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引领医药物流新风向

2015-10-26 06:42许方霄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年5期
关键词:补药温湿度冷链

◆本刊记者 许方霄

医改的不断深入,基本医疗及药品分类管理的大力推行,促使“医药物流”这个曾经对国人来说陌生的名词,如今已成为医药流通领域的热点。是什么原因掀起我国现代医药物流的风潮?医药物流要实现“现代化”需要从哪些方面改进?它又能给百姓、企业和医院带来什么好处?针对这些问题,国药控股北京康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强,华润医药控股有限公司市场营销总监蔺伟,北京华兴长泰物联网研究院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旻及北京嘉和嘉事医药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楠分别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医药物流将是新的经济增长点

北京嘉和嘉事医药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楠表示,物流中心注重吞吐能力,强调快进快出,整体平衡布局不合适,带来的是搬运的浪费、等待的浪费与动作的浪费。与一般货运物流相较,医药物流并不是简单的运输和仓储,而需要依托一定的物流设备、技术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有效整合营销渠道上下游资源,通过优化药品供销配运环节中的验收、存储、分拣、配送等作业过程,提高订单处理能力,降低货物分拣差错,缩短库存及配送时间,减少物流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实现自动化、信息化和效益化。

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医药工业的发展呈现出喜人的增长趋势,不仅高于全球医药工业的平均发展水平,还高于全国工业平均增长速度。在这种快速发展之下,医药物流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看到市场的极大需求,一批有实力的国有或民营医药企业摩拳擦掌,在医药物流和电子商务行业中跃跃欲试。2002 年7 月,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与国际著名物流设计生产制造企业——西门子德马泰克公司正式签约,合作建立现代化医药物流配送中心。2010 年前后,国家对江苏、浙江等11 个地区的成立医药物流中心给予贴息贷款等政策支持。有了国家政策的支持,又看到医药物流行业蕴藏着巨大商机,一股兴建大型医药物流中心的热潮在全国范围内涌动。虽然医药物流在我国刚刚起步,且医药物流市场的渗透尚处于较低水平,但随着大量资金在医药物流领域里开始活跃,提供专业物流服务的第三方医药物流必然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我国医药物流业的不断发展,曾有人预测,未来医药物流行业将呈现两个显著的趋势:一是物流整合上升到企业战略管理高度;二是物流服务与主营业务分开,实行专业化管理。

现代化监管冷链药品势在必行

“目前,国际及国内的药品生产企业将研发重点转移至肿瘤药、生物制药等特殊药品领域,其中,大部分是冷链药品。”国药控股北京康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强说。据相关统计,我国医药流通企业的疫苗类制品、注射针剂、酊剂、口服药品、外用药品、血液制品等医药冷藏品销售金额占总销售额的3%~8%,且具有明显上升趋势。作为药品流通的关键环节,医药冷链物流也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据李楠介绍,北京嘉和嘉事医药物流有限公司的冷库于2014 年完成完善改建,如今冷库分为三个温度不同的区间。“因为现在药品不是全部要求2℃~8℃,还有其他特定温度,比如0℃~5℃或3℃~5℃,这就需要独立的冷库对药品温度区间进行布置。”李楠说,嘉和嘉事的冷链系统是采用独立电源的现场与远程双监控模式。“两用一备的制冷系统,加上备用发电机,以确保运营安全。此外,还附加口令门禁系统,以杜绝非相关人员的误操作。”

此外,为了实现对全程温湿度的监控,嘉和嘉事还在药品运输专业车上安装了温湿度监控管理系统,其中包括带wifi 传感器的药品运输箱、APP 手机和车载AP,将手机和运输箱都连接到AP。“由运输箱将箱内的数据上报到车载AP,再由车载AP 将数据传送到放置在驾驶室内的手机APP 上,这样就可以通过3G 网络将数据实时上传到温湿度监控平台。”李楠指出,由于很多医院的冷库药房设置在地下室,“在下地下室的时候,运输箱的数据可能会产生丢失。此时,箱内数据信息会自动切换到手机上。”

王强明确提出,虽然当前各医院对于药品管理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已经提升到很高水平,但对于冷链药品储运及医院其他温湿度敏感领域的监管水平还明显落后。“包括大型三甲医院在内的很多医疗机构,冷链药品储运及其他领域的温湿度数据记录还停留在手工记录,甚至没有记录的水平,不能对温湿度超标实现远程报警。”但他认为,随着温度敏感性药品在医院使用的不断增多,即使在没有国家强制法规的情况下,各医院对于冷链药品监管的重视程度也将不断增强。“很多大型医院都已经或者计划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冷链药品的储存和运输进行监控和管理。”王强相信,虽然当前医院并未被纳入新版GSP 适用范围,但为了接通药品全程冷链的最后一公里,国家对于医疗机构冷链药品储存温湿度的监管势在必行。

变革医院物流是惠及百姓的要求

“管理模式陈旧,工作繁重性与简单性并存,药品发放安全性差,拆零药品等发放工作繁琐,特殊类药品发放管理不规范,药剂师工作职能狭隘。”华润医药控股有限公司市场营销总监蔺伟认为,我国医院药品流通管理当前还停留在一个相对传统的状态,门诊药房简单的堆码、存储,主要靠库房的经验管理。他说,医改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而“药品价格实行零差率在北京甚至全国都在开展,并且随着医院的场地和人员成本越来越大,配送渠道整合,药师、护士岗位归位等情况显现,决定了医院流通亟需变革”。

“发起医院物流革命,是为临床用药安全增上一个保险。”北京华兴长泰物联网研究院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旻说,传统的药车,只要药师稍微一走神就会把药拿错了。“而智能药车有指纹和密码,比如,想用杜冷丁,输进去以后,就会有药方过来,此时就只有杜冷丁药盒会打开,就可以避免拿错药。装药也是同样的道理。”王旻还说,通过智能化,每拿或补一支药品都会产生互动。此外,医生们还能知道病区,如呼吸二病房、ICU 药物是否缺少。“这是未来,或是当前正在发生的变化。”

蔺伟指出,门诊自动化药房具有实时发药、预配发药、智能补药以及发药窗口智能管理等特点,安装自动化系统后可以为患者和医务人员节省更多时间。据实施中国医院经验,有60%以上的处方可直接由自动发药设备完成调剂,无需人工事先调配、无需药品暂存区,不会出现由病人未及时取药而造成的药品积压。“如果处方全部在自动发药机调剂,则系统会提示患者到实时发药窗口取药,患者即到即取。药品直接从发药机中的实时发药通道和螺旋出药滑道发送到实时发药窗口的药师手边,由药师直接拿取核对后交给病人。”蔺伟同时强调,当处方中有不适宜放入发药机的药品(如冰箱制剂、麻醉等特殊管理药品)时,则由自动发药机和针剂/拆零管理机、特殊药品管理机协同完成处方预调配。“如果需要批量补药,根据一段时间内、每天各个时间段用药品种、用药量、用药频率等加权分析平均销量和当前库存分析,确定补药数量和品种,每天固定时间批量补药。若短时间内某药品发药量大,库存警报,则需要个别补药。”智能补药方式多样,可以采用二维码、条码、拼音、触摸屏等多种形式录入系统;也可以利用双缓存,可边添药边补药,可同时补充4 种药品;而双机械手则可两个品种同时进行、连续补药、快速便捷,发药与补药是不同的机械手,不会互相影响。

自动化降低医药物流成本

在高科技、自动化的引领下完成医药物流改革,能为物流中心及医院带来什么?蔺伟认为,门诊自动化药房规划与设计的运用实际上是一场药品管理流程的再造。“运用现代化的高科技设备加软件管理技术,实现药品物流管理流程的再造,以达到高效、快捷、智能、合理、准确、安全和人性的目的,控制风险,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而王旻表示,将药品直接配送到终端这种模式在美国早就出现了,他相信这种模式在中国也一定会实现。“这个终端不是门诊和一级库,而是如呼吸二病房和ICU 手术室等病房。”如果在中国实行这种模式,为医院物流发起终端改变,能为医院带来什么?王旻说:“不仅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率,打造直送系统,还能减少库存,降低资金占用。”此外,智能化对降低物流成本的作用还体现在工作效率提高后带来的直接人工成本降低和差错率降低后带来的间接作业成本降低。王旻说,据美国统计,使用智能药品管理系统前,平均每张床每年损失4000 美元的药品,而中国麻醉科每年损失100 万元~200 万元的药品。“应用终端还会减少药师、护士用于药品管理时间,包括药品配送时间、药品管理时间、药品等待时间。国外研究结果表明,护士每天用1.5个小时管理药品,需要步行约3 英里。”王旻又以美国一家300 张床位的医院作为实例。“用智能系统后,该院避免了36 个因用药出错死亡的病例,缩短了3609 个住院日,减少1650万美元经济损失。”他说,2013 年后,美国有超过95%的医院都已经使用智能化药品管理设备。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医药物流对于当前的中国来说还是一个新兴行业,但随着国际交流机会的日益频繁,会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以发达国家为鉴,引领中国医药物流达到国际水平。

猜你喜欢
补药温湿度冷链
要不要做冷链物流?
温湿度控制器在回收砂冷却系统中的应用
洗脚泡脚胜过吃补药
基于DSP的多路温湿度监测系统
滥用补药祸非轻
基于温湿度控制的天气预测装置
蒸发冷却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应用
冷链物流用复合蓄冷材料的研究
白补药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