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

2015-10-24 08:08张会敏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4期
关键词:尿毒西医肾功能

张会敏

(龙潭人民医院 医保科,吉林 吉林 132021)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

张会敏

(龙潭人民医院 医保科,吉林 吉林 132021)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5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按照传统西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方法进行;实验组在西医疗法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复方尿毒清汤剂,观察并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25例,显效15例,有效3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72%,实验组25例,显效20例,有效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2%,通过比较两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患者身体恢复良好,明显延缓生命,减轻病痛折磨。

中西医结合;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清汤剂

慢性肾功能衰竭在肾脏疾病中较为常见,是由多种原因导致肾脏功能受损,使肾脏失去正常生理功能,最终导致肾功能减退,临床以代谢产物和毒素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某些内分泌功能异常等表现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1]。中医学家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多是因为脾肾不足、水湿内停、瘀血阻滞所致。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时,一般采用西医疗法,如病情较轻患者给予控制危险因素,减少蛋白漏出,病情较重患者采取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等疗法。经过多年中医临床研究,复方尿毒清汤剂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有很好疗效[2]。本实验通过对50例肾功能衰竭患者对比治疗发现,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治疗肾功能衰竭时有明显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治疗并确诊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50例患者,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断标准。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平均年龄为52.3岁,对照组平均年龄为52.9岁。两组在肾功能、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以《实用内科学》制定的相关标准为依据[3]。慢性肾病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时期,内生肌酐清除率(CCr)80~50 mL/min,血肌酐(SCr)133~177 μmol/L为肾功能不全代偿期;CCr 50~20 mL/min,SCr 178~442μmol/L为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CCr 20~10 mL/min,SCr 443~707 μmol/L为肾功能衰竭期;CCr<10 mL/min,SCr>707 μmol/L为肾功能衰竭终末期(尿毒症晚期)。中医诊断依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根据肾功能衰竭不同症候进行医治。

1.3 治疗与观察方法

1.3.1 治疗方法:对照组按照传统西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方法进行,给予抗感染、利尿,降压,纠正贫血药物,如给予呋塞米、双氢克尿噻、味塞米利尿,优质低磷低蛋白饮食,使用胰岛素控制血压,铁制剂改善贫血,禁用肾毒性药物;实验组在治疗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复方尿毒清汤剂,基础方药组成大黄8 g、黄芪6 g、桑白皮10 g、苦参14 g、党参16 g、白术18 g、茯苓15 g、制何首乌10 g、白芍10 g、丹参10 g、半夏12 g、车前草15 g、柴胡10 g、甘草20 g。随证加减药物,日服1剂[5]。

1.3.2 观察方法: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疗效标准为依据,以症状改善情况,Scr、BUN、Cr降低值,Hb、Ccr增加值为判断标准,显效:Scr降低≥30%,Hb升高≥10%,BUN、Cr降低≥10%,Ccr增加≥10%,症状全部消失或明显减轻;有效:Scr降低≥20%,Hb升高≥5%,BUN、Cr降低≥5%,Ccr增加≥5%,症状减轻或消失;无效: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严重,Scr、BUN、Cr降低值,Hb、Ccr增加值较小或无变化。

2 结 果

两组治疗前后指标变化情况见表1,两组疗效比较结果见表2。

通过本次实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改善,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为72%,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实验组治疗后肾功能BUN、Cr有下降趋势,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对照组BUN、Cr有升高趋势,说明实验组能较好的延缓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肾功能恶化进程。

3 讨 论

表1 两组治疗前后指标变化情况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中医治疗疾病时并无肾功能衰竭一病,现代临床分析表明,西医所说肾功能衰竭与古代中医中所说“关格”“水肿”“溺毒”等疾病相似,中医治疗方法常采用辩证施治,根据症候不同,中医肾病主要分为以下几种:脾肾气(阳)虚证:倦怠乏力,少气懒言,纳少腹胀,腰酸腿软,口淡不渴,大便不实,夜尿清长,甚则畏寒肢冷,腰部发凉,舌淡有齿痕,脉象沉弱。脾肾气阴两虚证:面色少华,气短乏力,腰膝酸软,皮肤干燥,口干唇燥,饮水不多,或手足心热,或有手足不温,大便稀或干,小便量少色黄,或夜尿清长,舌淡有齿痕,脉沉细。肝肾阴虚证:头晕头痛,口舌咽干,渴喜凉饮,五心烦热,全身乏力,腰膝酸软,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舌淡红,无苔,脉沉细或弦细。阴阳两虚证:乏力,畏寒肢冷,手足心热,口干欲饮,腰酸腿软,大便稀溏,小便黄赤,舌淡白,胖润有齿痕,脉象沉细。湿浊证:恶心呕吐,纳差腹胀,身重困倦,舌苔厚腻。水气证:脾气虚弱,全身浮肿。血瘀证:面色晦暗,腰痛,肌肤甲错,舌色紫暗,有瘀点。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能明显降低肾功能恶化进程,降低Scr、BUN、Cr值,升高Hb、Ccr值,减轻或消除临床症状,改善机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病痛带来的折磨,降低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总之,依据中医标本兼职原则,中西医结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显著,对肾功能损伤小,可以增强机体免疫调节功能,减少单一用药的不良反应,延缓或停止肾功能衰竭,减轻患者长期应用西医疗法带来的经济负担。

[1] 王海燕.肾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385.

[2] 赵子秀,柴涛,彭明顺.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3):2794-2795.

[3]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078.

[4]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63-167.

[5] 黄杏爱,张原方,古利华.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80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9,6(6):41-42.

R692.5

B

1671-8194(2015)14-0206-02

猜你喜欢
尿毒西医肾功能
优质护理对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改善评价
分化型甲状腺癌碘治疗前停药后短期甲减状态下甲状腺功能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尿毒康通过抑制p38/ERK MAPK通路改善UUO大鼠肾小管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尿毒清颗粒联合复方α-酮酸片治疗慢性肾衰竭早中期患者的临床效果
张竹君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西医
励志大学生与肾衰竭做斗争,追求自己的梦想
探讨温肾化瘀利水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肾阳虚、瘀水互结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清热解毒止痛散联合西医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分析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
阿昔洛韦注射液静脉滴注致急性肾功能损害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