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超声不同切面观测11~13+6周胎儿后颅窝池结构的初步研究

2015-10-22 12:44王睿丽袁建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23期
关键词:状面脑室开放性

杨 杰 赵 冰 刘 琳 王睿丽 袁建军

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超声科 郑州 450003

早期诊断胎儿疾病一直是产前诊断追求的目标,开放性脊柱裂是最常见的胎儿颅脑结构畸形,发病率约0.1%[1-2]。胎儿后颅窝池是胎儿早期非常重要观察结构之一,文献[3-5]报道,胎儿后颅窝池消失对于早期诊断开放性脊柱裂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研究通过获得不同初始平面的三维数据库,对不同切面显示后颅窝池的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不同切面诊断开放性脊柱裂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2013-12—2014-12在我院超声科进行产前NT 筛查的孕妇80例,孕周中位数12.6周(11~14周),年龄中位数26岁(20~35岁),无妊娠合并疾病及并发症,胎儿系统超声检查无异常,胎儿颅脑结构观察无异常,NT 测值无异常。

1.2 仪器设备 采用GE E8三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4~8 MHz。采用GE 4D View 软件分析容积数据库。

1.3 检查方法 (1)斜横切面测量数据并采集容积数据库:根据胎儿方位调整探头方向显示胎儿斜横切面,要求显示大脑镰、胎儿丘脑、小脑横切面、后颅窝池,取三维容积数据库并储存。之后获得胎儿正中矢状面取三维容积数据库并存储,正中矢状面要求显示胎儿大脑镰、NT 以及能观察到脑干、第四脑室、后颅窝池等结构,如果不能获得标准的二维正中矢状面,嘱咐孕妇活动后再次检查。(2)三维图像及数据分析:采用4Dview 分析软件打开容积数据库,调整X 轴、Y轴及Z轴,获取最佳的胎儿正中矢状面及斜横切面,要求显示出大脑镰、后颅窝池、第四脑室及脑干,记录胎儿后颅窝的显示率,并测量其前后径。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分析软件SPSS 13.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随机化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共采集160例容积数据,80例的初始平面为斜横切面,80例的初始平面为正中矢状面。其中斜横切面后颅窝池的显示率95%,正中矢状面后颅窝池的显示率96.3%,平均图像处理时间约1min 30s(1min 5s~3min 6s),胎儿头臀径56~82mm,中位数64mm,80例斜横斜面所测量后颅窝池前后径0.9~2.2mm。80例正中矢状面所测量后颅窝池前后径1.0~2.5mm,通过斜横切面所测量的后颅窝池前后径与正中矢状面所测量的后颅窝池前后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维超声对矢状面及横断面所测量的数值比较

3 讨论

开放性脊柱裂是严重的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目前诊断胎儿开放性脊柱裂多于中孕期,除了脊柱的异常,还有比较特征性的颅内结构异常,如香蕉小脑,后颅窝池消失等[3],目前诊断开放性脊柱裂多为中孕期,若能早期诊断胎儿开放性脊柱裂,对孕妇的身体恢复,减少精神创伤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正常胎儿孕6周神经管即闭合[6],若未闭合,则脑脊液通过脊柱裂流出脑外,脑室及椎管内压力减低,脑干及小脑组织位置下移并从枕骨大孔疝出,颅内结构发生一系列改变,后颅窝池消失,从而为早期诊断脊柱裂提供依据。

本研究发现,斜横切面与正中矢状面显示后颅窝结构均有双线征的结构表现[7],第一条高回声线为脑干后缘所形成的,第二条高回声线为第四脑室的脉络丛及双侧小脑的背面所形成的,两条高回声之间为第四脑室,第四脑室后方延伸的低回声即为后颅窝池,通常11周后后颅窝池即可显示,随着孕周的增加,后颅窝池的前后径也在增大,而在开放性脊柱裂的胎儿,后颅窝池明显被脑干及小脑占据,后颅窝池明显减少甚至消失,后颅窝的结构也发生变化,由双线征变为单线征,超声医师可据此来判断存在开放性脊柱裂的可能。

然而,早孕期诊断开放性脊柱裂仍然存在难点,首先胎儿颅内结构并不够清晰,受诊断仪器的影响较为明显,同时因孕妇子宫后位或者腹壁厚度的影响,即使用较高分辨率探头,部分胎儿的颅内结构仍然显示较差,尤其11周左右,本文4例病人均因为母体子宫形态及腹壁厚度的影响,后颅窝池显示失败,即使通过三维成像仍然难以判断,对于腹壁较厚的孕妇,建议待孕周增加后再行复查,可明显提高后颅窝池的显示率。

另外,随着孕周的增加,后颅窝池显示的越清晰,因此,若可疑胎儿后颅窝池结构异常的病人,建议2周后复查,可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本研究通过对多组样本进行比较发现,孕12周后通常有较佳的显示率,对胎儿的后颅窝结构,孕12周后可能是一个较佳的筛查孕周。

本研究通过三维超声对矢状面及横断面所测量的数值进行比较,发现无论是从矢状面获得的图像,还是从斜横断面获得的图像,所测量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于目前的研究多局限于正中矢状面,本研究认为,若在实际检查中不能获得矢状面,那么从横断面来判断后颅窝池也是准确的,多个切面进行观察测量或许是最好的筛查手段。

局限于样本量,目前对后颅窝结构的研究只是初步的探索,是否能在早孕期对胎儿后颅窝池结构异常进行准确的诊断,尚需要更大样本量及异常病例的支持。

[1] Cullen MT,Green J,Whetham J,et al.Transvaginal ultrasonographic detection of congenital anomalies in the first trimester[J].Am J Obstet Gynecol,1990,163(2):466-476.

[2] 秦凤真,李胜利,华轩,等.11-13+6周胎儿颅后窝结构的产前超声检测[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4,34(3):950-955.

[3] Ghi T,Pilu G,Falco P,et al.Prenatal diagnosis of open and closed spina bifida[J].Ultrasound ObstetGynecol,2006,28(7):899-903.

[4] Egle D,Strobl I,Weiskopf-Schwendinger V,et al.Appearance of the fetal posterior fossa at 11+3to 13+6gestational weeks on transabdominal ultrasound examination[J].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2011,38(7):620-624.

[5] Iliescu D,Comanescu A,Antsaklis P,et al.Neuroimaging parameters in early open spina bifida detection.Further benefit in first trimester screening[J].Rom J Morphol Embryol,2011,52(3):809-817.

[6] Chaoui R,Benoit B,Mitkowska-Wozniak H,et al.Assessment of intracranial translucency(IT)in the detection of spina bifida at the 11-13-week scan[J].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2009,34(3):249-252.

[7] Scheier M,Lachmann R,Pětro?M,et al.Three-dimensional sonography of the posterior fossa in fetuses with open spina bifida at 11-13weeks’gestation[J].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2011,38(6):625-629.

猜你喜欢
状面脑室开放性
脑室镜清除脓苔及术后脑室灌洗、引流在脑室感染中的应用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请您诊断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如何在初中化学开放性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孤立性第四脑室1例并文献复习
矢状面有限矫形治疗老年退变性脊柱侧凸
青年女性矢状面轮廓曲线提取与拟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