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苏珊朗格符号美学的心理学根源

2015-10-29 16:41刘艳青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朗格幻象符号学

刘艳青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浅谈苏珊朗格符号美学的心理学根源

刘艳青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文章从探究朗格美学的心理学根源入手,分析朗格理论体系中的幻象、情感与符号等概念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朗格美学为融合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美学思潮所做的贡献及其对今天艺术研究的启发。

心理学;梦;幻象;情感;符号

苏珊朗格是第一位以符号学全面烛照艺术世界的美学家。她从符号学角度将绘画、文学、电影等艺术形式归类为不同的幻象,至今对各门类艺术创作都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但人们在讨论其符号美学时,多注重她对卡西尔文化符号学的继承,却忽视了她对心理学的扬弃和吸收。事实上,朗格的符号美学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借鉴颇多。

一、艺术与梦的原动力:幻想

弗洛伊德开启了以精神分析学研究文学艺术的滥觞。梦是其精神分析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他把梦看作幻想的产物,生活中不遂之愿往往幻化为梦,以释放内心的欲望。在弗氏看来,作家创作便似凡人入梦:文学与梦都远离现实,超越生活,创造了一个幻想世界并认真地生活在其中。幻想还把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联系在一起:艺术创作是作家通过幻想来表现自己的白日梦;艺术欣赏则是读者或观众通过幻想把自己置身于艺术作品之中,释放自己的白日梦。因此,无论是对艺术作品的作者来说,还是对受众来说,幻想都不可或缺。

弗氏的艺术理论对朗格美学的影响主要有三:(1)朗格认为,梦是艺术创作,尤其是神话诞生的重要来源。每首诗歌、小说都包含很多关于梦的材料,梦工作的重要贡献是神话;(2)她把某些门类的艺术创作方法等同于梦的产生机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对电影的看法;(3)朗格为了凸显梦的幻想力量,将其视作艺术创作的原动力,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艺术幻象体系。前两点是针对具体艺术门类创作进行的规律性总结,而第(3)点的影响则涉及于朗格思想的方方面面。在朗格看来,艺术创造的幻象具有整体性。她将幻象界定为艺术作品中情感形式的载体,是一种半抽象的,又是一种独特以及给人美的感受的表现形式。就其整体而言,朗格的幻象说与中国传统文论中的意境说也有相通之处。朗格的幻象说是推衍到了各个艺术门类,兼具虚幻性与真实性,在艺术创作中,幻象的虚幻性使其飘离日常生活,造就了一个独特的幻想世界。如绘画笔触或淡或浓,或方或圆,勾画出一个唯有视觉才能感知的虚幻空间。可以说,虚幻性正是艺术成为艺术的根本所在。但艺术作品又是虚幻的真实与真实的虚幻的统一,幻象背后是人类生命真实的印记。因此在欣赏各种艺术作品时,揭开幻象虚幻的面纱,我们就能够看到真实的社会现实和情感诉求。朗格的创造性贡献还在于她不是仅仅将艺术创作与梦的形成进行简单类比,而是归纳总结了各个艺术门类创造的幻象所具有的独特性。如视觉艺术为虚幻的空间,音乐为虚幻的时间,电影为虚幻的现在等。它们为今天的艺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二、艺术与梦的内容:情感

弗氏梦论强调梦与个人感情之间的密切联系。他论及梦,称之为欲望的满足;论及文学,则称之为白日梦。感情与梦相互作用和影响:一方面,感情倾向对梦的产生具有决定性影响,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另一方面,梦又反作用于做梦者的感情,使之喜,使之悲。做梦者生活中的感情变为梦中的感情,需要两者互相转化,在转化过程中,感情要历经减缩、删除甚至颠倒,最后表现出来的感情可能与最初的感情差别很大,但究其根源,梦展现的感情是来自现实生活的。朗格肯定了梦与感情之间的关联,进而将个人感情扩大化,认为艺术反映的就是人类情感。朗格所谓的人类情感,穷极人类意识的深度和广度,涵盖人类生命的各个方面。朗格为了构筑以情感为基础的美学理论大厦,把情感分为三种类型:(1)指直接感受的实际感觉,如个人日常生活中目之所视,指之所触,耳之所闻,鼻之所嗅,舌之所尝;(2)指情感生命,即反映生命脉动的想象、理解、知觉、情绪和思想;(3)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第(1)种情感宽泛且复杂,很难诉诸艺术创作,朗格看重的是第(2)种和第(3)种情感。他认为情感是艺术家所能体会到的各类思想活动。在朗格看来,整个心理领域,包括人类的行为、理性和知识,都是情感帝国的疆域。而情感赖于生命的存在,所以情感特征反映了生命体的特征,情感形式体现了生命过程的形式。总而言之,艺术拥有着生命的韵律和节奏。正如现实感情只有经过凝缩、置换后才能成为梦中感情,各种艺术要素要想具有表现性,一般也要经过简化和变形。因为无论一件艺术品是如何复杂和深奥,它都远比真实的生活简单。简化是为了突出形式要素的特征,变形是使形式要素更有助于整体形式的构造。在艺术实践中,简化和变形屡见不鲜,如泼墨山水、漫画人物。简化在现代艺术中更是大行其道。在朗格眼中,每一位艺术家都是转换者,所有的艺术创作都是变形,她由此构建了一座由情感通往符号的桥梁,为长期争吵不休的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美学思潮开辟了一条融汇创新之路。

三、艺术与梦的表现方法:符号

弗洛伊德从科学角度分析了梦中符号与情感的关系。一方面,梦是对欲望的满足。另一方面,释梦工作必须依赖梦的象征作用才能完成。而象征的一个含义就是符号,二者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朗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梦具有的符号特性及其与艺术的相通之处。弗洛伊德梦的概念与卡西尔的符号概念相似,梦的意象事实上就是符号的形式,朗格的符号美学正是以艺术符号为研究对象。与前人相比,朗格对符号的理解有两方面的新内容:(1)朗格从一个新的角度理解符号主体,认为一个符号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主体、符号、概念和客体。这就从根本上为艺术表达人类情感奠定了理论基础;(2)朗格深入挖掘了符号的另一功能:表现功能。只有通过将人类经验蕴含于本身的能力,艺术作品才能表现人类情感和主观经验。符号这一功能不同于符号的指代功能,它蕴含了艺术作为符号的特殊性。朗格将符号学理论全面运用到艺术研究之中具有开创性意义。朗格用符号学关注艺术,包括艺术的起源、形式及其功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符号体系。朗格的艺术符号美学突出人的主体性,强调艺术作为符号的整体性,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符号,朗格将符号分为表象性符号和推论性符号,二者分别以艺术和语言为典型代表。艺术符号的特殊性在于,它不像语言符号能直接代替另一事物,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单一符号,是在艺术作为形式蕴涵人类情感这一意义上才成其为符号。朗格的符号学还是一种研究方法和工具,贯穿起语言学、逻辑学与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并最终与弗洛伊德的精神病学打通,除了研究研究理智领域的新问题,也是研究感情、幻想和除理智以外的其他东西。朗格的著作反过来也对20世纪心理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朗格符号学主要是从科学主义美学思潮生发出来的一种美学理论。但它通过吸取心理学的营养,以情感为基础构建起了其符号美学理论大厦。这与朗格理论诞生的时代背景有关。20世纪50年代是西方文艺理论发生转向的时期。在文艺思潮上,它处在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逐渐融合的前期;在美学观念上,它处于从文化批评到语言批判的转向过程中;而在思维范式上,它融合了逻辑思维范式和现象学思维范式。可见,朗格美学处于现代主义内部一种文艺批评范式与另一种文艺批评范式的接合处,这使其理论既具有传统的人文性,又展现了新的发展元素。今天我们在艺术研究和创作中仍然面临着内容与形式、情感与科学的矛盾。例如,有些艺术家只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忽视艺术作为符号的共通性及其交流作用,致使其作品成为自言自语的梦呓。可见,朗格的艺术符号美学对今天仍有启发意义。有趣的是,朗格美学的局限性与弗氏梦论的缺失也有相似之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主要研究做梦者的感情和心理,而对释梦者的心理及其社会生存环境未多加关注。同样,朗格美学理论更多地关注艺术作品本身,对受众的研究较少,也缺乏与文化和社会历史的对话,显得比较封闭。

[1]苏珊朗格,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祥(译).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2]苏珊朗格,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3]吴风.艺术符号美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B83-05

A

1005-5312(2015)08-0087-01

猜你喜欢
朗格幻象符号学
18F-FDG PET/CT对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鉴别诊断
李彩云 汤丽 作品:城市幻象
特别篇:幻象前线(下)
特别篇:幻象前线(上)
符号学家重返音乐史
基于符号学的文化衍生产品设计
漂浮之物(2)
符号学理论初探
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之父
符号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