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应用干预分析

2015-10-25 09:41刘小芹黄荣海刘月玫
中国药业 2015年22期
关键词:注射剂注射用说明书

刘小芹,黄荣海,刘月玫

(广东省中山市南朗医院,广东中山528451)

基层医院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应用干预分析

刘小芹,黄荣海,刘月玫

(广东省中山市南朗医院,广东中山528451)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对中药注射剂使用的干预,促进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病历中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确定干预指标并进行干预,分为1次、2次、3次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通过3次干预后,用药无指征率由干预前的38.66%降至干预后的6.50%(P<0.05);用法用量不合理率由干预前的8.00%降至干预后的2.50%(P<0.05);溶剂选择不当率由干预前的10.83%降至干预后的4.50%(P<0.05);稀释比例不当率由干预前的22.00%降至干预后的6.00%(P<0.05);用药疗程不合理率由干预前的30.83%降至干预后的7.00%(P<0.05);联合用药不合理率由干预前的11.0%降至干预后的4.00%(P<0.05);住院患者人均药品费用由干预前的(2 316.0±1 410.9)元降至干预后的(1 786.3±967.0)元(P<0.05),人均中药注射剂费用由干预前的(412.6±801.2)元降至干预后的(194.0±28.3)元(P<0.05)。结论临床药师对中药注射剂的用药干预提高了中药注射剂的临床用药水平。

中药注射剂;干预;合理用药

近年来,中药注射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其安全性问题也日益增多;引起安全性问题的原因不少,其中用药不规范是主要原因[1-2]。《中成药应用指导原则》(2010年)要求,医疗机构要加强对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管理和落实临床药师制度,有效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和减少药品不良事件发生。我院在日常处方点评时发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以来,随着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中药注射剂等辅助治疗药物在患者治疗费用中占比越来越大,且存在不少不合理用药情况。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3年使用中药注射剂的600份病历,调查研究不合理用药因素[3],并将最常见的6种因素作为干预指标进行用药干预,并对干预结果进行调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择2013年用药总金额排名前6名的中药注射剂,即鹿瓜多肽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炎琥宁注射液、注射用骨肽、注射用血塞通、注射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选取2013年1月至12月使用上述中药注射剂的600份病历作为干预前组。临床药师在2014年1月至9月进行3次干预,第1次干预后,收集2014年1月至3月病历200份;第2次干预后,收集2014年4月至6月病历200份;第3次干预后,收集2014年7月至9月病历200份。

1.2 方法

制订干预指标:制订“中药注射剂使用调查表”,内容包括科室、病历号、姓名、床号、主管医师,患者年龄、性别、出入院诊断、出入院时间、查体体征、辅助检查,药物品名、用法、溶剂、用量、频率、用药疗程、药物联用、中药注射剂费用、药物费用等。中药注射剂辨证用药、用量、溶剂、稀释比例、用药疗程等以药品说明书与《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卫医政发[2008]71号)为依据且参照相关文献制订标准[4-8]。药师回顾性调查了医院2013年使用上述6种中药注射液的住院病历,填写调查表,统计并分析调查结果。根据调查结果确定用药指征、用法用量、溶剂、稀释比例、疗程、联合用药等6个项目为主要干预指标。

实施干预与记录数据:药剂科收集医院现有中药注射剂品种,严格按药品成分、性状、功能主治、规格、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等药品说明书的内容编写《医院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指南》,发给医护人员。由医务科牵头,对医护人员进行《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等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知识的培训,强调医师应从辨证论治的中医理论出发,严格按照中药注射剂说明书规定的适应证、用法用量、溶剂、药液稀释倍数、滴注速度、疗程及药液配置后的放置时间等要求用药。干预分为3个阶段,每3个月为1个干预阶段。每个干预阶段后,对住院患者病历进行查阅,由药师填写“中药注射剂使用调查表”。针对干预指标进行检查与分析,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与相关医师及科室主任交流,提出合理用药建议,实施下一阶段的干预。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结果

6种药品价格均以2013年1月的药品零售价格计算药品费用,以避免药品价格波动的影响。结果见表1和表2。

2.2 分析

辨症论治:安全有效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前提是“辨证论治”“对症下药”,但大多数临床西医医生缺乏必要的中医辨证论治观念,使用时只针对西医的“病”,未能兼顾中医的“证”。《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明确规定,选用中药注射剂应严格掌握适应证,辨证施药;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严格按说明书推荐剂量、调配要求、给药速度、疗程使用药品;谨慎联合用药。由表1可见,经过3次干预后,各项干预指标均较干预前下降,并有显著性差异,干预起到了作用。

用药指征:由表1可见,经3个阶段干预后,绝大多数能按照说明书的功能主治使用,200份病历中无明确指征用药为13份,占6.50%。其中7例诊断为骨折、脑出血和颅脑损伤的患者使用痰热清注射液,但病历中未记录有发热、咳嗽、咳痰不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6例手指小手术、半月板损伤、关节滑囊炎患者使用注射用血塞通。在用法用量不合理使用方面,经3个阶段干预后,所调查的使用中药注射剂的200份病历中有5份,占2.50%,均为鹿瓜多肽注射液超说明书推荐剂量使用。违反说明书超剂量使用药物,在保证获得药物疗效的同时,增加了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性。

表1 干预前后各项指标比较[例(%)]

表2 干预前后药品人均费用变化比较(元)

溶剂选择:由表1可见,经3个阶段干预后,所调查的中药注射剂绝大多数能按照说明书要求选择,200份病历中选择不当的有9份,其中6份表现为注射用骨肽应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为溶剂,干预后仍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为溶剂;3份表现为炎琥宁注射液说明书要求应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溶解稀释,干预后仍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稀释。不合适的溶剂会让中药注射剂中的有效成分和杂质析出,导致有效成分含量下降、外观颜色改变、出现沉淀、不溶性微粒增加等变化。在稀释比例方面,由表1可见,经3个阶段干预后,所调查200份病历中稀释比例不当的12份,其中9份痰热清注射液没有按其说明书要求药液稀释倍数不低于1∶10(药液∶溶剂)的比例配制,而是将30mL药液加入250mL溶剂,稀释倍数为1∶8.3,低于说明书要求;3份注射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没有按其说明书要求0.8~1.2 g溶于250mL 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中使用,而是将1.2 g药液加入500mL溶剂中。溶剂量过太,输注时间势必延长,从而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或影响治疗效果,因此,从用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来说,应严格遵照说明书规定的量执行。

用药疗程:由表1可见,经3个阶段干预后,所调查200份病历中用药疗程不合理的14份。其中8份注射用血栓通疗程超过15 d,有2例连续使用30 d,均为用药疗程不合理。其说明书指出15 d为1个疗程,停药1~3 d后可进行第2个疗程。6份注射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未按其说明书2周为1个疗程用药,而连续使用20 d。疗程过长,某些药物在体内可能有蓄积作用,当蓄积量达到人体的最大耐受量时可产生毒副作用,对人体造成伤害。故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疗程用药。

联合用药:联合用药不合理指2种以上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由表1可见,经3个阶段干预后,所调查的200份病历中中药注射剂联合用药不合理的8份,占4.00%。均为无依据联合2种以上中药注射剂,如诊断为肋骨骨折、脾破裂患者同时使用鹿瓜多肽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痰热清注射液3种中药注射剂。这样的联用为无依据联合使用,中药注射剂稳定性较差,尤其在连续输注又未进行组间冲洗的情况下,易出现配伍变化。故应尽量减少联合用药,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药品费用:由表2可见,经过3次干预后,人均药品费用和人均中药注射剂费用显著下降,这与中药注射剂无指征用药减少和使用疗程规范有关。

3 结语

中药注射剂作为我国独有的剂型,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有效地促进其合理应用,在临床使用时一定要遵循中医理论指导,遵从药品说明书使用,同时加强用药过程中对不良反应的监测,以保证其用药的安全、有效、合理。

[1]魏志莉.中药不合理用药现代分析[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4(3):309-390.

[2]张力,叶祖光,季绍良.关于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监测现状与风险管理思考[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0,6(12):846-850.

[3]曹同文,杨军,陈兴发.中药注射剂临床不合理使用的原因及预防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1,9(7):132-133.

[4]董敏,宋兆立.痰热清注射液临床应用应用需注意几个问题[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9,9(12):270-271.

[5]肖永新,杨红英,贾孟良,等.某院注射用骨肽和鹿瓜多肽注射液临床使用情况调研[J].中国药业,2011,20(3):36-38.

[6]岳永超,赵小强,丁魁.炎琥宁注射液联合用药中的注意事项[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10):40.

[7]沈国琴,黄贵平.我院骨科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药业,2014,23(16):66-68.

[8]朱军,陈富超,黄麟杰.中药注射剂在外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2):350-351.

R288

A

1006-4931(2015)22-0146-03

刘小芹(1966-),女,主管药师,研究方向为医院药学,(电话)0760-89877181(电子信箱)nlhuangronghai@ 21cn.com;黄荣海(1966-),男,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为医院药学,本文通讯作者,(电话)0760-89877168(电子信箱)1434168434@qq.com。

2015-01-27)

猜你喜欢
注射剂注射用说明书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辅酶Q10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22年第11号)
中药师干预对医院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的效果分析
爸妈,这是我的“使用说明书”
乐坦®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探讨
再婚“性福”说明书
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与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在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对比
说明书、无线电和越剧戏考
给“产品”写“说明书”
某院门诊注射剂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