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瓶颈 努力破解学校发展新难题

2015-10-28 21:59葛飞
中小学校长 2015年5期
关键词:骨干教师短板校本

葛飞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9949(2015)05-0025-02

继续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医药卫生、养老保险、事业单位、住房公积金等领域改革。发展需要改革添动力,群众期盼改革出实效,我们要努力交出一份为发展加力、让人民受益的改革答卷。

——李克强《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开学初,江苏省泰兴市大浦中心小学召开全体教师大会,深入学习贯彻李克强总理《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教育工作的讲话精神,着力寻求破解学校发展难题的有力抓手。在此期间,学校组织广大教职工就学校科学发展、内涵建设、思想理念、管理水平等制约学校良性发展的数个方面建言献策。近几年来,大浦中心小学的发展势头有目共睹,社会的认可度逐年提升,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品牌学校。但发展中也确确实实暴露出一些制约学校发展的“短板”。学校立即着手在全校师生中广泛开展“破解发展难题,突破改革瓶颈,谋划长远规划”大讨论。

一、在改革创新中正视“短板”

在大讨论活动中,学校领导班子要求各层各级紧紧围绕“学校教育短板是什么,教师激励措施凭什么,管理深化改革改什么”三个方面,进行梳理、研判,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经过多方调研、走访,比如“师资数量严重匮乏,师资质量亟待增强,教师激励举措乏力”等系列制约学校跨越式发展的“短板”,立即凸显了出来。

短板一:2008年,国家在中小学逐步实施教师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制度,其初衷是着力解决目前中小学教师队伍“臃、懒、散”和师德师风每况愈下,以及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等系列问题。然而初衷良好的分配方案,并没有调动某些教师的工作热情,甚至出现评不上称职的教师,不干活、满腹牢骚,而评上称职的教师,工作热情却还锐减的局面。由此导致“一团和气”的绩效分配方案,却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短板二:当下“千年不变”的班级授课形式,因其特有的优越性,被学校普遍接受和采用,并成为许多国家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但“固有”的班级授课也存在其局限性:教学活动多由教师做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限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性的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时间、内容和进程都呈现出程序化、固定化,难以在教学活动中容纳更多的内容和方法;教学面向全班学生,步调统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于是,我们考虑用类似“走班”的授课模式,作为班级授课模式的辅助形式或补充形式。

短板三: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有待进一步地规范。较以往相比,我校教师教学行为的规范性整体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师专业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就目前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而言,还远不能达到群众对教育质量所要求的标准。教师职业要付出很多的精力,但物质上的回报却比较少,这已成为影响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因素之一,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对比其他行业的高收入,常常使教师尤其青年教师产生不平衡的心理,直接导致教学行为中存在浮躁之风,甚至长期不学习,不注意更新知识结构,不愿意深入研究教学,对待各项考核则抱着无所谓的心态。

二、在改革创新中解决“短板”

大浦中心小学在前进的道路上。确实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在师资数量和质量、教师激励举措等方面的矛盾明显增多,只着眼于老百姓的认可度提升多少,并由此而沾沾自喜,无疑是不明智的做法,只有正视短板、重视缺点,才是增强综合实力最睿智的选择。根据木桶原理,决定木桶容积多少的,恰恰是最短的那块木板。学校也尝试着在改革创新中解决这块“短板”。

生成策略一:《大浦中心小学“先锋”团队评比方案》经过广泛征求意见与建议,数十次易稿,于2014年9月22日正式试行。学校将原先的垂直管理变成扁平化管理,把全体教师分成若干个团队,如低年级团队、中年级团队、高年级团队、后勤团队等,每个团队设一名主任、二名副主任,成立党小组,学校行政人员(书记、校长除外)下放至各团队,作为行政支撑。团队实行主任负责制,全权负责本团队的教育教学、学生活动以及其他方面的管理工作。各团队定期召开团队例会,遇到重大问题,必须召开团队全体人员会议,统一思想、共同决策。团队根据学校布置的工作内容,对团队成员进行工作分工,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人人愿做事,事事能做好”的运行机制。各团队在业务上接受学校职能科室的垂直管理,而在具体工作中则可以结合本年级的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着较大的自主管理空间。学校将制定相关“团队管理细则”,并按学年度评选出“先锋团队”的荣誉,对该团队的所有成员在年度和绩效考核等评优评先指标中予以倾斜,从而充分地激发团队成员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团队成员的合作精神。

生成策略二:学校以学生需求为本,积极开发出富有大浦中心小学特色的校本课程——“伍成少儿学院”社团。学校根据学生的需求,结合本校教师的特长,适度引进校外资源,合理开发校本课程。在团队校本课程开发完成后,学校通过发放《告家长书》,校本课程的任课教师采取向学生宣讲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选科。在选科工作完成后,学校在每周安排固定时间,通过“走班”形式,进行校本课程的实施,并将校本课程安排进课表,以保证其实施到位。

“伍成少儿学院”开设了线描、十字绣、象棋、篮球等31个特色社团。学校打破班级建制,允许学生在同年级组的范围内进行走班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发展和兴趣的需要,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小组。学院将每周三下午第二节课后的1小时间作为活动时间,对学生进行免费专业培训。为确保“伍成少儿学院”的活动质量,学校还组织老师利用假期,制订教学计划、编写校本教材。开班以来,学校严格执行“伍成少儿学院”师生的考勤,每次活动都安排分管领导进行巡视督查。各种社团活动的开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发了学生学习的潜能。

生成策略三:为尽快提升新教师的思想素质和教学技能,帮助年轻教师少走弯路,在岗位上早日成才,学校形成“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的长效机制。每年都会举行师徒结对的协议签订仪式,采取“传、帮、带”方式,实行岗位优秀骨干教师“一对一”带徒制度。积极落实好上级有关教师继续教育方面的工作意见,为每位教师建立培训档案,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进修学习活动,比如“特级教师、骨干教师讲师团”送教下乡、各级骨干教师培训等。学校还积极创造条件,为青年教师拓展学习时空,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有计划地组织青年教师外出听课、培训。学校还成立了校级名师工作室及名师研修班。第二届名师研修班开班已有三年多,学员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取得了一定成绩。从40名学员中走出了一批市区级以上的骨干教师。8位年轻教师被评为市级三级骨干教师;6位老师被评为区级三级骨干教师;2人被评为海陵区“名教师”;2人被评为海陵区“十佳青年教师”。

上述内容是我校在“贯彻李克强总理论教育工作讲话精神,努力破解发展新难题”方面所进行的思考与尝试。我们将继续在工作中进行校验、完善,凝心聚力、乘势而上、积极作为,力争实现学校跨越式的发展。

[责任编辑:严加红]

猜你喜欢
骨干教师短板校本
聚焦短板弱项 精准发力施策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木桶短板理论”更具人生价值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骨干教师在学校科研中的作用
华容将评选100名骨干教师
构建五种机制培养骨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