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60例

2015-10-25 09:41张海超
中国药业 2015年22期
关键词:血糖糖尿病疗效

张海超

(河北省廊坊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河北廊坊065000)

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60例

张海超

(河北省廊坊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河北廊坊065000)

目的观察中成药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成药消渴丸治疗。结果观察组共56例(93.33%)患者完成研究,对照组共53例(88.33%)患者完成研究;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观察组疗效优良率为98.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92%(χ2=18.12,P<0.01);观察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6%,与对照组的5.6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P>0.05)。结论采用中成药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可显著降低患者FBG和HbA1C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综合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增加,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消渴丸;中西医结合

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1]。我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达9.7%,而糖尿病前期患者的比例则高达15.5%[2]。糖尿病可对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多种组织器官造成慢性损害,从而对患者的正常工作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近年来,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取得了一定成效[3]。笔者观察了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至2014年我院收治的患者120例,纳入标准:按照《临床诊疗指南·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4]中诊断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年龄18~70岁;在参与本研究前3个月内未进行任何糖尿病相关治疗;入院时经详细询问病史和检查未发现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经糖尿病健康教育、营养治疗、运动治疗后血糖控制仍未达标。排除标准:合并严重高血压、原发性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恶性肿瘤等可能对治疗造成影响的疾病;精神异常;孕妇、哺乳期妇女及近期有妊娠意向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有应用禁忌证。剔除标准:中途退出;未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治疗;失访。本研究已报医院伦理学委员会讨论通过并批准备案,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可能带来的风险及收益均已知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120例患者中,男73例,女47例;年龄39~68岁,平均(55.24±8.93)岁;病程1~6年,平均(3.72±0.57)年。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继续接受健康教育、营养治疗、运动治疗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辽宁奥达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0117,规格为每片0.5 g),初始剂量为1片/次,每日1次,根据血糖控制情况进行调整,最大剂量为1片/次、每日4次或2片/次、每日2次。观察组患者口服消渴丸(广州白云山中一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44020045,规格为每丸0.25 g),初始剂量为5丸/次,每日2次,然后根据血糖控制情况进行调整,最大剂量不超过10丸/次、每日3次。治疗期间密切监测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发生情况和药品不良反应情况,出院后每个月随诊。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60)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患者治疗1年后的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综合疗效评价标准:优,治疗后FBG、餐后血糖(PBG)和HbA1C水平均控制达标,多食、多饮、多尿、消瘦、疲倦乏力、失眠、腰痛等症状明显改善,且未出现明显急慢性并发症;良,治疗后FBG和HbA1C中至少2项达标,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且未出现明显急慢性并发症;中,血糖控制未达标,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但在治疗期间未出现急慢性并发症;差,治疗期间血糖控制不达标,临床症状加重,且并发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观察患者治疗期间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和(或)消渴丸导致的药品不良反应,参照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订的六级标准,采用因果关系分析判断法以确定不良反应与药物的关系。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观察组共56例(93.33%)患者完成研究,1例中途退出、2例未严格按照医嘱用药、1例失访被剔除;对照组患者共53例(88.33%)完成研究,3例中途退出、3例未严格按照医嘱用药、1例失访被剔除。两组中完成研究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血糖控制、综合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见表2至表4。

3 讨论

糖尿病发病与胰岛β细胞的功能缺陷和(或)外周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有关,但其具体机制尚未得到阐明。同时,西医治疗糖尿病虽可取得较好疗效,但也存在着治疗费用高、药品不良反应多等问题,且对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也不太理想。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5],可分为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3型,分别对应西医理论的糖尿病早、中、晚3期,其中阴虚热盛型病程短、病变轻、并发症少;气阴两虚型病程长、并发症多但轻微,是治疗的关键阶段[6]。

消渴丸出自中医名方玉泉散,由葛根、地黄、黄芪、天花粉、玉米须、南五味子、山药联合西药格列本脲组方。方中以黄芪、地黄为君,黄芪补气升阳,地黄滋肾养阴;以天花粉、山药为臣,天花粉清热泻火,山药补脾益肾;以五味子、玉米须、葛根、格列本脲为佐,五味子敛肺滋肾,玉米须清热利尿,葛根升阳布津,格列本脲则为抑制肝糖原分解和糖原异生的西医降糖药物[7]。诸药联用,可在平稳降糖的同时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疲倦乏力、失眠、腰痛等症状。与此同时,与常规西药治疗相比,采用消渴丸治疗糖尿病可显著降低治疗费用[8]。

表2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比较(±s)

U值P值指标时间FBG治疗前(mmol/L)治疗后U值P HbA1C治疗前(%)治疗后U值P观察组(n=56)14.92±3.77 8.34±1.93 11.63<0.01 10.55±1.49 6.32±1.48 15.07<0.01对照组(n=53)15.03±3.45 9.27±2.40 9.98<0.01 10.47±1.54 7.89±1.85 7.80<0.01 0.16 2.22 0.84 0.04 0.27 4.88 0.77<0.01

表3 两组患者综合疗效比较[例(%)]

表4 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中成药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可显著降低患者FBG和HbA1C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综合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增加,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1]庄前玲,郭桂芳,李湘萍.糖尿病前期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8):832-834.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4,30(8):893-942.

[3]吉柳,汤新强,彭金咏.基于糖代谢酶调节作用的中药抗糖尿病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23):3 519-3 525.

[4]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6-79.

[5]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33-756.

[6]唐榕,陈路佳,黄玲,等.百令胶囊联合常规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系统评价[J].中国药业,2013,22(14):19-23.

[7]胡晨,张世卿,金晓艳,等.梅连消渴胶囊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及血糖水平的影响[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4(9):1 365-1 369.

[8]陈丹曼,周杰,杨龙飞.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与经济学评价[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3,13(4):298-300.

R285.6;R286

A

1006-4931(2015)22-0171-02

2015-06-13)

猜你喜欢
血糖糖尿病疗效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