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指导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观察

2015-10-21 18:15董良璞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治疗疗效

董良璞

【摘 要】目的:对康复指导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本院在2015年1月-2015年7月的就诊患者中,选取9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按照随机方式将其划分为实验组、参照组各45例,对参照组的患者实施一般性治疗+抗心衰药物治疗;对实验组的患者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康复指导。经过13天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心脏指数、心排血量以及每搏量,对两组患者的心率以及血压等情况进行测量与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心脏指数、心排血量以及每搏量高于参照组患者,且心率与血压较低,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对慢性新功能不全患者实施康复指导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应受到大力推广。

【关键词】康复指导;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疗效

慢性心功能不全,主要是因为心脏舒缩功能出现病因障碍,心排血量无法满足身体代谢的需求,引发而成的一种临床综合症,其主要特征为神经激素系统激活、血流动力异常[1]。康复指导是一种治疗疾病的综合方式,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实施康复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本院在2015年1月-2015年7月的就诊患者中,选取9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对其中45例患者实施康复指导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治疗方法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5年7月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90例,其中男患者有44例,女患者有46例,患者年龄在43岁到77岁之间,有53例患者的心功能属于2级,37例患者的心功能属于3级,在这些患者中,患有心衰病与心肌病的各有12例,28例患有冠心病。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两组患者的基本病况并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即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先对两组患者进行七天一般性抗心衰治疗,参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抗心衰药物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患者基础上增加五方面治疗内容,一是,帮助患者形成正确的疾病认知与治疗认知,例如,疾病情况、相关疾病、治疗药物等;二是,帮助患者养成正确的生活、行为以及饮食方式,例如,盐食用量、戒烟酒、晨起空腹称重等,如果在低盐饮食情况下,患者出现体重涨幅超过1.5kg、下肢水肿等现象,应增加患者的利尿剂量;三是,提倡患者适量运动,但在运动过程中,要避免引发心绞痛以及低血压情况;四是,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行改善;五是,结合药物治疗与心理干预治疗。治疗满13天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评价。

1.3观察指标

选择彩色心动图检测仪器对患者进行心功能检测,观察两组患者心率、血压、心脏指数、心排血量以及每搏量的变化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21.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对治疗疗效进行分析与处理,选取均数±平均数( ±s)表示计量资料,检验采取T,差异值P<0.05,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 两组患者的心动图比较

项目 实验组(n=45) 参照组(n=45) T值 P值

每搏量 81.90±1.03 75.71±2.03 14.89 0.0000

心排血量 5.89±0.01 5.15±0.01 3.93 0.0002

心脏指数 3.80±0.03 0.60±0.03 413.11 0.0000

注:P<0.05

表2 两组患者心率以及血压对比

项目 实验组(n=45) 参照组(n=45) T值 P值

心率 64.90±1.02 70.66±2.02 13.94 0.000

舒张压 70±1.02 114±2.98 76.51 0.000

收缩压 107±1.98 73±0.98 84.29 0.000

注:P<0.05

3讨论

如果患有慢性心功能不全这种疾病,不仅会影响血流动力,还会扰乱神经内分泌系统,这种疾病以心肌重构为病理基础。虽然近些年,我国用药物对这种疾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难以有效对心衰患者进行临床预后。由此可见,要想提高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效果,必须构建一个非手术、非药物等系统模式,对患者的治疗进行干扰。本院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实施了康复指导,经过13天治疗后,发现患者的心动图指标以及心功能分级均得到了显著改善,表明对慢性心功能患者实施康复指导治疗,可以有效稳定病程进展、减轻发病症状、强化运动耐量,有利于降低患者的重复住院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康复引导在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为其选择适宜药物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还帮助患者对慢性心功能不全疾病进行了深入且准确的了解,帮助患者了解治疗方案以及过程,并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行有效改良,使患者拥有良好的治疗心态。通过康复指导,促使患者进行运动锻炼,不仅有利于患者骨骼肌外周的血管得以改善,还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其它环节功能,例如,神经激素系统等,除此之外,如果患者患有心衰病,通过运动锻炼,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运动耐量,从而提升患者生命质量[2]。不过,因患者之间存有个体差异,所以不同患者在运动锻炼方面的反应程度也不同,所以,在实施康复指导治疗时,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个体化运动锻炼治疗。患有慢性心功能不全疾病的患者多数存有心理障碍疾病,例如,焦虑症、抑郁症等,抑郁症属于独立高危因素,是心衰病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3]。对患有心理障碍疾病与心衰病的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即非药物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例如,心理干扰等,可以有效减缓患者的心衰症状,强化其心理素质,从而减少患者的重复住院率,使患者拥有高质量的生活。康复指导治疗具有易行及简单等优点,应用该种治疗方法,不仅可以对患者的治疗以及病情情况进行有效监管,还有利于对错误的治疗方法进行及时发现与纠正,从而为确保预后良好。

结语

对慢性新功能不全患者实施康复指导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应受到大力推广。

參考文献:

[1]杨郁,林滢宇,吴志宏.康复指导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08):30-31+39.

[2]张俊华,李芳,陈秀娟.益气复脉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并发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5,21(07):1073-1076.

[3]徐光顺,胡泉.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3A(07):50-51.

猜你喜欢
治疗疗效
急性心肌梗塞运用急诊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分析
中医辨证治疗小儿肺炎的治疗疗效
急诊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方法与疗效观察
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研究
病毒性心肌炎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观察
米力农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伴有血压升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药物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老年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水痘的疗效分析
年轻恒牙牙髓血管再生治疗的疗效观察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