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建,共创孩子们辉煌的明天

2015-10-21 17:14戚晔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5年10期
关键词: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

戚晔

[摘 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撑起孩子们辉煌明天的三大支柱,缺一不可。家庭教育是面向家庭、服务家长、提高家教水平的需要,对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形成和谐文明的人际关系、建立学习型的家庭发挥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家校共建 学校 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0-081

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校认真组织实施《北海市家庭教育“十二五”规划》和《北海市儿童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结合本校“让每个孩子都做最好的自己,做成功的自己”的办学理念,把家庭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领域,从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中心,围绕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了一些富有成效的工作。现将我校进行家校共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逐渐步入科学指导家庭教育的轨道

海城区第三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占地16090平方米,坐落在老城区的居民区,与北海市人民医院相邻。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因此大部分家长的文化素养、家庭经济收入一般,家庭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为此,我校多年来都致力于整合学校、家庭、社会各方的教育资源,从实际出发办教育。

1.建章立制,为家校共建提供保障

要使家庭教育工作高效、持久地进行,与学校教育合力,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护航,学校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家庭教育工作队伍。目前,我校已建成了一支以优秀教师代表、优秀家长代表、市教育局关工委讲师团成员、社区热心人士为主的家庭教育工作队伍,是我校的生力军。有了队伍,必须健全制度,才能使工作落到实处。结合学校实际,我校制定了《海城区第三小教师家访制度》《家长接待日制度》《海城区第三小家校联系卡制度》《评选优秀家长制度》等制度。

2.多措并举,提高家校共建的育人质量

一是制度保障。将家校共建列入教师考核并与绩效挂钩。《海域区第三小教师家访制度》对班主任的家访工作提出明确的要求:每学年普访学生1次/人,可用电话、网络等形式家访,但走进家庭家访至少占全班学生的百分之三十。要求家访时做到“三要”和“三不要”,“三要”指要主动家访、要有针对性家访、要与家长携手解决问题;“三不要”指不要告状、不要苛求家长、不要指责学生。此外,还要做到“四个必访”,即生病学生必访、学困生必访、问题学生必访。每学期召开两次家长会,会议内容学校都有明确要求。

二是抓好活动载体。为提高家长对家教重要性的认识,转变滞后的家教方式,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如“小手牵大手文明活动”“家教知识进万家”“知心信箱”“亲子活动”“红色之旅读书活动”“我做合格小公民”“远离网吧,拒绝毒品、邪教千人签字”等系列活动。同时,还开展了“书香家庭”“绿色家庭”等评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犹如春雨润物细无声,使科学阳光的家庭教育理念在千万家长心中生根、发芽、开花。

三是“走出去”,主动家访,形成德育合力。家访是学校和家长联系的最有效形式,为了让家校沟通的桥梁更牢固、通畅,我校一直坚持家访制度。我校教师都能按学校要求走进社会家庭访问学生。不少教师的家访日安排在休息日、假期,有的教师家访学生的人数、次数远远超出学校的要求。他们每次家访,学生都在身旁,教师带着爱心和诚心,多找孩子的闪光点,如实反映有待改进的方面,不埋怨、不指责,以诚相交,通过家访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实践证明,家访不仅能使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和学生在校的表现,取得家长对学校与教师的理解和支持,还可以让家长学到科学的教育管理方法。通过心灵的沟通,教师了解了家长的所思、所忧、所盼,拉近了家校之间的距离,增进师生情谊,形成了德育合力,增强了教育效益。

四是“请进来”,提高家校共建的质量。我们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他们可能是某行业的精英人物,但不可能都是教育子女的行家里手,并且他们缺乏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教育方法大多是简单粗暴型,大多数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分数,往往忽视了对孩子思想的引导。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我校举办了“如何让孩子健康成长”“预防青少年犯罪”“青春期心理教育与家教对策”等讲座,家长们都踊跃参加。

每学期举办一次“教学开放日”活动,欢迎家长走进课堂听课、评课,亲眼目睹自己的孩子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每学期召开全体家长会议2次,部分家长会议1次。全体家长会议一般先由学校领导就某个主题进行演讲,再由班主任分班召开。班主任主持的家长会议都很有创意:有的请教子有方的家长介绍经验;有的让家长谈谈如何与孩子做知心朋友、转变孩子不良行为的体会;有的让学生讲述自己在父母关爱下健康成长的小故事;有的学生代表向家长们捧上“感恩”的心……这样的家长会让家长们感受良多,由此,对孩子们班上的事情付出了极大的热情。有的家长发现班上孩子们喝水不方便,主动给班上装上饮水机,班上的电扇坏了,不声不响地买零件帮修理好……

每到“家长接待日”,学校领导轮流接访家长,耐心听取意见,及时进行沟通,与家长携手解决问题。学校举行大型活动,如“六一”学生文艺会演、新生入队仪式、六年级学生毕业典礼等都邀请家长代表参加。家长们一次次走进校园,经过一场场深入人心的亲密接触和情感交流,使学校和家长之间架起了一座心灵的桥梁,化解了误会,增进了理解、包容,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夯实了基础。

3.做好社会共建工作,积极培养学生

学校与辖区的中街派出所、文明路居委会、中街居委会等部门成为共建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学校领导定期登门拜访,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也邀请他们到学校参加各项大型活动,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为学校增加了几道安全保护线。同时,学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校外活动基地开展的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家校共建结硕果

多年来,我校持之以恒开展家校共建工作,既提高了家长们关心学校发展的意识,又强化了家庭教育的功能,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的德育工作,取得了较高质量的办学效益。

第一,问题学生、贫困生的比例大大减少,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第二,建好平安和谐校园,确保校园安全责任零事故。

第三,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发展。

第四,极大改善了家校关系、师生关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五,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广西首批文明示范学校”“广西第九批文明单位”“广西整体改革实验学校”“广西体育传统项目(乒乓球)学校”“广西素质教育一级(甲)等学校”“广西区绿色学校”“自治区德育先进单位”“自治区优秀教工之家”“广西优秀卫生学校”“北海市十佳学校”“北海市少年交警学校”“北海市教学质量优秀奖”“自治区和谐学校”“自治区科技教育示范学校”等奖项。

三、朝着更高的发展目标搞好家校共建

家校共建促进了学校的发展,我们尝到了甜头,要继续与时俱进,做好家校共建工作。

第一,不断拓宽视野,学习、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全面提升学校的质量、效益。

第二,强化学校领导、教师的责任意识,发挥教师的专业优势,为进一步做好家校共建奉献聪明才智。

第三,进一步探索家校共建的新模式、新途径、新方法,认真落实“千名教师进社区”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责编 童 夏)

猜你喜欢
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谈小学阶段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形式的结合与创新
中学技术学科STS的实施研究
浅谈社会教育中的古筝教育优化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