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39例死亡患者病历药物应用回顾性分析

2015-10-25 09:41姜蓉徐德宇
中国药业 2015年22期
关键词:病历医师入院

姜蓉,徐德宇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江苏扬州225002)

某院39例死亡患者病历药物应用回顾性分析

姜蓉,徐德宇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江苏扬州225002)

目的调查患者因药物使用不当而造成的死亡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某院2013年1月至12月死亡患者病历39份,对其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39份病历中,不合理用药21份,占53.84%;其中因药物导致死亡的病历15份,占38.46%。结论通过回顾性分析死亡患者病历发现,不合理用药现象严重,临床药师应参与危重患者的用药,减少患者因药品不良反应死亡的发生。

死亡病历;合理用药;回顾性分析

某院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规定,临床药师除了日常工作,需定期对本院死亡患者病历(简称死亡病历)的用药进行分析,重点分析因药物使用不当而致死的病历,对造成患者死亡的相关诊疗人员进行用药教育,督促改进,为患者的健康和药物的安全使用提供保障,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的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按临床科室随机抽取某院2013年的死亡病历39份,详见表1。根据医师的临床诊断,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等,参照医师的诊疗计划、病症记录及相应的医嘱,对病历的用药进行评价。判定病历合理用药的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临床用药须知》《新编药物学》[2]《中国国家处方集》[3],以及相关疾病的治疗指南和药品说明书等。

表1 39份病历科室分布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结果

在抽查的39份死亡病历中,合理用药18例(46.15%),不合理用药21例(53.85%)。其中,因药物使用不当死亡的15例(38.46%),详见表2。

表2 15份药物使用不当死亡病历情况

2.2 分析

因药品不良反应而死亡:在抽查的肿瘤科死亡病历中,有3例患者死于药品不良反应,其中2例死于肺纤维化,1例死于间质性肺炎。老年患者由于肺功能减退,使用博来霉素应严格控制其终身剂量[4],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肺功能测定;吸氧会加重肺损伤,故化疗期间应减少吸氧。提醒患者密切注意化疗间隔时、活动后有无憋气和发绀现象,若有症状应提前防治,预防肺纤维化的发生。使用尼洛替尼易发生间质性肺病(ILD)[5],患者当有新出现的、难以解释的肺部症状,如呼吸困难、咳嗽、发热时,需进一步检查评价,一旦确诊应停止用药,并给予适当治疗。治疗肿瘤的药物细胞毒性较大,易对身体造成永久的伤害,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使用这些药物化疗时,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理、病理反应,定期做必要的相关检查。

因禁忌证而死亡:神经内科的1例患者,女,48岁,因左侧肢体麻木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 d,门诊胃镜报告提示消化性溃疡活动期。入院后,神经内科的医师未仔细询问病史,按神经内科的诊疗规范进行两联抗血小板(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口服)。5 d后,患者因失血性休克而死亡[6]。究其原因,阿司匹林禁用于活动性溃疡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氯吡格雷禁用于近期有活动性出血(如消化性溃疡或颅内出血)者。在本病例中,临床医师未仔细询问病史,对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禁忌证——活动性消化性溃疡者违规用药,导致患者死于失血性休克。

药物选用不当:神经外科1例车祸致颅脑外伤患者,男,38岁,入院时意识模糊、昏迷。由于外伤引起机体功能失调,用质子泵抑制剂预防应激性溃疡[7],头孢吡肟抗感染,单唾液酸四己糖节苷脂钠营养神经,依达拉奉消除氧自由基,醒脑静促醒等。诸多药物的治疗导致患者生理产生变化,引起了尿崩症,而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未使用治疗尿崩症的药物,导致患者水和电解质失衡,出现高钠、低钾、昏迷状况,最终因多功能脏器衰竭死亡。

用法用量不适宜:呼吸科1例老年患者,男,80岁,因慢性阻塞性肺炎入院治疗,入院时昏迷,血氧饱和度83%,肺癌术后糖尿病。予万古霉素2.5 g,1天1次[8],而未考虑老年人肾功能减退,应每12 h 500mg或每24 h 1 g给药,同时未追踪万古霉素的血浆浓度,导致患者死于呼吸衰竭和感染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9]。神经内科1例重症肌无力患者,女,59岁,因呼吸肌麻痹、吸入性肺炎而入院。虽确定药物敏感性试验对氨基苷类药物敏感,但忽略了可引发神经肌肉接头的麻痹,导致患者因使用该药而死亡。

配伍不当:心脏内科患者因风湿性心脏病住院治疗,基础疾病有糖尿病、脑梗死,使用头孢曲松钠抗感染、复合辅酶辅助治疗冠心病,在同一输液瓶中静脉滴注。临近输毕时,患者突感背部疼痛,不能说话,牙关紧闭,呼吸困难,经人工呼吸等抢救无效死亡。医师和护士忽视了复合辅酶的辅料中含有的葡萄糖酸钙与头孢曲松产生配伍禁忌,从而导致患者死亡[10-11]。

3 讨论

3.1 对患者进行健康综合评估,避免使用药物造成严重后果

患者入院后,应通过影像学和实验室等数据进行综合评价,据其生理机能和疾病的临床表现,弄清患者的病情。对于消化道溃疡、有肺炎史等患者,选用药物治疗时应避免使用加重患者疾病的药物,如消化性活动性溃疡者应禁止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重症肌无力者应避免使用神经肌肉阻滞的药物,谨慎联用氨基苷类和糖肽类抗生素[12]。使用药物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理病理变化,维持机体在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避免出现像车祸患者最后死于尿崩症和多脏器衰竭的情况。

3.2 了解药物作用的特点,为合理选择药物提供依据

临床医师在使用药物时,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全面掌握药物的信息,应客观、充分地认识到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才能促进合理用药。如使用细胞毒药物时,因对博来霉素所致的肺纤维化未引起重视和预防,从而导致患者死于药物的毒副作用。由于我国药品说明书信息的缺陷,如缺少药物配置的注意事项、药物常见的配伍禁忌、稳定性、特殊人群的给药剂量等内容,且药品说明书中只有常规剂量而无最高剂量,增加了医师的用药难度。大多数药品说明书中虽标注了辅料,但辅料的药理作用及配伍禁忌未标注,故临床医师在选用药物时往往忽视辅料的作用,结果导致复合辅酶和头孢曲松的配伍禁忌[13]。

3.3 临床药师及时参与患者救治

临床药师应及时参与临床查房,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加强用药指导。对身患多种疾病正使用多种药物的患者,应权衡利弊,制订全面、合理的用药方案,包括整体配伍,调整给药方案,发现和处理易疏漏的、危害明显的药品不良反应,提供血药浓度监测,保证毒副作用明显而临床必不可少药物的安全、有效使用等。

临床医师在使用药物时,应首先详细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如个人病史、过敏史、遗传性疾病等情况;对患者的生理机能、病理进行综合评估,对药物预见的不良反应要密切观察;尽量选用适合患者的药物,主动参与预防性治疗,仔细询问用药史,如使用博来霉素化疗时应与波生坦片同服或服用中药汤剂,以减轻肺纤维化的发生率;对特殊患者、老年患者用药更应仔细,尤其需监控肝、肾功能的情况。药学人员应积极主动投身于临床用药过程中,和临床医师共同关注药物的辅料对人体的损伤,杜绝和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使患者用最低的医疗费用获得最佳的医疗效果,确保合理用药,安全用药,提高药物的治疗水平。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370-371.

[2]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第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558-561.

[3]金有豫.中国国家处方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579-580.

[4]孙燕,石远凯.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36-337.

[5]丁永斌.肿瘤化疗处方手册[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449-450.

[6]郭文波,燕子安,刘文阁,等.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48例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药业,2014,23(23):105.

[7]宋伟国,夏艳.质子泵抑制剂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11,20(9):80-82.

[8]邱新野,尹月,朱晓红,等.老年患者肺部感染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药业,2012,21(24):87-89.

[9]高远征,贾菲,高振梅,等.我院291例死亡病例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药业,2006,15(1):50-51.

[10]王启盛,王童玉,章秀凤.我院癌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J].中国药业,2013,22(7):42-43.

[11]余永光,陈光建,李柱,等.湖南省2003-2010年150例药品不良反应致死亡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11,22(26):2 480-2 482.

[12]李玉堂,李炎丹,杨昌云,等.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处方审核要点及建议[J].医药导报,2011,30(5):665-667.

[13]林孟娴,周燕琼,蔡聪艺,等.临床药师干预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J].中国药师,2013,22(1):118-120.

R969.3;R952

A

1006-4931(2015)22-0148-02

2015-07-13)

猜你喜欢
病历医师入院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强迫症病历簿
“大数的认识”的诊断病历
“病例”和“病历”
村医未写病历,谁之过?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80位医师获第九届中国医师奖
多因素可识别急性冠脉综合征再入院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