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并非无路可走

2015-10-24 16:37徐加朗
作文·初中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药家柴静舆论

徐加朗

或许是我孤陋寡闻,在读《看见》之前,“柴静”这个名字对我而言就是两个字。现在,柴静在我脑海中是扯着“求实,公正,平等,前卫”大旗的斗士。我认为,这本书可谓是柴静的沉思录,是一个文艺女青年到一个有巨大影响力的公知的蜕变史。

“记者提供的是事实,不是情绪。”这短短的十几个字,柴静用了将近10年却依然无法做到圆满,这不是件容易的事。要知道,但凡是有血有肉的人,怎能做到无动于衷地旁观描述?何况旁观者和经历者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但记者不能因这点就自我沦陷。公众对记者这个职业的要求是揭示这个世界的真相,不是挥舞拳头站在什么东西的对面。正如书中所写:“准确是记者这一工种最重要的手艺,而自我感动、感动先行是准确最大的敌人,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我们需要提醒自己:决不能走到探寻真相的半山腰就号啕大哭。”追求准确,并不意味着隔绝人性,而是在被事件带入其中,流露情感之时,能以理性控制感性,客观公正明智地看待问题,这才是根本所在。

公众借助新闻了解真相,那真相应该由理性的辩证与逻辑组成,而不是带有感情偏见的抨击,这样的抨击是片面的。作为媒体人,理应遵守这一原则——媒体只是联系事件与公众的媒介。作为媒体从业人员,倘若“感情用事”,便会遮蔽人民雪亮的双眼,继而造成社会的动荡与不公。

我也是不久前才懂得这个道理的,还得感谢那位出租车司机打开了广播,广播里讨论的是药家鑫事件。这个事件可以说是现实给我们的当头一棒。2010年10月20日,事发之后,几乎所有媒体都将其登上头版,言语中频频出现“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等充满戾气的字眼,那时,愤怒的情绪冲毁了所有的理智,舆论的力量彻底显现出来,于是药家鑫死了。奇怪的是,比药家鑫更加恶劣的人有之,受到的处罚却轻得很。不是没有人意识到这个事件不对劲,但是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相关部门想要真正理智客观地处置事情也决非易事。

王新说:“药家鑫案的审理并不是在一个很公平的舆论环境中进行的,被社会舆论所影响。舆论喊杀声一片,这不是一个好的社会现象,大众对一个年轻人的审判,不能在一个非理性、非平和的心态下去进行,这牵扯到对一个生命、对一个人的尊重。”时隔3年,我终于理解了当时王新联名呼吁的原因,可我又能做什么呢?人性就是这样,光靠自己是靠不住的。陈虻说得对,想要在这个社会活得不那么窝囊,就别在生活里找你想要的,要去感受生活里发生的事情。

柴静可能不是中国最好的主持人,但我认为她是中国记者的典范。因为她敢于反躬自省,在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质疑、不断重建中构筑理想中的自己。她追求真实,追求准确,相信“真实自有万钧之力”。在《看见》中,我看见了她所做的努力,不为了煽情而煽情,不为了准确而准确,不为了理性而理性。她好比勤勉耐心的考古家,在一下一下地刷去覆盖在真相表面的尘土的同时,锻炼着自己的心性,提高着自己的涵养。或许有人会说,她不还是在带着感情做新闻吗?但她在试,她在做,在尽力提供“事实”而不是“情绪”。中国现在最缺的,不仅是“敢于站出来”的记者,更是“理性”的记者。而真实准确仅是“理性”的第一步,却有许多的记者迈不出来这第一步。

在人的身上依旧存在数不清的弱点,你、我、他,每个人都无法避免,这是复杂的人性决定的。幸运的是,我们并非无路可走,正如卢安克所言“如果那么容易就能改变自己的弱点,还要这么漫长的人生干什么呢”?

(指导老师 刘建华)

猜你喜欢
药家柴静舆论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在通往梦想的路上一路狂奔
论柴静新闻采访对客观性的践行
柴静:有一种日子穷开心
个案裁判的论证和接受——对药家鑫案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