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胃口的财政局长

2015-10-29 02:09关开城唐晓宇
党员干部之友 2015年9期
关键词:华林国税局财政局

□ 关开城 袁 丹 唐晓宇

好胃口的财政局长

□ 关开城 袁 丹 唐晓宇

喻梁/图

没了昔日理财能人的强势光环,法庭上的华林生看起来疲倦憔悴。在公诉人逐笔宣读这位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财政局原局长受贿98笔、贪污一处房产的犯罪事实时,他凝神聆听,表情专注。被审判长问及是否有异议时,华林生摇了摇头。显然,对这场迟来的审判,他早已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2015年4月9日,由江苏省无锡市检察院查办并提起公诉的华林生受贿、贪污案一审宣判。被告人华林生因受贿、贪污共计580余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并处罚金45万元,其受贿所得上缴国库,贪污所得发还原单位。

实权局长“发财”有方

华林生出生于1954年,曾先后担任无锡县厚桥镇党委书记、锡山市审计局局长。2000年12月,锡山市被划分为锡山、惠山两个行政区。几个月后,年富力强的华林生迎来了人生中的重要转折,被任命为锡山区财政局局长。

财政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社会运行的主要杠杆,是政府配置资源的主体。财政局既是政府的“钱袋子”,也是直接面对市场的“经济调节器”。作为财政局的主管,华林生既受机关单位的尊崇,又受社会单位的“宠爱”。但是钱是有限的,先给谁、后给谁、给多少,华林生的作用很微妙。于是,碰到需要用钱的大小事情,各部门、乡镇街道来给华林生“进贡”的人员络绎不绝,为的就是他手里资金拨付的“一支笔”。在红包攻势下,华林生很快沦陷。

2002年,某镇为投资开发新的经济园区,向区财政局申请1000万元财政资金预借款作为启动资金。主抓该项工作的副镇长曾在财政局工作,是华林生的老部下。有了这层关系,当年年底,财政资金预借款就落实到位。闻讯,该镇主要领导一起出动,宴请华林生,席间还奉上3万元。

为讨“财神爷”欢心,大家各展所长。某部门从事对外经贸业务,用港币给华林生包红包;华林生夫妇出游港澳,该区驻深圳办事处殷勤接待,不收食宿费还倒贴数万元;知道华林生买了新房,有心人送上2万元贺他乔迁之喜……

天长日久,一两万元的红包在华林生眼里成了“小意思”。判决书显示,在华林生98笔受贿犯罪中,有31笔为过节费形式的红包,数额从几千到数万元不等。

“优质客户”备受青睐

作为政府的“钱袋子”,财政部门掌握着地方的收入,这些钱一般都存在财政专用账户里。至于财政专用账户开设在哪家银行,财政局长有很大的话语权。

对银行来说,企业和个人存款比较零散,流动性大。相较而言,财政资金存量大、稳定性好,属于“优质客户”。为了业绩考核,银行经理们竞相对“财神爷”展开“公关”。这样一来,华林生在管理财政资金的同时,又增加了个人收入来源。

锡山区财政局原本在某信用社有一个存款户头,华林生任财政局长后,把存款全部提空。一下少了那么多存款,可急坏了营业部主任陶某。他急忙想办法,一番运作后,华林生重新把存款存回该信用社。陶某这才松了一口气。此后,乖觉的陶某每年年底都组织饭局,并悄悄塞给华林生6000元“过节费”,这一送就是7年。有一年,听说华林生的女儿要去上海看牙齿,陶某还特意送了2万元“医药费”到华林生办公室。

拉存款尚且要花费这般功夫,到了“闹钱荒”的时候,不少银行更是追着华林生跑。每到年底,银行都面临着流动资金紧张的问题,需要调拨“头寸”平衡账面资金差额,也就是需要短期借款。借给谁、不借给谁,全看银行与华林生的私人关系。

为企业开绿灯赚取“提成”

财政局经常和企业打交道,如工程款拨付、土地保证金返还、契税返还、科技补贴拨付等。一句话,企业想从政府拿到钱,必须经过财政局。因此,不少企业都主动和财政局搞好关系,华林生自然也就成了企业家们的座上宾。

华林生利用职务便利,为关系密切的企业大开绿灯。当然,他不会白帮忙,每笔业务都会要求相应的“提成”,视事情的难易程度、企业获利情况而定。

帮助经济开发区某贸易有限公司取得几百万元的税收优惠返还,华林生一开口就是50万;某企业承接了安置房小区建设工程,为求顺利结算工程款,老板李某“借”给华林生50万;某建筑公司拍得一块土地,在华林生关照下顺利拿回800万元土地保证金,事后及时送上6万美金……

一笔笔巨款落进腰包,华林生的胃口被撑得越来越大,深坠腐败深渊。

有权“任性”疯狂吸金

除担任锡山区财政局长职务外,华林生被委以重任,先后担任锡山区财政结算中心主任、锡山区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主任等职务。

一顶顶官帽都和“钱”有关,加上资历深厚、手握财权,华林生在区里说话越来越有分量,很多事都敢管,什么钱都敢要。

2006年3月,锡山区国税局突击检查某幕墙工程有限公司。该公司偷逃了几百万元的税款,公司老板周某得知公司账册、记账凭证都被调走,立刻慌了神,赶紧找到老乡华林生。

国税局接到华林生的电话后很为难,毕竟国税局很多资金拨付都需要地方财政支持,得罪了华林生以后日子就难过了。几经权衡,国税局决定在职权范围内对周某公司予以特殊照顾。最终该公司仅仅补缴了税款13万余元、罚款6万余元了事。事办成了,周某汇了100万元到华林生的银行账户上。

2009年,华林生提前从财政局退休,不久,又返聘到某农村小额贷款公司任职财务总监,本有机会去香港和家人团聚的华林生一直留在无锡。2014年2月,江苏省检察院将已退休5年的华林生受贿线索移交至无锡市检察院查办。国税局对周某公司重新查账,让其补缴了当年未缴的786万余元税款及相应罚款;当年主查该案的国税局工作人员钱某、沈某等人因职务犯罪问题被检察机关查处。至此,华林生的底盖被掀开。

编辑点评:

以往,贪官们最希望的就是赶紧退休,只要退休了,就进了“保险箱”,现在,这种美梦破灭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风暴持续劲挺、深入涤荡,从中央到地方,一个个贪腐的退休官员被查处,罪行被一件一件地清算,贪污的钱被一分不少地追了回来。由此可见,退休的贪官也被“拉清单”,退休已经不是贪官的“保险箱”。这应了那句江湖俗语:“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退休官员被查处,从小处看,这是一饮一啄自有定数,从大处看,何尝不是社会公平的体现呢?

对退休后的贪官追究责任,体现了对法律的敬畏。相关法律规定:退休前,官员有贪污受贿等行为,只要还在追诉时效范围内,即使官员退休,司法机关依然有权追究其人。在法治社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如果因为贪官退休了,就不追究了,不仅法律的尊严被践踏,也会使一些贪官临近退休时,变本加厉,狠捞一把。因此,对退休后的贪官须“零容忍”“无例外”追责,要穷追猛打,绝不能有恻隐之心。只有这样,才会断了在位者贪腐的念想,倒逼其不敢贪。

所以,退休官员被查,为社会公平和法律的尊严增添了一抹亮色。同时,这更是一记警钟,敲响在广大党员干部的心上,“手莫伸,伸手必被捉”,不要再将希望寄托于虚无缥缈的“软着陆”或是“潜规则”之上了。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踏踏实实做事、干干净净做人才是当官的本分。□

猜你喜欢
华林国税局财政局
长治市财政局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党日活动
The Best Time to Visit Israel
华林幼儿园:徜徉STEM乐园,流经有意义的童年时光
擅自越权太敢干 国家损失三百万
全国地市级以上(不含县级市)会计机构负责人名录
华林:首发全球26款全系纯电动环卫车
华林或将成为中国新能源专用车样板
全国地市级以上(不含县级市)会计机构负责人名录
全国地市级以上(不含县级市)会计机构负责人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