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发展建议

2015-10-21 17:12王宝洲马立志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机械设备管理发展建议建筑

王宝洲 马立志

摘要:现代化的施工工艺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机械设备施工来实现的,因此,抓好社备管理工作,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是企业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建筑机械设备管理进行研究。

关键词: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发展建议

前言:

建筑施工机械设备作为物化的科学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不仅是实现机械化施工的必要物质基础,而且是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必要条件,还是企业竞争实力和形象的表现。

一、建筑机械设备在当前建筑行业的作用

社会发展到今天,机械设备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和进度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建筑施工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性条件。为此,建筑施工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和发展需求,适当加大投入力度,采购或者租赁一些必要的比较先进的新型机械设备,是降低劳动成本,提高企业施工水平和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施工企业通过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机械设备集中管理和统一调度,密切配合工程施工实际情况的需要,能够显著的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二、建筑机械设备管理现状

1、企业内部机械设备资源配置不合理施工企业中,往往会有由于采购决策、调拨管理方式的不合理,导致机械设备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存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部分施工企业在设备管理上为了盲目追求设备保有率而采购部分大型设备,这种做法占用了大量资金,同时由于未能充分考虑购置的设备在市场消耗能力以及资源、环保等方面因素制约,造成不能充分发挥设备应有效能,存在设备闲置现象。

(2)企业内部在设备调拨管理上存在问题。如果设备调拨不能打破原有思路,不能实现内部合理调拨、就近调剂等问题,往往会造成设备闲置,降低设备利用率。

(3)企业在具体施工中习惯采取凭经验进行配置,没有真正实现设备优化配置的量化,经常会有资源配置与真实需要之间产生误差的现象;另外,对于一些技术状态较差的设备,企业为了不让其闲置而继续长期使用,而不去采取租赁或购买技术条件好的设备,最终势必影响企业设备技术性能,以较高的消耗换取较小的经济利益。

2、过分追求生产而忽视设备保养

在建筑施工中大多施工企业为了片面追求生产任务,往往在一定限度上忽视了对机械设备的保养、维护。同时,设备操作人员素质也再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设备的使用状况和寿命,如果操作人员无法及时准确地判断设备前期故障,那么可能会出现设备长期超负荷运行或带病运行,长此以往势必会导致设备因不能及时保养而过早老化报废。

3、机械设备维修滞后

现阶段由于大部分施工企业还未能有效地实行点检制度等保养措施,设备维修管理往往局限于“事后维修”,“预防维修”意识不够重视,对设备的故障及劣化现象也就未能早期发觉、早期预防、早期修理,以致造成人力、物力、财力不必要的浪费。施工企业机械设备浪费维修的现象也十分严重,个别维修人员为了贪图方便,对一些仍有很大修复价值的旧件不加以修复利用,任凭其主观随意地报废,更有甚者,不考虑其它设备的整体性能,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得过且过,只要机械能动就交差了事,结果也只会是事倍功半。

三、建筑机械设备管理的发展建议

1、坚持正确选型、合理调配的原则施工中在设备选择时应坚持因地制宜、因工制宜的原则,遵循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性能可靠、使用安全以及维修方便的选型方式,并充分突

出机械与施工相结合的特色,达到所选设备能够方便、安全为建设项目服务的目的。针对企业机械设备配置不合理问题,提出如下改进措施:

(1)在企业内部调剂设备过程中应尽量减少闲置机械数量,以提高其利用率;

(2)可以通过和附近租赁单位联盟的方式,并逐步扩展到与大型公司和厂家的合作,以更大限度的使设备流通起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既有设备的优化配置和最佳组合,避免出现“大机小用”、“小马拉大车”等不合理现象,通过机械设备的优化配置来扩大企业的经济利益。

2、建立健全机械管理机构、完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施工过程中,施工项目往往点多面广,设备调动频繁,而很多施工企业存在管理机构不全,人员力量薄弱的现象。导致管理层与操作层之间脱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设备应有作用的发挥。因此,建筑企业必须建立和健全相应的机械管理机构,明确制定机构和人员的职责范围,统筹协调和安排设备的使用与保养,这是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组织保障。

3、强化人员培训力度

随着科技的进步,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和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提高操作和维护人员专业技术素质,以满足机械设备更新换代的要求,同时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技术和人才基础。人员培训包括作业与管理技能的培训以及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操作人员要充分了解建筑机械的分类及性能;熟悉机械的用途,掌握机械的安全使用条件、防护装置和安全要求。比如要熟悉起重机的性能和特点,掌握保险装置的分類、性能和使用要点等;操作钢筋冷拉机时应控制好冷拉值,不得超载,拉直钢筋的两端要有防护措施等。为了便于管理,可推广定人定机的使用原则。

4、加强使用前安拆管理

通过对设备故障和事故发生原因分析,可知机械设备投入使用前的安拆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是诱发事故的主要原因,所以掌控安拆的过程和质量是有效防止事故,提高设备管理效能的有效因素,因此应认真做好:

(1)对设备进行编号和备案登记,应保证所采用的安拆单位有相应资质证书,操作人员也有相应资质证书。

(2)在安拆前,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安拆方案及操作规程,并进行相应的检测验收。

5、实现机械设备管理的信息化

实现设备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化和规范化 . 是通向设备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机械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是实现机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如通过建立机械设备技术档案,为每台设备从购买到批准报废都要建立技术档案:机械履历表、台班登记、维修保养记录、交接班记录以及机械运行状况。这些都将详细记录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表现,为将来对该设

备进行维修提供依据。通过对机械设备运作过程中发生的大量复杂的数据进行整理,转换成规范化、系统化的信息,如进行数据处理输出管理报表、提供管理决策、进行合理有效的作业调度管理等。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处理,可以为强化机械设备管理提供有力手段。

6、加强特种设备安全检测

由于特种设备的使用状态与人身、财产安全以及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其应用于生产过程中较一般生产设备更具有潜在危险性。鉴于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容易发生事故,并且容易对操作者本人及他人带来人身伤害,为保证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应对其进行定期和巡回检测检验,以最大限度的避免机械事故的发生。

四、结束语

建筑机械设备作为施工工具的同时,也是企业内具有真实经济价值的经济实体。建筑项目施工中,机械设备在发挥其使用价值的同时产生相应的经济价值。机械设备的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过程,在设备管理中除了做好相应的管、用、养等工作外,还应通过领导重视、各级配合等相应措施来实现各项工作的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此外,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应注重人员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使员工均有居安思危的意识,才能最大限度的杜绝设备事故的发生,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卿琪 . 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 [J]. 建筑安全,2012.

[2] 冯兴福 . 施工现场建筑机械管理探索 [J]. 建筑安全,2011.

[3] 王哲,马咸生 . 浅析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管理 [J]. 陕西建筑,2011.

猜你喜欢
机械设备管理发展建议建筑
大型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研究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港口机械设备管理探讨
港口机械设备管理探讨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