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张家口市水资源保护管理的问题

2015-10-21 17:12张利敏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保护

张利敏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张家口市水资源管理现状,为加强水资源管理,实行严格计用

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强化水污染治理,充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水资源平衡;保护

一、基本情况

1、气候特征

我市气候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坝上年平均温度1~3℃,初霜9月上旬,终霜6月上旬,无霜期90~110天;年降水量300~400mm。坝下年平均气温6~8℃,初霜9月中旬,终霜5月上旬,无霜期100~140天;年降水量350~500mm。全市各地年陆地蒸发量340~450mm.分布趋势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部多年平均陆地蒸发量在380~450mm之间;西北部多年平均陆地蒸发量在350mm左右。

2、水文特征

境内河流分属内陆河、滦河及海河三个流域。水系主要是内陆河水系、滦河水系、永定河水系、潮白河水系和大清河水系。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我市城镇用水量为5448.61万m3,农村用水量为7429.45万m3,工业用水量为14093.54万m3,农业用水量80113.63万m3,共107085.23万m3。

2009年我市总供水量107085.23万m3。地表水供水量27205.69万m3(其中蓄水工程供水量5623.22萬m3;引水工程供水量17468.47万m3;提水工程供水量4054万m3;人工载运水量60万m3);地下水供水量79878.54万m3;雨水利用量1万m3。供水量占用比例见下图。

三、水资源供需分析

1、需水预测

需水预测按用水方式分为生活需水、工业需水、农业需水。在需水量预测时,遵循以下原则:①需水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的原则;

②重视现状,符合未来发展规律的原则;③全面节水,保证发展的原则;④方法科学合理,多方法论证比选的原则;⑤全面规划,合理配置的原则。

(1)预测方法

需水量预测方法采用定额法,不同行业定额参照现行《用水定额》,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并考虑到今后的发展水平,按照节水型社会建设指标要求进行核定。

(2)可供水量配置

新增地表水源:根据工程规划实施年限,2015年前实施云州水库向市区、崇礼调水工程。到2015水平年50%、75%保证率下年新增地表供水量分别为2100万m3、1890万m3。

中水水源:根据污水处理回用工程规划,到2015年全市18座污水处理厂建成并投入正常运行后,再生水可利用量为10725万m3。

(3)需水量预测

生活需水为城镇综合生活需水和农村生活需水之和, 因城镇生活和农村生活习惯差异则分别预测。到2015年,城镇生活需水量为7938.9万m3,农村生活需水量为5042.6万m3。工业需水根据不同规划年工业增加值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定额确定。到2015年,全市工业需水量为18832万m3。农业需水根据现状年农田的实际灌溉面积及不同保证率下综合农田灌溉用水定额进行预测。2015年50%的保证率下农业灌溉需水量为71498万m3,75%的保证率下农业灌溉需水量为79400万m3。生态环境需水依据“十二五”规划,2015年生态需水量为7991万m3。

综合以上预测,2015年,P=50%、P=75%时,总需水量分别为114518万m3,122420万m3。

2、供水能力分析

根据我市水资源状况及蓄水能力,全市可供水量包括地表水、地下水、非常规水(再生水)。

地表水依据《张家口市水利综合年报》数据统计。2015年,50%保证率下地表水可供水量为43891万m3,75%保证率下的地表水可供水量为38230万m3。2015年张家口市地下水可供水量为64790万m3。再生水依据各污水处理厂的设计与实际处理能力情况进行预测,至2015规划水平年,污水处理回用量为10725万m3。

综上分析可知,2015规划水平年,P=50%时、P=75%时,全市的可供水量分别为119406万m3、、113745亿m3。

3、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2015年水资源供需分析:P=50%时,全市可供水量119406万m3,需水量114518万m3,缺水4888万m3,缺水率4%;P=75%时,全市可供水量113745万m3,需水量122420万m3,缺水8675万m3,缺水率7%。

四、地表水资源保护

按照相关法规要求,应加强我市地表水的管理保护工作,加强入河排污总量统计,强化对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查和已有入河排污口的监督检查,使入河排污口管理制度真正成为保障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强有力的手段。

1、严格实行取水许可总量控制

严格执行《河北省用水定额》标准,抓好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细化方案编制工作,建立总量控制指标考核体系,系统分析全市水资源状况和开发利用现状,在科学合理确定全市用水总量控制目标的基础上,制定全市水量分配方案,逐步将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细化到各县区、各行业和各取水工程,引导推动全市节水型社会建设。

2、提高水资源用水效率,坚决遏制用水浪费

把计划用水管理工作作为节水工作的重点内容,积极探索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管理体制,通过推进用水方式转变,全面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健全用水节水评估制度,严格改建、扩建项目新增取水用水的管理,完善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三同时”制度。完善去用水计量与节水器具监督制度,使全市用水效率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3、建立完善节水市场调节机制

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完善水价形成机制。

加强供水成本核算。以节水和合理配置水资源、提高用水效率、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核心,充分体现水资源紧缺的现状,使水价能够全面反映水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的成本,补偿供水、污水处理的合理成本。明确工程水价、资源水价和环境水价,增加资源水价在供水水价中所占比重。

实行差别水价。对不同类型用水实行差别水价,使水价管理科学化、规范化。逐步推进水利工程供水两部制水价、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计量水价、生产用水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适当拉开高用水行业与其它行业用水的差价。同时,要保障城镇低收入家庭和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用水。

参考文献:

[1]施鹏.浅析地下水污染的防治问题[J].科技促进发展, 2008,(07)

[2]龙腾锐,姜文超,何强. 水问题反思与水资源承载力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 2003,(07) .

[3]王红涛.塔里木河下游水资源承载力分析[D]新疆大学, 2004.

猜你喜欢
水资源管理保护
新一代水文模拟系统的流域嵌套式强化观测方案设计
湖北省用水调查与用水定额修订
上下游水权交易及初始水权改革思考
水资源管理工作中的瓶颈及解决对策分析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反渗透长期停用保护方法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