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4例某区中老年人脑卒中风险的调查分析

2015-10-24 08:08周正月曹昊炜刘晓丽李丹宇张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4期
关键词:社区卫生中老年人人群

周正月曹昊炜刘晓丽李丹宇张 瑜*

(1 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北京 101149;2 北京市朝阳区双桥医院,北京 100024;3 辽宁省军区沈阳第一干休所,北京 130031;4 北京市丰台区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070)

2254例某区中老年人脑卒中风险的调查分析

周正月1曹昊炜1刘晓丽2李丹宇3张 瑜4*

(1 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北京 101149;2 北京市朝阳区双桥医院,北京 100024;3 辽宁省军区沈阳第一干休所,北京 130031;4 北京市丰台区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070)

目的 通过对北京市某社区2254例中老年人健康调查和脑卒中风险评估,了解社区中老年人健康状况,为预防和治疗脑卒中提供依据。方法 对该社区具有北京市户籍的中老年人进行免费的脑卒中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2254例被检者中,①男性和女性人群在文化程度和婚姻状态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男性在吸烟饮酒和饮食重口味方面均高于女性,被动吸烟女性较高,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③该社区中老年人脑卒中患病率为8.65%,男性患病率较女性高,两组人群的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该社区中老年人群的健康状况及脑卒中风险程度,开展健康教育和脑卒中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脑卒中及相关疾病的产生。

中老年人;社区;脑卒中;问卷调查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等特点,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及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脑卒中已成为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为此,对北京市中老年人群进行健康状况调查及脑卒中风险筛查评估,为社区卫生机构制定适合中老年人群,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慢性病防治的综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对北京市某社区中老年人进行免费问卷调查,有2254例自愿参加,其中男性765例,女性1489例,年龄范围为47~91岁。

1.2 调查方法:采用由北京市卫生局及疾控中心编制的《北京市脑卒中筛查和防控项目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吸烟情况、饮酒情况、饮食、运动和健康状况。所有医师为社区服务中心专业医护人员,经统一培训和考核合格后开展调查。

1.3 质量控制:对所有参加项目的工作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和考核,考核合格后承担相应工作,整个现场有调查组长、质控员、调查员、人体测量员实施质量控制,质控人员对现场实施二级督导,发现问题立即纠正。

1.4 统计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两组人群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共有2254人参加本次调查,女性1489例(66.06%),年龄48~92岁,平均年龄(61.35±8.27),男性765例(33.94%),年龄49~79岁,平均(60.60±7.93)岁。

北京社区中老年人男女两组人群基本情况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北京社区本地居民绝大部分为汉族,其他民族很少。在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两组相比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

2.2 北京社区中老年人男女两组人群在生活习惯方面比较:见表2。从表中可以看出,男性在吸烟饮酒和饮食口味方面均高于女性,而被动吸烟女性较明显,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两组都喜爱食用油腻食物,都有每天散步运动的习惯。

2.3 男女两组人群的健康状态比较:见表3。北京社区中老年人脑卒中患病率为8.65%,男性为12.16%,较女性组高,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患病方面,女性人群为42.65%,较男性人群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7.78%,女性为13.63%,差异有意义(P=0.05),血脂检查女性人群高于男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

3 讨 论

城市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中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社会群体,一个相对弱势且迅速扩大的群体,是社区卫生服务慢病防治干预的重点人群[1]。

从结果中看出,被检人群的学历大部分为高中以下,高学历者较少,有调查结果显示低学历患者对脑卒中疾病防治认知知识较差[2],该社区为城南老社区,而多数中老年人文化程度较低缺乏医学卫生知识和疾病防治意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根据现状,针对社区中老年人群特点,调整和制定适合中老年人群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策略及干预措施,提高中老年人脑卒中防治意识,降低脑卒中风险。

对婚姻状况分析得出,女性在未婚、丧偶和离异状态都高于男性,尤其是丧偶状态,明显高于男性,目前城市家庭多为独生子女,除了家庭给予帮助和温暖,社区卫生服务部门应更多关注这类群体,使其感受更多社会关爱,排解疾病痛苦和抑郁情绪,降低脑卒中等各类疾病的发病率。

多项研究表明[3-6]:吸烟、被动吸烟和饮酒等增加颈动脉硬化风险,是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吸烟。本文调查发现北京该社区中老年人吸烟和饮酒在人群中占有较高比例,尤其是男性人群,明显高于女性,而女性被动吸烟较男性明显高,针对中老年这类人群,应该更多的宣传吸烟、饮酒及被动吸烟的危害性,普及不良习惯和疾病发生的相关性知识,提倡戒烟戒酒。

调查还发现,该社区有31.68%的人饮食口味偏重,男性有39.22%,较女性明显高,考虑可能为北方社区,较多人喜爱食用油腻食物,这些不良饮食习惯都会增加疾病的发生,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提高脑卒中患病风险。建议这部分人群饮食需要调整,清淡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5.0~6.0 g为宜。有77.37%的人每天有散步的习惯,男女无明显差异,每天锻炼对于降低疾病发生有很大意义,需要提倡,更可以丰富中老年人的生活。

对健康状况的调查,本社区脑卒中的发病率为8.65%,和北京其他社区的发病率相近[7],高于广州珠海区4.39%的发病率[3],考虑可能与北方社区人群不良生活习惯及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高发有关,其中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有统计学意义,从本文来看,可能与男性吸烟、饮酒和饮食口味过重等有一定关系,提倡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降低脑卒中发病具有重要意义。

表1 北京社区两组人群基本信息情况[n(%)]

表2 北京社区两组人群生活习惯情况[n(%)]

表3 北京社区男女两组人群健康情况

该社区中老年人群中,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都有较高的发病率,考虑和年龄有关,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是颈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6],与脑卒中患病密切相关。因此,积极有效地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等疾病的发病及疾病进程,是降低社区中老年人脑卒中患病率的有效措施。

中老年人是脑卒中防治的高危人群,该社区中老年人群文化程度偏低,对疾病认识不够,男性人群吸烟饮酒不良饮食习惯较多,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发病率较高,社区卫生相关机构需要针对社区中老年人脑卒中及相关疾病和危险因素的分布状况和趋势,提出有效的脑卒中防控措施,提高社区防治脑卒中能力,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帮助形成良好生活习惯,降低危险因素,预防和控制脑卒中及相关疾病的产生。

[1] 任晓晖,张星,高博,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老年人健康分级管理现况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3):716-718.

[2] 梁平,吴旭丽,郁明素,等.不同文化层次住院脑卒中患者疾病防治知识态度调查[J].护理学报,2008,15(12):20-23.

[3] 刘军,凌莉.社区中老年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及协同作用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7,21(11):36-37.

[4] 赵玉海,曲胜明,高燕燕,等.被动吸烟对女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影响的对比研究[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9,11(4):292-293.

[5] 崔永生,申明慧,田艳萍,等.吸烟与中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剂量-反应关系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9):49.

[6] 刘春香,陈玉其,吕婷,等.8648例健康体检人员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分析[J].临床荟萃,2012,27(11):930-932.

[7] 赵静,姜文浩,罗艳侠,等.北京市某社区中老年人脑卒中患病风险调查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7):1971-1973.

R743.33

B

1671-8194(2015)14-0126-02

E-mail:zhyvip@126.com

猜你喜欢
社区卫生中老年人人群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中老年人食物嵌塞的防治
中老年人应该培养什么样的爱好?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我走进人群
财富焦虑人群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
社区卫生发展“老大难”还在
农村社区卫生机构试试“托管制”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