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宫素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影响

2015-10-25 09:41姜娟乔爱玲赵玉清
中国药业 2015年22期
关键词:宫素穴位剖宫产

姜娟,乔爱玲,赵玉清

(河北省张家口市妇幼保健院,河北张家口075000)

缩宫素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影响

姜娟,乔爱玲,赵玉清

(河北省张家口市妇幼保健院,河北张家口075000)

目的探讨缩宫素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产妇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缩宫素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对比两组产妇宫底高度、恶露量及子宫大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术后3,4,5 d宫底高度均明显降低(t=2.34,2.55,2.71,P<0.05),恶露量均明显减少(t=2.59,3.54,3.98,P<0.05);联合组子宫长径、前后径、横径及3径之和均明显缩短(t=3.42,3.67,3.92,4.11,P<0.05)。结论缩宫素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可显著促进子宫复旧,明显减少恶露量,改善产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缩宫素;中药穴位贴敷;剖宫产术;子宫复旧

超过70%的产妇存在不同程度子宫复旧不全,且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恶露持续不止,同时易合并月经失调、盆腔感染等,对产妇的生理及心理健康造成了诸多威胁[2]。中药穴位贴敷对产妇子宫复旧具有显著临床疗效,明显缩短了恶露持续时间。笔者观察了缩宫素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剖宫产后子宫复旧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产妇120例,均足月待产,体重50~70 kg,无明显的产科并发症;签署关于本次试验的知情同意书;排除高危妊娠,合并精神障碍或认知异常,所生胎儿为畸形儿或体重异常新生儿的产妇[3-4]。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产妇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60例。对照组中,年龄26~34岁,平均(28.4±1.7)岁;初产妇45例,经产妇15例;孕周38~40周,平均(39.4±0.5)周。联合组中,年龄27~35岁,平均(27.9±2.1)岁;初产妇46例,经产妇14例,孕周37~41周,平均(39.1±0.9)周。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静脉滴注缩宫素(安徽宏业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4022979,批号20140621,规格为每支1 mL∶10 U)20 U,每日1次。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中药敷贴方剂药材组方为当归24 g,枳壳12 g,制附片及艾叶各10 g,川芎9 g,桃仁、苏木、制香附及元胡各6 g,混合后研磨成粉,加入益母草药膏混合调制成糊状;产妇2 h后取平卧位,将药物贴敷于气海穴及关元穴,12 h后每隔3 h换药1次,连续使用3 d[5-6]。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不同时间段产妇宫底高度、恶露量及子宫大小。宫底高度:待产妇排空膀胱后,取平卧位,于剖宫产后每日上午采用软尺对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子宫底的距离进行测量[7]。恶露量:对产妇使用前后的同一卫生棉垫进行称量,将质量差异作为失血量,按照血液比重,1.05 g核算为恶露量1mL[8]。子宫大小:对子宫各径线测量,包括子宫长径、子宫前后径、子宫横径,并计算3径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见表1至表3。

表1 两组产妇术后宫底高度变化比较(±s,cm,n=60)

表1 两组产妇术后宫底高度变化比较(±s,cm,n=60)

注:与对照组同时点相比,t=2.34,t=2.55,t=2.71,*P<0.05。

术后1 d 15.13±0.96 15.13±0.98术后2 d 14.57±0.88 14.60±0.91术后3 d 13.38±0.89 12.15±0.79*术后4 d 12.25±0.91 10.14±0.79*术后5 d 10.61±0.84 8.09±0.81*组别对照组联合组

表2 两组产妇术后恶露量变化比较(±s,mL,n=60)

表2 两组产妇术后恶露量变化比较(±s,mL,n=60)

注:与对照组同时点相比,t=2.59,t=3.54,t=3.98,*P<0.05。

组别对照组联合组术后1 d 45.34±0.78 45.25±0.71术后2 d 36.79±0.68 35.20±0.57术后3 d 28.56±0.61 23.31±0.75*术后4 d 20.82±0.67 12.71±0.65*术后5 d 12.34±0.71 5.91±0.68*

表3 两组产妇子宫大小比较(±s,mm,n=60)

表3 两组产妇子宫大小比较(±s,mm,n=60)

注:与对照组相比,t=3.42,t=3.67,t=3.92,t=4.11,*P<0.05。

组别对照组联合组子宫长径129.4±18.5 92.3±17.1*子宫前后径90.4±18.5 60.3±16.7*子宫横径122.3±15.9 89.4±15.7*子宫3径之和342.4±17.6 245.6±16.3*

3 讨论

产后复旧不全主要是指产妇在分娩6周后子宫仍无法恢复至怀孕前的状态,原因是产妇分娩后,子宫肌肉及肌肉层内的血管收缩,导致孕妇子宫体积明显缩小且难以恢复[9]。子宫复旧不全中较常见的并发症为恶露,即孕妇阴道内排出的一种棕红色液体,主要包括细菌、血液、各类黏液及血液等物质,若产妇长时间出现恶露,势必阻碍产妇身体健康的恢复[10]。故对于产后复旧不全的产妇,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

缩宫素通过与子宫平滑肌上相应受体结合,诱发妊娠子宫节律性收缩,并增加子宫收缩的强度及频率,虽具有一定的促进子宫复旧的效果,但无法达到令临床医师满意的目的[11]。为此,我院在其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所选药物包括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当归、桃仁及川芎,可同时有效促进恶露排出[12]。另外,益母草及枳壳具有促进子宫肌兴奋的功效,艾草及制附片分别具有温经止血、驱散宫寒的功效,而苏木具有去除凝血的功效,元胡及制香附可起到行气活血的作用,诸药合用,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产妇预后[13]。现代中医认为,关元穴具有固本培元、导赤通淋的作用,而气海穴具有培元补虚、温阳益气的作用,将中药贴敷于此,可有效缓解子宫复旧不全,并减少恶露量[14-15]。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3,4,5 d的宫底高度均明显降低(P<0.05),恶露量均明显减少(P<0.05),子宫长径、前后径、横径及3径之和均明显缩短(P<0.05)。

综上所述,缩宫素联合中药贴敷对促进子宫复旧有显著疗效,可减少恶露持续时间,改善产妇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1]张桂秋,闫树英,杨晓燕,等.健康管理对出院后产褥期母婴健康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3):293-297.

[2]刘小红.妇产康复治疗对促进子宫复旧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7):226.

[3]张蓉梅,徐嘉,徐峰,等.早期护理干预在产褥期妇女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1):97-98.

[4]黄爱清.产后综合治疗子宫复旧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0):425-426.

[5]樊柳宏.浅议162例产妇的产后康复治疗效果[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2):451-452.

[6]彭皓月,陶铁苟.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4(17):491-492.

[7]罗芸.探讨生化汤在产科的临床应用情况[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3):213-214.

[8]赵玉红.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防治剖宫产产后出血54例[J].中国药业,2014,23(21):108-109.

[9]韩书华,徐景秋,宋志伟.生化汤配合针灸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不全52例[J].陕西中医,2012,33(11):1 453-1 454.

[10]王静,刘金阁.卡前列甲栓联合卡贝缩宫素用于产后大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药业,2014,23(23):115-116.

[11]张艳.信息支持对产后抑郁的单亲初产妇泌乳及子宫复旧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3):309-311.

[12]王俏.中药热敷在子宫复旧不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4):138-139.

[13]黄益平.产后子宫复旧不全的中医药防治进展[J].河南中医,2012,32(1):124-126.

[14]李爱清,林海波.神厥贴治疗产后宫缩痛100例[J].江西中医药,2011,42(5):65-66.

[15]黄桂添,陈瑶,曾丽玲.穴位贴敷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效果的探讨[J].中医临床研究,2013,5(12):56-57.

R285.6;R289.6

A

1006-4931(2015)22-0200-02

2015-08-13)

猜你喜欢
宫素穴位剖宫产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夏季穴位养心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