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2015-10-25 01:07杨丽华长春中医药大学03级硕士研究生吉林长春307吉林省中医院吉林长春300
关键词:血管性疗程注射液

陈 爽,杨丽华(.长春中医药大学03级硕士研究生,吉林 长春 307;.吉林省中医院,吉林 长春 300)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陈 爽1,杨丽华2
(1.长春中医药大学2013级硕士研究生,吉林 长春 130117;2.吉林省中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智醒脑方口服及血塞通注射液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在MMSE、HDS、QL、ADL评分方面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血管性痴呆;脑梗死后;中西医结合;疗效

痴呆是指不伴有明显意识障碍的脑皮层高级功能获得性的全面障碍,老年期痴呆包括阿尔茨海默痴呆、血管性痴呆、混合型痴呆等,及其它形式的痴呆,其中血管性痴呆多发生于脑梗死后,由于脑梗死导致脑实质受损、脑组织血液循环障碍、脑部功能减退等原因而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1]。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脑梗死的发病率明显升高,而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也给家庭、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2],因此需要给予此类患者以正确合理的治疗,多项临床研究表明,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此病具有较好的疗效。近年来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52~75岁,平均年龄(62.4±3.9)岁,病程3个月~8个月,平均病程(5.7±0.6)个月;对照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53~74岁,平均年龄(62.5±3.7)岁,病程4个月~9个月,平均病程(5.8±0.4)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3]

1.2.1 西医诊断标准

①有认知缺陷,如极易缺陷、失语、失用、失认及执行管理功能障碍等。②由于以上缺陷而导致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的缺陷。③可有假球性麻痹、步态障碍、肢体痿弱无力等症状和体征。

1.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气滞血瘀证:智能减退,神情淡漠,沉默少言,或躁动,头痛,痛如针刺,口唇色暗,言语不清,面色晦暗,肌肤干燥,爪甲色暗,心悸,少寐,舌质紫暗,可见瘀点、瘀斑,舌体胖大,舌苔薄白,脉沉迟或涩。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积极治疗并发症,如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扩冠、改善心肌供氧供血,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1次/d,并予尼莫地平片、维生素E软胶囊等药物口服;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兑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1次/d,静脉滴注。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药治疗:①血塞通注射液200 mg兑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1次/d,静脉滴注。②自拟中药汤剂复智醒脑方,药物组成:黄芪30 g,党参20 g,木香10 g,川芎15 g,牛膝15 g,地龙9 g,香附15 g,益智仁15 g,郁金20 g,丹参25 g,银杏叶6 g,炙甘草9 g,1剂/d,水煎取汁300 mL,150 ml/次,分早晚服用。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4 评价指标[4]

采用四种量表进行疗效评价:①精神状态评估量表(MMSE);②长谷川痴呆量表(HDS);③生存质量量表(QL);④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四种量表评分的变化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MMSE、HDS、QL、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MMSE、HDS、QL、ADL评分比较(±s)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MMSE、HDS、QL、ADL评分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时间 MMSE(分) HDS(分) QL(分) ADL(分)治疗组 38  治疗前 16.69±2.35 14.70±2.47 118.5±9.9 42.08±7.76治疗后 24.11±3.52▲* 20.28±3.31▲* 152.6±10.2▲* 32.13±8.45▲*对照组 38  治疗前 16.65±2.33 14.65±2.59 119.3±9.5 42.12±7.64治疗后 19.48±3.19▲ 17.71±3.45▲ 138.9±10.1▲ 37.41±8.53▲

3 讨 论

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可归属于中医学“中风”、“痴呆”、“神呆”、“痴愚”等病证范畴,病位在头部,多由于情志不遂、劳累过度、饮食不节等,致人体精血亏虚、元气不足而发为中风,中风病后,失治误治,离经之血未能有效清除,瘀血留滞于脑府脉络,致气滞血瘀,神机失用,髓减脑消而发为痴呆。由此可见,此病属本虚标实之证,以气虚为本,气滞血瘀为标,因此在治疗上应扶正祛邪兼顾。笔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自拟复智醒脑方。方中以黄芪、党参、炙甘草健脾益气,木香、香附、郁金行气开郁,郁金、川芎、地龙、牛膝、丹参、银杏叶活血化瘀通络,川芎、牛膝性窜,可畅通全身脉络而利于行气活血,益智仁益智补脑,炙甘草又可调和诸药,全方合用,共奏益气活血、行气通络、益智补脑的功效。血塞通注射液是由中药三七提取有效成分制成,具有活血祛瘀、通脉活络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脑血管疾病及其后遗症均有较理想的疗效,可改善脑部微循环及脑缺血、清除自由基、降血脂及改善血液流变学等药理作用。

综上所述,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认知程度及生活质量,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1] 陈 宁,胡 进,胡旻雷.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临床效果观察[J].新中医,2015,47(8):42-43.

[2] 符海冰.中西医结合改善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症状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35(10):48-49.

[3]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91-93.

[4] 苏保江.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30例[J].中国医学创新,2012,9(4):44-45.

[5] 曾惠芳.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疗效评价[J].当代医学,2012,18(3):2-3.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277.7

B

ISSN.2095-6681.2015.29.088.02

陈爽(1988-),女,回族,吉林省延边州人,医师,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老年病的治疗

猜你喜欢
血管性疗程注射液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tocol for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Trial Version 7)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血管性痴呆的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治前列腺增生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5氟尿嘧啶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中药面膜祛除黄褐斑
开心解郁丸对血管性抑郁大鼠单胺递质及BDNF的影响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血必净注射液中8 种成分
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