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的伟人
——读《毛泽东年谱1949—1976》有感

2015-10-25 07:38李殿仁
中华魂 2015年11期
关键词:同志

文/李殿仁

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的伟人
——读《毛泽东年谱1949—1976》有感

文/李殿仁

手捧着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毛泽东年谱1949—1976》六卷本,如同得到了世间奇宝,爱不释手。虽然洋洋300万字,读起来却并不感到冗长,而是倍感亲切。越读越觉得毛泽东同志伟大、共产党伟大,越读越觉得人民选择共产党、选择毛泽东无比正确,是国家之大幸、人民之大幸。读这部年谱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令人敬仰的毛泽东,一个是人不是神、但又不是一般人的毛泽东,一个伟人毛泽东。毛泽东同志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人民,无时无刻不在观察着世界,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无时无刻不在为人民谋幸福、为万世开太平。

1949—1976,是建立新中国之后的27年。这27年毛泽东同志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操劳和贡献,一点都不比1921年到1949年建国前28年他领导我们党艰苦创业时期逊色。前28年是浴血奋战,后27年是艰辛探索。前28年他老人家亲自缔造了中国共产党,缔造了人民军队,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式的新道路,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开辟了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新纪元。这后27年,毛泽东殚精竭虑,构建了新的国体政体,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建立起新型的工业体系和所有制形式,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宝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连美国总统尼克松都评价说毛主席“感动了中国改变了世界”。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毛主席是“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的伟人。在浩瀚的300万字当中,记述着毛泽东同志建国之后的丰功伟绩,闪耀着毛泽东思想的光芒。我体会最深的至少有四点。

第一,建设一个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绝不同于历史上的改朝换代,不是一个剥削阶级推翻另一个剥削阶级的权力更替,而是要建立一个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毛泽东同志在新政协筹备会上就满怀信心地指出:“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这就为我们的国家政权确定了明确的性质:共产党领导、马克思主义指导、人民当家作主。在社会生活中,人民大众要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总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来实现,一定的法规来保证。毛泽东同志领导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政权建设的学说,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构建了中国式政治制度,这就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各民主党派参与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共产党领导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基层民主制度。为了保证人民的权力得以实现,为了保证这些基本政治制度的顺利实施,毛泽东同志又领导我们党和人民创建了中国特色的法律体制。先是废除一切旧的法规,宣布旧社会和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一切法规制度统统作废,一律摧毁。接着亲自带领各党派代表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成果,确立了我们的国家性质和政权形式,这实际是大家公认的一部临时宪法。到了1954年,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的宪法,把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归人民写进了宪法。同时,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以及人民民主专政、生产资料公有制等一系列的根本制度写进了宪法。根据宪法(这部根本大法又叫母法)又分别制定了婚姻法等具体法律。并明确规定了民主立法、严格执法、民主监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一系列法制原则。这些基本政治制度,这部根本大法,以及在这些基本政治制度和根本大法推广过程中的补充修改完善的法规制度,有力地保证了全国上下的高度统一,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体政体,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步。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基,是我们团结奋进的根基,直到现在它仍然闪耀着光辉。想想这些,我们怎能不感激毛泽东同志的伟大创造和历史贡献,怎能不感恩他老人家带给我们的尊严和幸福!

第二,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消灭剥削压迫,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每个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作为党的领袖,毛泽东同志认识最清楚,信念最坚定,而且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一直在奋斗在探索。早在革命战争年代,他就提出中国革命的前途就是先要夺取政权建设新民主主义,尔后过渡到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武装夺取政权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怎么巩固和发展胜利成果,巩固发展新生的人民政权,毛泽东同志领导我们开始了新的长征。首先用不到半年时间来肃清国民党反动派的残余军事力量,解放了除台湾和沿海岛屿及香港澳门之外的全部领土,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空前统一。接着进行土地革命,使亿万劳苦大众分得了土地,开始了大规模地恢复和发展国家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同时,积极展开外交工作,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千百年来受尽剥削压迫的中国人民翻身作了主人,扬眉吐气,意气风发,打心眼里感谢毛主席,感谢共产党,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这个时候的资本家也坐不住了,自觉地向共产党靠拢,认为有了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复兴之日就要到来了。毛泽东同志审时度势,抓住这个有利的机遇,果断地提出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伟大战略构想。从1953年初就开始执行过渡时期总路线。毛泽东同志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是要经过三个五年计划,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种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从中国实际出发,采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实行逐步改造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伟大举措,开创了一条不同于苏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之路,顺利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邓小平同志评价说:“我们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用了和平改造的办法。实践证明,这样做的结果,我们的生产不仅没有受到破坏,而且得到发展,既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教育了资本家。”

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道路怎么走,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进行了伟大的探索。具体实践就是领导全党在全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所谓社会主义革命就是要革除那些旧思想、旧观念、旧制度、旧风俗习惯。既要改变旧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实行国家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和个人所有制的新制度,而且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局面;又要在思想观念上树立起社会主义的新思想、新观念,核心是消灭剥削压迫,消除贫困,共同富裕。实行人人参加劳动,不劳动者不得食,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原则,并逐步实现消灭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所谓社会主义建设就是要明确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得到调整和解决。因此,“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让全体人民既要成为祖国的建设者,又成为祖国的保卫者。在全国各条战线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潮。

毛泽东同志强调,搞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不能照搬苏联的经验。强调“我国是一个东方国家,又是一个大国。因此我国不但在民主革命的过程中有自己的许多特点,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也带有自己的许多特点,而且在将来建成社会主义以后还会继续存在自己的许多特点。”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些毛泽东思想的灵魂在毛泽东同志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所以取得了快速发展和显著成就。

特别应当指出的是,毛泽东同志经过广泛调查研究和深刻思考,在1956年所作的《论十大关系》和1957年2月27日所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以及1962年在七千人大会上的讲话,这三篇历史文献对在中国怎样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了系统的全面深刻的阐述。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对我们国家所处的历史方位,面对的主要矛盾,应该采取的态度和措施,包括经济建设的总体布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项建设的目标任务方针政策和党的建设的根本要求都作了比较明确地说明。当然在之后的具体实践中有的没有完全落实,甚至违背了初衷。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毛泽东同志领导我们率先解决了一个经济科技文化比较落后,人民生活相当贫穷的大国如何生存发展的问题,应该走什么道路的问题。那就是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只能先走新民主主义道路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道路的光明大道。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已成为共识。“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唱遍祖国大江南北,全国人民经过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基本上摘掉了“一穷二白”的帽子。从经济发展速度来看:从1952年到1978年工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8.2%,其中工业总产值年平均增11.4%。全国的总人口从1949年的5.4167亿增长到1976年的9.3717亿。同期粮食的人均占有量从418斤增加到615斤,增产的粮食不仅多养活了新增的4亿人,而且使近10亿人的人均占有量比5亿多人时增加了近200斤。全国居民的人均消费水平,农民从1952年的62元增加到1976年的125元,城市居民从148元增加到340元。全世界公认中国人靠自己的力量满足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真是人间奇迹。就是“文革”期间,生产受到了破坏,但我们也保持了一定速度。年谱记载:1974年12月17日小平同志陪同毛泽东同志在长沙九所六号楼会见扎伊尔总统蒙博托后,小平同志向毛主席汇报四届人大工作报告时,说“工业十年来增加了一点九倍,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十一点几,这个数目还可以。”

当然,毛泽东同志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也走过弯路,也有过失误,但这并不影响他在人民群众中的崇高威望。世界都公认毛泽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奠基者、探索者、先行者,他老人家开创性的伟大贡献是任何人也抹煞不了的,是永远载入历史丰碑的。

第三,在历史的关节点作出正确决策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叶剑英同志说:“就我们十位元帅来讲,都有自己的优长,我们之间是相互尊重的,当然也有互不服气的地方。但我们十位元帅共同的地方就是我们都佩服毛主席,都尊重毛主席,都自觉自愿地听毛主席指挥。这是历史形成的,大家公认的。”彭真同志也说过同样的话,他说“‘文化大革命’我挨了整。但我始终没有丧失信心,就是我相信毛主席。我这一生就是佩服毛主席。因为许多关节点上都是毛主席比别人计高一筹。有时候我们当时不理解,事后事实证明主席是正确的。时间长了经历多了我们就都从内心深处佩服毛主席。”每当历史的重大关头,及时地作出正确决策,这是毛泽东同志过人的胆识和超人智慧的领袖风范所在,也是他令人尊敬的高贵品格所在。

比如抗美援朝。1950年6月,我们建国不久,美国派兵入侵朝鲜,同时命令第七舰队向台湾海峡出动,侵占中国领土台湾,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既定部署。在中央讨论朝鲜战局和出兵朝鲜问题上,存在两种意见:一种意见不同意出兵,理由是我们打了这么多年仗,迫切需要医治战争创伤。建国才一年,经济十分困难,新的解放区农村土改和城市民主改革还没有进行,国民党留下的众多土匪、特务、反革命分子没有肃清,人民政权还没有完全巩固,人民解放军武器装备差和无制空制海权等等。认为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打这一仗。林彪还提出美军高度现代化、有原子弹等观点。毛泽东同志坚定地说:“不出兵的理由可以列出若干条,但都抵不过出兵这一条,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它有它的原子弹,我有我的手榴弹,我相信我的手榴弹会战胜它的原子弹,它无非是个纸老虎。”经过充分讨论,大家统一认识,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并决定由彭德怀率志愿军入朝作战,派周恩来、林彪去苏联同斯大林会谈争取苏联支持。这一决断,把一个不信邪、不怕鬼、顶天立地的中国展现在世界面前,使世界为之一惊。经过五次战役,中朝并肩把美国打到了谈判桌前,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世界上唯一一支打败美国侵略军的部队,世界政要和各国人民对中国刮目相看。那个受八国联军欺辱、被鸦片战争击败、遭日本横行霸道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已经成为过去。而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的是一个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如初升的太阳、睡醒的雄狮,前途不可限量。

又比如两弹一星。刚刚建立的新中国,经济薄弱,技术落后,人才匮乏,并面对帝国主义武装侵略和核威慑核讹诈的威胁。在内忧外患面前,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把中国的生存与发展放在世界大格局下来运筹,放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来思考,放在当时最现实的需求上来谋划。深刻认识到我们必须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在尖端科技上突破,通过局部的跃升,带动整个科技、人才、工业的全面发展。从1956年起毛主席就决定搞原子弹。他坚定地指出:“在当今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亲自决策组织精兵强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用了几年时间就于1964年10月16日,成功地爆炸了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东方一声巨响,震撼了世界,从根本上打破了少数大国的核讹诈核垄断,提高了我国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极大地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两弹一星”还直接牵引和推动了我国科技、人才、国防、经济、教育等各项建设的蓬勃发展。到1965年我国已研制出新型的金属材料、化工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13000多种,特细、特薄金属材料制造接近世界先进水平,高温合金和重水、高能推进剂、稀有气体等都得到长足发展。正像小平同志讲的“如果没有两弹一星,我们国家就没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再比如,利用乒乓外交“小球”引转“大球”,打开中美关系大门的高超艺术等,在这个六卷本300万字的年谱中可以看到许多。从中得到的教育和启示是,“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党和国家领导人平时工作的决断和领袖风范固然重要,但更能表现他卓而不群的是在重大关节点上的正确判断和科学决策。关键时刻决断正确,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可以调动全局,满盘皆活。相反,如果关键时刻束手无策,手忙脚乱,就会六神无主,不知所措,一旦错失良机或错误决断,则会一着不慎全盘皆输。历史上的毛泽东,不管是建国前28年南征北战,还是建国后27年坐镇中南海,总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一些关键时刻的重大关节点上,比别人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我们在读年谱过程中,看到许多国家领导人都在重复着同样一句话,在世界领袖中“我们最佩服毛泽东主席” 。

第四、千方百计保证共产党开创的伟大事业永不变质继续前进。

建国之后毛泽东同志最担心的是革命胜利取得政权之后,干部脱离群众、消极腐败、改变颜色。因此,千方百计地保证党开创的伟大事业永不变质。

进城前就向全党发出忠告。1949年3月,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主席就告诫全党要警惕糖衣炮弹的攻击,不要被不拿枪的敌人打倒。他语重心长地指出:“全党同志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并且亲自提议作出了不为领导人歌功颂德的六条规定。在离开西柏坡时,多次讲到“今天是进京赶考”,“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出好成绩”,体现出一个无产阶级政党领袖历史的自觉、理论的自觉、使命的自觉。

进城后,领导全党不断地开展教育整风,限制干部特权,保持党的纯洁。为了防止我们的干部“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在建国之初就在全国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号召全党勤俭建国。从1951年开始大力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斗争,并在“三反”运动中亲自处理了刘青山、张子善贪污事件。接着,又开展了“五反”(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和反对盗窃经济情报)斗争。“三反五反”运动既严惩了党内贪污腐败分子又打击了资本家的不法行为,保证了政权建设的清廉之风和经济社会的健康运行。之后多次开展整风运动、教育活动,在党内提倡积极思想斗争,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让群众揭露党的错误和缺点,帮助整顿党风,监督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言行,等等。所有这些,较好地解决了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思想、组织、作风不纯的问题,挽救了许多犯错误的干部党员,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战斗性。

特别警惕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图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的策略,并提出把希望寄托在“第三代第四代身上”的战略图谋,引起了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警觉。特别是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在苏联部分得手后,毛泽东同志把很大精力放到了防止和平演变上。这期间,尽管由于在政治上对国内国际形势的估计过于严重,老人家提出了诸如以“阶级斗争为纲”“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等“左”的思想观点,甚至发生像“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的严重错误,但其动机则是为了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党和国家改变颜色,防止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再吃二遍苦重受二茬罪。这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中已有明确结论。不过,在读年谱过程中,我们还是由衷地佩服毛泽东同志的远见卓识,佩服他老人家的高度警觉和历史担当,佩服他老人家为防止党和国家改变颜色而艰苦探索。特别是,他提出了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宏伟战略,抓住了党和人民千秋大业的根本。毛主席还具体提出了接班人的五条标准,强调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必须到实践中去,到群众中去,在大风大浪中锻炼成长。这些思想对我们现在培养造就各方面人才,培养选拔干部都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提出了一系列防止干部变质、政权变色的新办法。比如,干部下放劳动、将军下连当兵、工农兵占领上层建筑、实行两参一改三结合的鞍钢宪法、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领导干部每年至少要用三分之一时间下基层调查研究等。几次提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减薪,知识分子要与工农兵相结合,文艺工作者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等等。这些新的观点新的作法,不一定都很全面很科学,但出发点则很明确,就是要让我们的领导干部不脱离实际、不脱离群众,让我们的政权不变质、党员不变色。

年谱是一部党史国史教科书,它记述的是毛泽东同志的活动历程,反映的是我们党我们国家从1949年到1976年27年的奋斗史实。它是客观的、真实的,实事求是,光明正大。毛主席、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是扎根于中国人民心中的,也是世界各国人民有口皆碑的。那些企图抹黑毛主席、否定毛泽东思想进而否定中国共产党,否定中国人民光辉历史的别有用心者,只能是“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不信请认真读一读六卷本年谱,不信请看看8000万共产党员和十三亿中国人民的感情和力量。

让人特别受振奋受鼓舞的是,党的十八大选出了我们党新的领袖习近平同志。实践证明,习近平同志深得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真谛,而且结合新的实践又有新的发展。习近平同志是深得党心民心受到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衷心拥护和爱戴的领袖和统帅。习近平同志坚定地站在人民一边,站在正义一边,站在光明一边,所作所为体现了共产党人坦荡胸怀、无私精神和远见卓识。主政以来,清风浩荡,一扫人们心中忧虑和政治雾霾,使得真善美得以张扬,假恶丑受到遏制,好人扬眉吐气,坏人胆颤心惊,人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极大地增强了人们的意志和信心,坚定了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我们满怀信心地在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沿着毛主席为我们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勇前进。

猜你喜欢
同志
纪念焦裕䘵同志诞辰100周年
沉痛悼念何鲁丽同志
『大元帅』与『小同志』
从毛泽东同志填词认知“求正容变”
FOR YOU, O DEMOCRACY
省妇联为16位离退休同志送上“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同志关系
向雷锋同志学习
习近平同志“两代会讲话”学习一得
沉痛悼念黄荣波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