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写的人物有几个层次?(二)

2015-10-23 13:37王丹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金项链老太白菜

王丹

写人要有层次,记事也要有层次。不但要写出事情的层次,还要写出各阶段每个人物的心理层次。有篇记事作文《金项链》,起因:吴茜去贝妮家玩,看中一个袋子;发展:吴茜偷偷把袋子拿回家,发现里面竟然装着金项链;高潮:贝妮妈妈上门来询问;结局:吴茜找理由还了项链。

整件事写得完整,记事要具备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都有,但仍感觉单薄,缺少感染力。为什么?因为我们只了解到事情的过程,没有感受到各人物内心的变化,即内心的层次。

如何写呢?第一阶段,吴茜看到贝妮家那只袋子时,有什么样的心理斗争?作者只用五个字“越看越喜爱”,就拿回家了。贝妮的表现呢?有没有看出吴茜偷拿后的破绽?有怀疑还是一无所知?没提。这都需要写出来。

第二阶段,吴茜发现里面有金项链时,又是什么心理?“渐渐地,她的心慢慢地沉重,最后产生了强烈的恐惧感。她开始惶恐不安了,把东西偷偷还给贝妮,还是……还了吧!不过现在去很容易使她起疑,还是明天吧,明天还吧!一整夜,吴茜都想着这件事。”这段心理写得不错。

第三阶段,事情的高潮,贝妮妈妈来问项链的事,什么表现?作者只一句“她的声音有点沙哑”。吴茜的内心呢?作者只写了“吴茜的脸变得很红,头也垂得很低,感觉有点喘不上气来”。这时心理肯定复杂,要详写。

第四阶段,贝妮却因此挨了妈妈打。吴茜看到被打伤的贝妮时,“两行泪水悄无声息地滑下”,心理描写却根本没有。而此时贝妮对吴茜的态度,应该也是依旧被蒙蔽的感激吧?也一字未提。

此文打动不了人的原因是,没有重视三个人物内心的呈现。主角吴茜的心理变化要从开头写到结尾,才能被她的忏悔感染;贝妮和她妈妈的心理或表现也不能省,若把她们被吴茜欺骗却仍感激的内心、友好的态度都写出来,尤其是贝妮在各阶段的心理或表现,就很能反衬吴茜的愧疚程度,忏悔就更能深入人心;也引人思考,为了维持友情,该坦诚还是继续欺骗?由此,文章就承载了更多的情感,当然就不再单薄。

来看莫言的《卖白菜》。第一阶段:小时候没钱过年,母亲把仅有的三棵白菜卖掉。她的不舍,“我”的难过,写得很细,“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我把脸伏在母亲的胸前,委屈地抽噎着”。

第二阶段:卖白菜时,买白菜的老太拽白菜根、擢白菜、撕扯白菜帮。母亲、“我”又各是什么态度、心理?老太又怎样表现?作者也都写了,取其中几句。

“我”: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我忍不住冒出了一句话:“再紧就成了石头蛋子了!”

母亲:“大婶子,别撕了,放到这时候的白菜,老帮子脱了五六层,成了核了。”

老太:“这孩子,说话真是暴躁。”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地揭开,露出一沓纸票,然后将手指伸进嘴里,沾了唾沫,一张张地数着。

第三阶段,事情的转折,也是结局:白菜退了回来,因为多算了老太一毛钱。此时的母亲呢?她流泪了,“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我”呢?“‘娘,我哭着说,‘我……”

首先,它写出了故事的层次:为什么卖白菜,卖白菜时如何与老太争执,结果因为多算了老太的钱,白菜被退回。故事很完整。最重要的是,写出了人物内心的层次,它又分两种层次:一、在同一阶段,几个人物不同的心理、表现。卖白菜时,同样是爱惜白菜:“我”的愤怒表现出少不更事;母亲害怕失去买主,一直都温和、隐忍,表现出她饱尝人世艰辛;老太扯、擢、撕白菜,付钱时的零钞,说明她也是穷苦人。若只写“我”的心理、表现,或只写母亲的、老太太的,都无法让人既感受到母亲生活的不易,又感受到孩子的不懂世事,也懂得老太精于算计的无奈等,如此丰富的情感。二、在不同阶段,同一人物的心理变化。“我”由开始不舍得卖白菜,到卖时对买主的愤怒,最后因算错账导致白菜没卖出时的悔恨,由此看到一个少年内心的成长痕迹。就是这两种内心层次的描写,为文章增加了这么丰富的情感。

所以,叙事要写出两种层次:一、事情的层次,让人读到一件完整的事;二、写事情层次时,要相应地写出不同人物在同一层次不同的内心,同一人物在不同层次的不同内心。只有写完整了内心的两种层次,才能让文章情感丰富,富有打动人心的感染力。

猜你喜欢
金项链老太白菜
羊与白菜
狼、羊和白菜
珍珠项链
种菜
小象种白菜
一条金项链
求婚
金项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