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应用后顶穴治疗颈肩腰腿疼痛的临床疗效

2015-10-24 08:08王海超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4期
关键词:腰腿痛疗程疼痛

王海超

(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周口 477150)

探讨应用后顶穴治疗颈肩腰腿疼痛的临床疗效

王海超

(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周口 477150)

目的 探讨分析应用后顶穴治疗颈肩腰腿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147例颈肩腰腿疼痛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4例和73例,观察组患者主要采用后顶穴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内科治疗药物治疗,1个疗程为7 d,治疗3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在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是85.1%和65.7%,观察组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的降低,但是观察组要好于对照组的效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颈肩腰腿痛患者采用后顶穴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急性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后顶穴治疗;颈肩腰腿痛;临床疗效

临床上患者的肌肉、肌腱、关节、血管、韧带、软骨以及椎间盘等的失常被称为肌骨失常,其中对于患者的颈部、肩部、肘部、前肢、手腕、手掌、背部、脚踝以及脚掌等都会带来影响[1]。颈肩腰腿疼痛属于肌骨失常疾病的重要亚型,主要是因为急性损伤、慢性劳损和炎症导致患者的病患部位出现疼痛,肿胀严重时导致功能受限等,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2]。本文对我院收治的颈肩腰腿疼痛患者进行了分组研究,旨在探讨应用后顶穴治疗颈肩腰腿疼痛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价值,报道如下。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7月我院精简腰腿痛专科门诊收治的147例颈肩腰腿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标准”。患者疼痛的部位主要出现在颈部、肩部、腰部以及腿部,通过采用CT检查确诊,患者出现隐痛、酸痛、胀痛以及放射痛,伴随有风寒湿史、疲劳史和外伤史,临床上出现了软组织代谢紊乱、定位肌肉神级韧带软组织炎症等。

147例患者中男性87例,女性60例;年龄<40岁66例,40~60岁44例,60~75岁37例;病程全部<3周。其中25例为颈椎病,25例为肩关节周围炎急性发作,65例为腰肌劳损以及腰椎间盘突出症,32例为膝关节骨质增生和关节炎导致的疼痛等。所有患者没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没有脏腑功能不全等疾病。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4例和7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以及疾病类型等一般临床资料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组间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传统的内科药物治疗,患者服用主要的药物是非甾体类抗炎药以及周围神级营养药。如服用布诺菲缓释胶囊,每次0.3 g,每天2次,甲钴胺片,每次0.5 mg,每天3次,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观察组患者主要应用后顶穴治疗,方法包括:①后顶穴取法:后顶穴主要取在患者顶枕缝中央,也就是在人字缝的顶点,先找到患者的枕骨粗隆部位,向上推按一直到患者枕骨的上端凹陷处;②刺法与手法的选择:医师从后顶穴旁边3分左右出进针,向后顶穴进行斜刺,当针尖到达后顶穴的皮肤下停止,根据治疗要求的不同,医师还可以采用前后左右以及不同的角度进行透刺,深度为不能够损伤到患者骨膜,最浅不能在患者皮内。穿刺时候的手法主要为搓针导气法,医师右手的拇指两指捏紧针柄,而另一只手用拇指按压针穴部位,搓动和推压患者的头皮,使患者后顶穴附近的头皮在针体上进行往返摩擦,一般为120次左右,重搓具有通经的功效,轻搓具有活络功效。在进行搓动时候,医师在患者的病灶部位进行按压和扣击,嘱咐患者进行伸屈、意念导引等。7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治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各功能全部恢复正常,能够正常工作;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各项机体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可以参加工作;有效:患者疼痛减轻,临床症状改善,各项机体功能出现好转;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以及各项体征没有任何变化,甚至出现加重[3]。总有效率=(治愈人数+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均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患者在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85.1%和65.7%,观察组显著地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为(5.79±1.03)分,治疗后为(1.27±1.02)分,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分别为(5.87±1.06)分和(3.32±1.23)分,两组患者在治疗后VAS评分均有显著的改善,但是观察组效果要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颈肩腰腿痛作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包括颈椎病、肩周炎、强直性脊柱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腰肌纤维炎等多种疾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机体软组织损伤导致疼痛[4]。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服用或者注射止痛类药物,患者能在短期内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不仅存在很多的副作用,而且远期的治疗效果差。目前采用的非手术疗法包括针灸、理疗、按摩以及配合医疗体操、中药外敷、重要熏蒸等,均能取得一定的疗效[5]。

现代临床医学研究认为由于患者活动用力不当导致筋脉损伤,出现血瘀滞引起疼痛,或者是因为机体局部活动过于频繁导致筋脉过度疲劳,气血运行受阻,有的是劳累过度导致筋脉受损引起风寒湿邪侵入,气血运行受阻引起疼痛[6]。人体的后顶穴主治机体的头、项、背、腰、上下肢、阳经经脉的阳虚、寒痹以及气滞血瘀症。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后顶穴具有较广的应用范围,尤其是对于颈肩腰腿痛的治疗。如果患者所患的疾病主要是由于经气不足,少阴静脉虚寒等导致的疾病,都可以将后顶穴作为治疗的主要穴道[7]。

本文通过对147例颈肩腰腿疼痛患者的研究发现,采用后顶穴的治疗方法的患者的总有效率能显著高于采用药物治疗的患者且具有显著的差异,虽然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的VAS评分均降低,但是采用后顶穴的治疗效果明显要好于药物治疗方法。因此采用后顶穴方法治疗颈肩腰腿疼痛患者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在增强疗效的同时,缩短了患者的病程,减轻了患者的疼痛,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将此法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而对颈肩腰腿疼痛患者亦可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采用多种治疗方法进行综合治疗,从而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更高的满意度。

[1] 王文远,毛效军,张利芳,等.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8(6):1202-1204.

[2] 黄妙钰,张玉,李美.中药离子导入治疗颈肩腰腿痛症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19(1):87-88.

[3] 于尚伟,燕来红.超短波在急、慢性颈肩腰腿痛中应用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4):202-203.

[4] 郑锦生.中医药熏蒸治疗肩颈腰腿痛10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迅,2009,(3):27.

[5] 李旭初.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体会[J].医药前沿,2012,2(5):330-331.

[6] 赖选魁.桃红四物汤对慢性颈肩腰腿痛的治疗作用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26(2):129-130.

[7] 闫爱国.应用后顶穴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体会[J].针灸临床杂志,2008,24(4):28-29.

R681

B

1671-8194(2015)14-0132-02

猜你喜欢
腰腿痛疗程疼痛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医针灸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效果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疼痛不简单
治疗腰腿痛验方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中药面膜祛除黄褐斑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中药外敷治疗乳腺炎验方
推拿治疗腰腿痛386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