域,为高职教育提供了用武之地。

一、物联网的基本概念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指的是通过自动射频识别(RFID)、红外线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将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的交换和通信,实现对物品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互联网是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物联网是互联网的扩展和延伸。物联网用户端可以将任何物品与物品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工作。据测,在2020年,物物互联的业务量和人人通信的业务量之比将达到30:1,它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重大变革。

物联网的构架大致可以分为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等三个层面。感知层由RFID标签和读写器、红外感应器、摄像头、条形码、二维码、温度湿度传感器等传感器终端组成的传感器构成,主要负责信息的采集工作;传输层包括无线传感器网络、红外传输、蓝牙等短距离无线传输设备,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传输至互联网边缘设备。互联网的传输技术主要包括广播电视网、以太网、光纤网络等支持的有线互联网络技术和Wi-Fi、Wi-MAX及电信运营商的无线通信网络等无线互联网技术;应用层则通过智能算法、数据库技术、数据挖掘等信息技术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处理工作。

二、高职教育在物联网人才教育中的现状

(一)发展时间虽短,学校数量激增。我国的物联网专业教育的发展只有短短的三四年时间,目前,全国高职院校开设物联网专业(方向)的学院越来越多。但大多数学校的物联网专业课程只是以嵌入式技术为主或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增加少量的物联网课程的方式,缺乏专业特色。

(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新开设的物联网专业需要重新制定其课程体系,对于一些新开设的如射频技术、小型无线传感器网络组建等新技术课程存在严重缺乏专业教师的现象[1]。我国物联网建设从2008年才开始,许多高新技术人才一般都进入研究机构或在物联网企业担任技术研发工作,相对来说,高职院校的科研条件和薪资待遇都无法与之匹敌。导致了高职物联网专业教师的严重匮乏,很多高职院校的物联网专业教师都依赖于自身培养和委托培养。从物联网产业的工作流程分析,物联网实施过程中主要包括感知、传输和处理三个环节。感知环节主要依靠通信传感设备感知物品,并以无线互联网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环节主要是将感知的信息传输到数据处理环节,这个环节涉及到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处理环节主要是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实现对物品的管理和控制。从以上分析来看,物联网的人才培养主要包括培养射频识别、传感器设备和信号检测等知识,具有小型无线网络管理组建、熟知通信协议、了解数据分析和计算的专业人才。而且对师资力量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就目前而言,物联网专业教师基础还相当薄弱。

(三)物联网专业发展不平衡。在我国,对物联网研究起步较早的多是经济发达地区,如南京,或者国家规划的优先发展的物联网基地,如无锡。我国现在专业发展较好的集中在少数特定地区,致使了专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严重。即便在发展良好的地区也存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各学院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如国家级示范学校和民办学校差距很大。学院专业间对比竞争的缺乏,也很难促进专业的发展。

三、校企合作物联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一)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企业在工程管理、研究开发、人力资源、硬件平台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学校的特长在于理论教育、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等,通过双方合作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做到取长补短。

(二)工程化的实训课程。提前进入企业接受工程化的实训,可以让学生在之后的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针对性的学习,培养自身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也可以根据企业生产的实际问题从合作中改进教学手段,培养出真正卓越的工程师、工程管理人员和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型教师。

(三)培养学生对实训课的兴趣。在实际锻炼中,让学生在顶岗实习中逐步成为真正有效的高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不再是企业的负担。学校也可以采取让合作企业优先挑选、录用优秀的学生,降低企业招工、用人的成本及風险。

四、新型的课程体系设计

(一)企业需求调研。校方需要先与合作企业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企业实际生产的工程流程和产品要求。然后对相关课程进行整改和补充,选取企业新产品研发的一些知识作为实践课教学内容,让教学和企业衔接起来。从目前的总体形势来看,大多数企业都对实践课程项目有很大的兴趣,并愿意配合校方开展实践教学的工作。

(二)企业工作指导。与企业方进行沟通协商,让其派遣相关课题的产品经理、项目经理及工程师等到校进行演讲,并指导学生的相关问题,建立长期有效的沟通教学机制,长期性的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学习和实训。

(三)课程计划设计。了解企业的项目研发方向和大概的项目进度,制定切实可行、适宜性高的相关课程计划。如产品需求、产品研发、项目进度管理、项目考核方法、成果验收等各方面的课程计划,随时跟进,完善和补充教学计划。让学生能够全面的了解整个项目开发运转的全过程,以便日后参与自己的项目研发工作。

(四)企业反馈。在平常的课程教学中,实时对企业进行一些教学成果反馈,如展示学生设计的相关产品、推广计划、销售策划书等。若企业有兴趣,则可以采取企业资助的形式,对产品或课堂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探讨。

(五)课程改良。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收集学生和企业对该课程的建议或意见,及时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改进和补充。在课程结束之后,对总体课程进行测评和分析,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改革创新,以实现适应企业需求和课程发展的目的。

结束语

物联网专业作为一门全新的专业(方向),通过学习可以了解世界前沿科学的发展现状,养成用新技术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掌握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的能力和方法。校企合作模式的物联网专业课程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水平,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也为企业培养了符合需求的实用性人才,达到多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林稳章,田绍川,彭小春.高职院校物联网专业建设的探索与研究[J].价值工程,2015,(1).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