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悦读”概念引入地方高校大学语文课教学

2015-10-29 16:41董莉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学时语文课

董莉

(唐山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如何将”悦读”概念引入地方高校大学语文课教学

董莉

(唐山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将“悦读”概念引入地方本科高校的大学语文课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教学目的。

大学语文;阅读;悦读;通识教育

每位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可能都有体会:如何将大学语文课上的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位教师的每一堂课都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因大学语文作为通识教育课的公共课或选修课,与学生的专业学习没有直接的、显性的联系,加之大学语文课课程定位、课程内容、授课目标等不一致或多向性,使大学语文课教师在有较大的授课自由度的同时,又常常无所依傍。对大学语文课的改革伴随了近些年大学语文课风风雨雨的发展历程,其中教法研究是讨论最多的。有人认为教法归根到底是“技”而非“道”,不应过多关注,更不能将大学语文课上成娱乐节目。笔者对此观点持赞成态度。

大学语文课一个关键的环节是阅读,在大学语文的听、说、写、思等几方面,阅读是既是内容,也是方法、手段、桥梁和关键。通过阅读,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将较高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更好的运用于专业学习和生活中,准确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和思想,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因此,读什么,如何读是大学语文的重点问题,将“悦读”概念引入大学语文教学中来,就是基于此。

悦读是借用近年来基础语文教学领域的一个概念,原意是在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和情绪中阅读语文(文学)经典作品,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语文学习的目的。悦读从读的内容到读的方法都突出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将其运用到地方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的教学中取其名称,但内涵有所变化,作为以培养“完整的人”为教育理念的通识教育课程,大学语文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为目的,这是一个人成才的基础。“悦读”即是对一系列教学活动的概括。“读”是核心,“悦”是状态。它涉及三方面:文本筛选(读什么)、课堂教学(怎么读、如何悦)、课外阅读与写作(悦读的效果)。

一、悦读重点是版本、文本的筛选

这二者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众多的大学语文版本中,选择较权威的、且在教学实践的检验中获得普遍认可的版本。笔者所在的学校在大学语文开设过程中选用过的教材有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华东师大出版社)、王步高主编的《大学语文》(南京大学出版社)和陈洪主编的《大学语文》(高教出版社)。笔者体会可根据学生专业的特点和学时长短选择教材,如外语专业强调文学素养、文化对比,大学语文课可以提供一些辅助的作用,而学时较充足,则前两种教材可供考虑。理工科专业强调语言应用能力且学时较少,则后一种教材使用更便捷。文本筛选对学生的思想、情感、语文素养、年龄特征等,在众多的版本中,选择适合大学一年级公共课的特点,筛选出选文文体涉及面较广、有思想启发性、能对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有示范、训练作用、艺术水准高、有较高审美价值等特点的文本。版本和文本与学生的年龄、心理需求、兴趣爱好、文化文学文字的素养、能力等相对应,是学生“悦读”的基础。

二、对文选的处理和文本的解读

地方高校的大学语文课受多方面因素制约,课时较少,笔者曾为工科专业开设过计划学时为22学时的大语课,期间法定假日占2次,实际学时仅为18,所讲授的文本不过十篇左右。而最多学时的文科专业为45学时。笔者体会可采用专题式的讲法,即打破教材原有顺序,整合教学资源,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将某种相同因素的文本放在一个课程单元,以一、二文本作为精讲文本,以点带面,使文本更加适合教学呈现。使学生在兴味盎然中获取阅读的快乐、学习和思维的快感。对于文本解读则侧重于引领学生对文本深入理解与探寻,要把学生被应试教育“败坏”了的语文胃口给重新调试过来。

三、将悦读延伸到课外

正如有些研究者所说“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不仅仅在于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修身与成才,在于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实行持续性的教学模式,通过反复、长期地熏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自觉学习习惯,把大学语文课由教学过程的终点变为学生一生继续学习的起点。”可采用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促使学生主动拓展阅读范围、深入思考问题。教师可利用一些新的科技手段检验学生效果,如有些学校和教师使用教学网站或教学博客提交读书报告等,并与学生的平时成绩适当挂钩。可提高学生读与写的兴趣与主动性。也可与学生管理部门一起适当组织一些以名著改编、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和设想,不揣浅陋,希望与同仁探讨,并求教于大家。

[1]温儒敏.大学语文:把“败坏”的胃口调试过来[N].人民日报, 2005-12-06(11).

[2]王岩.文明文化文学,一贯人为先;教材教学教法,三教生为本[J].现代语文,2014(11).

[3]陈洪.大学语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H193

A

1005-5312(2015)08-0241-01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学时语文课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学时压缩下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探讨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可怕的语文课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