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针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的疗效观察

2015-10-25 01:07张小罗陈亨平叶小斌钟玲伊温岭市中医院神经内科浙江台州317500
关键词:西坦奥拉疗法

王 位,张小罗*,陈亨平,叶小斌,钟玲伊(温岭市中医院神经内科,浙江 台州 317500)

眼针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的疗效观察

王 位,张小罗*,陈亨平,叶小斌,钟玲伊
(温岭市中医院神经内科,浙江 台州 317500)

目的 探讨眼针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5月 2015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眼针疗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对急性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实施眼针疗法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吞咽障碍症状,促进患者痊愈,值得临床推广。

眼针疗法;急性脑梗死;吞咽困难;疗效

在临床上,脑梗死属于一种常见的多发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如肢体麻木乏力、口齿不清、偏盲、头晕等,而吞咽困难是其中之一。据统计,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出现吞咽困难的患者超过50%[1]。本次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64例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急性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应用眼针疗法治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一般资料

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男8例,女14例,年龄44~73岁,平均年龄(58.3±12.4)岁;观察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45~74岁,平均年龄(58.6±12.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头颅MRI或CT检查结果显示患者为多发性脑梗死或脑梗死患者;②患者发病时间不超过1个星期;③患者吞咽功能出现障碍,洼田氏饮水试验结果显示,患者吞咽功能障碍至少达到Ⅲ级;④患者意识清晰,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排除标准:①与纳入标准不符;②患者食管结构或功能异常;③患者并发有严重的脏器疾病;④患者并发有严重糖尿病、严重感染等疾病;⑤患者凝血功能障碍。

吞咽功能障碍分级标准:我院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2]对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分级:Ⅰ级:患者能够在5 s内将30 mL的常温水一次性饮完,在饮水过程中没有出现停顿或呛咳现象;Ⅱ级:患者分几次将30 mL水喝完,没有出现呛咳现象,喝水时间超过5 s;Ⅲ级:患者一次将水饮完,出现呛咳现象;Ⅳ级:患者分3次及以上将水喝完,出现呛咳现象。Ⅴ级:患者喝水过程中频繁出现呛咳现象,不能将水喝完。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凝集、改善脑细胞代谢、降低血黏度、扩血管等常规药物治疗。具有基础病的患者,给予对症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眼针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医护人员常规消毒后,取双侧上焦区作为穴区,用左手拇指或者食指向内下方压住眼球,右手持30~34号0.5寸的不锈钢针灸针,垂直刺入穴区中心紧靠眼眶内缘处,切勿将眼球刺伤,留针15~20 min后出针,同时紧压针孔,以免出血,1次/d。

1.3 疗效判断标准

我院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估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情况。痊愈:患者吞咽障碍症状完全消失,饮水试验评定达到Ⅰ级;显效:患者吞咽障碍症状显著缓解,饮水试验评定至少提高2级;有效:患者吞咽障碍症状有所改善,饮水试验评定显示提高1级;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及饮水试验评定结果基本上无变化。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4.0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情况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出现恶心、失眠、头晕、皮肤瘙痒、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情况。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不良反应率分别为7.82%和21.93%(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n(%)]

3 讨 论

奥拉西坦是一种新型药物,能够促进脑组织代谢,加强葡萄糖的吸收和氧的代谢,修复神经细胞,保护脑组织,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6]。从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0.43%,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奥拉西坦能够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情况,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1] 梁 慧.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3,16(18):55-56.

[2] 陈伟轩,黎学谦,何志鹏,等.奥拉西坦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14):59-60.

[3] 陈松涛.奥拉西坦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恢复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3,35(19):2970-2971,2973.

[4] 袁祖琴.奥拉西坦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2(10):46-47.

[5] 褚延利,叶爱霞,崔 娟,等.通过MoCA量表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筛查及训练的疗效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13,22(10): 911-913.

[6] 尹 治,游 潮,李国平,等.奥拉西坦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认知功能的对照研究[J].四川医学,2013,29(14):392-394.

本文编辑:吴玲丽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n(%)]

3 讨 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显著特征就是吞咽困难,急性脑梗死并发吞咽困难极有可能引发窒息、吸入性肺炎等严重的症状,更甚者导致患者死亡。临床治疗该病的主要措施有康复训练和眼针疗法。

眼针疗法由我国中医专家彭静山发明,眼针疗法操作简单,疗效显著[3]。取穴严格按照三焦取穴的原则进行,上焦区是在膈肌水平以上的部位,具体包括上肢、前胸、后背、头面五官等,急性脑梗死并发吞咽困难的病位在上焦区治疗范围内,所以针刺上焦区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其能缩短受损脑组织的康复,加强脑对吞咽的控制,而且还能改善脑供血状况,促进患者恢复神经功能[4]。针灸疗法取穴较少,操作方便,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较小,所以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眼针治疗。治疗后,患者吞咽障碍症状均得到改善,但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眼针疗法能够增强吞咽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指标。

综上所述,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对急性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实施眼针疗法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吞咽障碍症状,促进患者痊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高占强,陈刚山,肖春风,等.醒脑开窍针刺法合眼针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68例[J].河北中医,2011,33(2):246-247.

[2] 任彦景,艾炳蔚.针灸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1,31(1):49-50.

[3] 侯本赤,车 戬.眼针结合带针锻炼治疗脑梗死偏瘫肢体功能障碍41例[C].第五届国际特种针法疗法演示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3:79-80.

[4] 罗立欣,于 秀,白 丽,等.眼针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2):91-92.

本文编辑:张 钰

R246.8

B

ISSN.2095-6681.2015.29.041.02

张小罗,男,Tel:13566663837,E-mail:1223602226@qq.com.

猜你喜欢
西坦奥拉疗法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奥拉西坦胶囊中主要未知杂质的鉴定及其含量测定
分析丹红注射液+奥拉西坦治疗脑梗塞效果
维克多·奥拉迪波进步最快球员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奥拉西坦与吡拉西坦的药理分析及临床比照观察
《奥拉星:进击圣殿》
小儿厌食的简易疗法
自我心理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