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脑病效果观察

2015-10-21 18:15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毒素效果

石 盈

【摘 要】目的 对于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尿毒症脑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探究。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3年5月到2015年4月收治的尿毒症脑病患者48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分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HD)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滤过(HDF)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各项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UN、Scr、PTH、K+、Na+等各项指标值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 血液透析滤过对于尿毒症脑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病情,消除尿毒症毒素,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血液透析滤过;尿毒症脑病;毒素;效果

尿毒症脑病属于肾衰竭患者并发症之一,其对于患者造成的影响较为严重,既能导致一般尿毒症症状的显现,还会造成头痛头昏、浑身乏力和意识障碍等问题,严重者可出现幻觉、癫痫、甚至去大脑僵直等症状[1]。该病症需要及早医治,采取有效的救治方法,否则患者病死概率较大。目前临床治疗方法除药物治疗外,往往采取常规血液透析术予以治疗。我院主要采取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方法,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为探究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方法对于尿毒症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特选取我院于2013年5月到2015年4月收治的尿毒症脑病患者48例,采用分组方式进行研究,现将研究过程和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3年5月到2015年4月收治的尿毒症脑病患者48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科学临床诊断,确认其患有尿毒症脑病。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昏迷情况以及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频繁抽搐和肢体不受控等临床症状。患者中有男性28例,女性20例,最小年龄36岁,最大年龄71岁,平均年龄(52.3±6.1)岁。病程在6-35个月之间,平均(22.4±8.1)个月。就原发病来看,有糖尿病性肾病21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5例,,慢性间质性肾病7例,高血压性肾病3例,痛风性肾病2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对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和原发病、临床症状等一般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所有患者采取常规血液透析进行治疗。使用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上海杰韦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4008B)和日本尼普洛150G透析器对患者进行透析,每周隔日一次,共3-4次,透析液流量为500-600ml/min。疗效观察时间为2周。

1.2.2观察组

所有患者采取血液透析滤过进行治疗。使用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滤过机(上海杰韦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4008S)和日本尼普洛FB170U透析器完成血液透析滤过治疗。透析液使用碳酸盐溶液,血透析滤过置换液为15-18L,血流量为250-300ml/min,透析液流量为500-600ml/min。每周2次,每次4h。疗效观察时间同样为2周。

1.3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观察指标: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血液尿素氮(BUN)、血清肌酸(Scr)和甲状旁腺素(PTH)、K+、Na+等含量进行观察和记录。

评价标准:患者的尿毒症脑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意识状态完全恢复至正常,抽搐、肢体抖动等消失,则疗效为完全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部分缓解,意识障碍有所恢复,但未至正常,且昏迷、抽搐、肢体抖动等好转,则疗效为部分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无缓解甚至加重,则疗效为无效[2]。

1.4统计学分析

患者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平均在2次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开始缓解,对照组患者平均3次血液透析治疗后症状开始缓解;观察组完全缓解有22例,部分缓解2例,对照组完全缓解有14例,部分缓解6例,无效2例。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性显著(x2=5.64,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UN、Scr、PTH、K+、Na+等各项指标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对比( ±S)

组别 BUN

(mmol/L) Scr

(Lmol/L) PTH

(pg/g) K+

(mmol/L) Na+

(mmol/L)

观察组(n=24) 9.2±2.4 203.2±81.7 371.7±82.8 3.8±1.0 138.5±16.8

对照组(n=24) 12.7±2.9 276.4±88.3 466.3±76.2 4.1±1.2 141.9±16.9

t 3.79 4.02 4.87 0.79 0.91

p 0.03 0.02 0.02 0.11 0.10

3.讨论

尿毒症脑病主要发生在急、慢性肾功能衰竭重症患者当中,造成患者身体疲劳和表情淡漠,出现定向障碍和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严重时将产生精神错乱和妄想幻听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造成患者的死亡[3]。对于该病症的治疗前期主要采用药物控制,结合血液透析术治疗。

血液透析术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病症,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存质量。然而,其对于存在神经和精神症状的患者疗效尚有欠缺,患者的神经和精神症状的改善难度较大。究其原因,血液透析术能够有效清除分子量500D以下的小分子毒素,而一些大、中分子量的毒素因其顽固性较强,清除效果不佳[4]。同时,长期使用血液透析术,极易造成患者出现透析失衡综合征,影响患者的治疗。血液透析滤过则同时具备血液透析和滤过两方面作用,在有效清除小分子毒素的基础上,结合对大、中分子物质高对流性的特点,有效利用大、中分子物质的对流作用,实现大、中分子物质的有效清除[5]。相较于血液透析术,血液透析滤过术具备滤过膜分子截留面积更大的特点。

本次研究中,使用血液透析滤过术的观察组患者的BUN、Scr等小分子物质消除效果显著优于使用血液透析术的对照组,且对PTH的清除效果也十分显著,血液透析术则很难充分排除其中的中分子物质,观察组患者受到的PTH等相关毒素对神经系统造成的损害显著削弱。此外,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UN、Scr值显著低于HD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缓解率则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血液透析滤过术对于尿毒症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存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并发症发生概率显著降低,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红月,顾春梅,肖庆飞,崔明姬.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脑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20(15):107-108.

[2]李红霞,路蕾,张汀,陈孟华.血液透析联合血液滤过透析治疗尿毒症脑病的疗效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2011,22(08):86-87.

[3]曹永珍.血液透析濾过治疗尿毒症脑病的临床治疗体会[J].吉林医学.2012,12(03):53-54.

[4]刘素贞.联机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脑病的操作体会[J].临床医药实践.2012,15(10):156-157.

[5]张雷.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脑病20例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2011,28(16):116-117.

猜你喜欢
毒素效果
吃不得啊
What Makes You Tired
为什么许多艳丽的蘑菇会有毒?
鲜美贝类可能暗藏毒素
如此外墙,防水还扛得住么?!
认识麻痹性贝类毒素
3大排毒穴 每天按一按 排出体内毒素
灵动耳环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没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