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创造性思维分析

2015-10-28 08:31郝杰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创造性符号事物

郝杰

(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创造性思维分析

郝杰

(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创造性思维对于设计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艺术设计与方法是达到视觉传达中创造性思维的根本途径。随着设计发展的多元化与多维化,创造性思维是设计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中通过对于设计方法的研究,对现代设计的发展作出明晰的判断,与此同时,竭尽可能发挥设计的创造性思维,发挥设计的优势,使设计融于生活,在生活的细微之中发现设计。在此我们主要讨论创造性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的方法,这才是创造性思维主要、基本、典型的形式。每个创造性思维都是自成体系的,但他们的本质属性是一致的,其区别主要是不同创造思维方法各自的可行性不同。具体创造思维方法的运用,实际上是增强创造思维成果的可行性。

设计方法论;创造性思维;信息传达

一、艺术设计与方法

艺术设计与方法,是设计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设计方法论是设计方法的深层次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讲,设计方法是单独的、经验的、初级的方法。而设计方法论是群体的、理论的、高级的方法,是在方法基础上的提升。

手工业时代,以师傅带徒弟的经验传授,沿袭着言传身教的古老方法,使设计方法的形成具有强烈的经验主义色彩和偶发性实验的特征,对于设计方法的研究往往由于传承的突发性中断和行业、门类的认为阻隔而显得支离破碎且封闭局限。

进入工业化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设计方法的形成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手段,为现代设计的研究和推广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对于设计方法,我们应该认识这样一个原则:科学的设计方法与创造性思维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创造性思维方式,是创造思维最主要、基本和典型的方式。各种各样的创造思维方法是建设性思维规律在创造思维形成过程中的不同条件下的具体表现。每个创造性思维都是自成体系的,但他们的本质属性是一致的,其区别主要是不同创造思维方法各自的可行性不同。实践创造思维方法的应用,实际上是加强创造思维结果的可行性。

二、视觉传达设计创新思维

视觉传达设计包括“符号”与“传达”两个基础概念。就“符号”而言,他是实现信息保存和纪录的工具,同是表达思想情感的物质手段。今天的传达设计不仅注重视觉方面,还加入了声音、感觉等要素,但总的来说,设计师就是信息的发送者,而传达对象则是信息的接受者。

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信息传送,有别于直接使用功能为主的产品设计和环境设计。它是依靠视觉符号进行传达,不同于凭借语言进行的抽象概念的传达。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是设计者将观念和思维转变为视觉符号的进程,而对接收者来说,则是一个反向的过程。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视觉传达设计也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例如传达媒体有印刷、影视向多媒体领域发展;视觉符号形式由平面为主扩大到三维和四维形式;传达方式从单向信息传达向交互式信息传达发展”。在未来的高级的信息社会,视觉传达设计将有巨大的进步,发挥无限的作用。

视觉传达设计是用形态和色彩将具有某种意义的内容表达出来的造型活动,它要依靠图形、文字、符号等媒介来表现。由上可知,视觉传达这种凭借视觉性符号进行的传达,是相对靠语言进行抽象概念传达而言的,其本质是感性的形象表达。无论科技如何进步,视觉传达设计师的首要任务仍将是创造崭新的“视觉形象”,这种突破平庸的与众不同的“新形象”可以是内容上的,也可以是形式上的。创造一切没有独创性和新意的设计作品是很难引人注目的,而设计作品如果没有人关注,则很难在纷繁复杂的视觉信息冲击中被突显出来,达到传达的目标。所以设计只要没有远离对信息的诉求,创新性会极具价值。

设计的创意源于我们对于事物的全新发现,只有找到了全新的角度,对事物有了新颖的理解,发现人们习惯的事物的真正意义,我们才会有全新的切入角度,才能创造独有的表现形式。全新的角度、全新的判断和理解才会引发与众不同、突破常规的形式,才使我们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创造力。但是,要有所发现,首先需要我们把思维从“点”引向“面”,不断的发散,展开思想的之视角,对事物由点及面、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进行审视。要想有所创新,我们必须在不同的视角中,发现崭新的视点,在多向思路中独辟蹊径;在由表及里的审视和解析过程中,发现事物的崭新含义并赋之崭新的表现方式,在对比中,发现事物之间难以发现的联系,对他们进行重新的组合。这就需要以想象为先导打开思路,再通过解析,选择最具新意的表现角度、方式。

三、结语

现代设计的发展,向着多元化的方式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进步,现代设计早已从以前的二维空间转向多维空间。在创新性思维的发展过程中,努力提高自身的设计能力,在视觉传达的信息世界中脱颖而出,创造更大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TB47

A

1005-5312(2015)17-0061-01

猜你喜欢
创造性符号事物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学符号,比多少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美好的事物
“+”“-”符号的由来
变符号
奇妙事物用心看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
TINY TIMES 3: A REAL 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