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大肠癌生存及复发的影响

2015-10-25 09:41邓文山
中国药业 2015年22期
关键词:大肠癌腺癌生存率

邓文山

(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北石家庄052160)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大肠癌生存及复发的影响

邓文山

(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北石家庄05216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0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8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大肠癌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西医组(A组)与中西医结合组(B组),各40例。结果B组与A组相比,中医临床主症疗效明显升高(P<0.05),生存质量评分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平均生存时间及中位生存时间延长,1,2,3年生存率明显升高,复发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将中西医结合应用于大肠癌术后配合治疗,可增加临床效果,生存率高,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大肠癌;中西医结合;疗效

大肠癌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消化道肿瘤,具有较高的死亡率,目前治疗多以手术为主,术后辅助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放射治疗(简称放疗)等以抑制疾病的进展与复发。现代中医认为,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属于正虚邪实的过程,治疗时需以清热解毒、益气健脾为主,以增强患者的脏腑功能,并杀死癌细胞[1]。手术治疗大肠癌后加用中医药配合化疗或放疗,以达到协同杀灭肿瘤细胞,增强放化疗敏感性,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2]。笔者对行手术治疗的40例大肠癌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8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大肠癌患者,均行影像学及病理学诊断确诊,以及大肠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术后1个月内并未行任何放化疗治疗,均签署本试验的知情权同意书,排除合并严重心肺肝肾疾病者[3-4]。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西医组(A组)与中西医结合组(B组),各40例。A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43~68岁,平均(57.6±2.3)岁;管状腺癌16例,乳头状腺癌10例,黏液腺癌9例,未分化癌5例;TNM分级标准为Ⅱ期23例,Ⅲ期17例。B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44~67岁,平均(58.4±2.5)岁;管状腺癌15例,乳头状腺癌11例,黏液腺癌10例,未分化癌4例;TNM分级标准为Ⅱ期25例,Ⅲ期1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A组给予浅静脉或深静脉置管,将奥沙利铂(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130425,规格为每支50mg)80~100mg/m2溶于5%葡萄糖液500 mL中静脉滴注,持续3~4 h;四氢叶酸(天津亚宝药业科技有限公司,批号为20130610,规格为每支30mg)200mg/m2静脉滴注,持续2 h,后给予5-氟尿嘧啶(沈阳药大集团琦药业有限公司,批号为20130519,规格为每支10mL/0.25 g)400mg/m2,静脉注射,约20min后以800mg/m2的剂量静脉滴注,持续20~22 h,连续2 d[5]。化疗前后均给予欧贝(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批号为20120927,规格为每支2 mL∶4 mg)8 mg静脉滴注预防呕吐。治疗期间监测患者胃肠道功能及肝肾功能、心电图等进行。每2周重复1次,以4周为1个周期,连续使用6个月[6]。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加味三根汤,包括薏苡仁30 g,葡萄根30~60 g,虎杖根、藤梨根、白花蛇舌草各20 g,并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加减药材(姜半夏、竹茹、木香、枳壳、厚朴、砂仁、槐花炭、泽泻等),每剂用水煎煮,取汁500mL,早晚2次口服,3周为1个疗程,停药1周后行下1个疗程,连续使用6个月。

1.3 疗效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中医临床主症疗效、生存质量、生存时间、生存率及复发率。按《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评价,临床症状、体征得到明显改善,症候积分减少70%以上为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症候积分减少30%~70%为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未改善诊治加重,症候积分减少30%以下为无效。显效+有效=总有效[7]。生存质量采用《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评分标准》评价,根据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得分评为升高、稳定、下降3个等级,升高+稳定=总有效[8]。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见表1至表3。

表1 两组患者中医临床主症疗效对比[例(%),n=40]

表2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对比[例(%),n=40]

表3 两组患者生存时间、生存及复发情况对比(n=40)

3 讨论

40%以上的大肠癌患者在确诊时已为晚期,若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其自然生存期仅为6~9个月[9-10]。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至关重要,目前临床Ⅱ期、Ⅲ期患者首选根治性切除治疗,术后辅助化疗、放疗或中医药以确保临床效果。现代中医认为,大肠癌的发生主要与素体虚弱、脾肾不足、饮食不节、热度蕴结、久泻久痢有关,长期“阳虚”可诱发脾需以及肾功能下降,导致大肠癌的发生发展[11]。根据大肠癌患者的表现分为瘀毒内阻型、湿热内蕴型、气血双亏型及脾肾阳虚型,以括槐花散、少腹逐瘀汤、四妙丸、黄连解毒汤加减为代表的药方,均取得了一定临床效果[12]。

本研究中,在单纯化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三根汤。加味三根汤由薏苡仁、葡萄根、虎杖根、藤梨根及白花蛇舌草等药材组方,其中薏苡仁健脾渗湿、除痹止泻,葡萄根解毒消肿、祛风利湿,虎杖根活血化瘀、祛风解毒、消炎止痛,藤梨根抗肿瘤抗癌、清热利湿、消肿解毒,白花蛇舌草消痈散结、清热解毒、利尿除湿。诸药合用,可直接发挥抑制肿瘤细胞分裂、增殖,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通过促进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强化免疫系统的能力,清除体内异常的自由基;加强机体的物质代谢,促进恢复正常的代谢状态;通过改善机体骨髓造血功能,减弱因化疗药物可能对骨髓产生的抑制作用,同时对于巨噬细胞起到激活作用,强化其吞噬能力,调节或增强抗体的生成[13-14]。

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较A组的中医临床主症疗效明显升高、生存质量评分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表明大肠癌术后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明显改善并缓解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生存质量,提高患者的机体抵抗力,促进康复;而B组较A组的平均生存时间及中位生存时间延长,1年、2年、3年生存率明显升高,复发率明显降低(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应用于大肠癌患者术后可有效延长其生存期,提高生存率,降低复发率。这与陈文婷等[15]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将中西医结合应用于大肠癌术后配合治疗可增加临床效果,提高生存率,降低复发率,安全性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1]李进.肿瘤内科诊治策略[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7.

[2]尤建良,龚时夏,周留勇.中药微调三号方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大肠癌例[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4):259-261.

[3]孙燕.临床肿瘤学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531-532.

[4]史勤,刘静.健脾益气法应用于大肠癌的临床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6):1 179-1 181.

[5]李世拥.实用结直肠癌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25-426.

[6]胡清清.大肠癌中西医结合治疗新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6):261-263.

[7]赵建,南何若.胃肠道肿瘤的中医研究概况[J].浙江临床医学,2011,13(1):92-94.

[8]吕仙梅,郑坚,朱莹杰,等.中药干预治疗对晚期大肠癌生存期的影响[J].现代肿瘤医学,2012,20(9):1 911-1 915.

[9]秦永胜,周志坚.自拟扶正固本汤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4):163-164.

[10]易呈浩,葛维挺,黄彦钦,等.1 368例结直肠癌TNM分期及预后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12,39(9):597-610.

[11]叶连琴,陈静.大肠癌患者术后5-氟尿嘧啶和奥沙利铂联合化学治疗的护理体会[J].中国药业,2012,21(11):345-346.

[12]刘见荣,侯风刚.结肠癌治疗概况[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2):190-191.

[13]余胜珠,杨光华,陈连生,等.补中益气汤联合四神丸加减治疗老年大肠癌术后腹泻18例[J].中国药业,2013,22(8):909-910.

[14]王翠翠.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大肠癌回顾性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2013.

[15]陈文婷,任建琳,石齐,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癌的回顾性研究及对生存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2(2):456-457.

R285.6;R289.6

A

1006-4931(2015)22-0170-02

2015-05-13)

猜你喜欢
大肠癌腺癌生存率
云南地区多结节肺腺癌EGFR突变及其临床意义
十二指肠腺癌88例临床特征及相关预后因素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影响胃癌术后5 年生存率的因素分析
胃腺癌组织eIF3a 和MMP-12 表达的研究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第十五届上海国际大肠癌高峰论坛暨第五届上海国际大肠癌肝转移多学科和分子靶向论坛暨第五届上海国际大肠癌微创论坛邀请函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原发性肺腺癌结肠多发转移1 例报告
术中腹内压增加对大肠癌微创手术患者消化系统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