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插柳柳成荫,无意作诗诗成行

2015-10-29 15:37付宏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山雨脑子里情谊

付宏

[案例一]

那天,我正在和孩子们一起研读《山中访友》一课,讲到“知己”这个词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领会作者对树的情谊,我问孩子们:“你们有知己吗?你怎样理解这种知己情谊呢?”这时,一个男孩举起手来:“我有知己,就是……”这时,他回头看了一眼那个被自己称为知己的好哥们儿,接着说,“知己呀,就是……”孩子在思考,而此时,我的脑子里突然冒出了一句话,是我对知己的理解。于是,我突发奇想:“你给我们开了个好头,接下来,我们就以‘知己呀,就是……为开头进行一首现代诗的创作,把你们对知己的理解以这种形式表达出来。”孩子们一听,来了兴致。而刚才思考的那个孩子已经想好了,他第一个发言:“知己呀,就是你心里想什么,不用说出来,他也知道。”“嗯,的确如此,两个人需要有默契!”看到我给予好评,其他孩子也放松了,一个接一个举起了手:“知己呀,就是在你难过的时候,他会给你安慰,成为你的开心果。”

“知己呀,就是他有一点好吃的,也会想着你。”

“知己呀,就是你跌倒了,把手伸向你,给予你站起来的力量。”

“知己呀,就是在你迷路时,甘愿做灯塔的人。”

“知己呀,就是你成功了,他比你还开心的人。”

……

孩子们的回答还在继续着,而且越来越多的孩子都参与进来。我感觉自己也遇到了知己。

[案例二]

在学习《山雨》一课,讲到山雨的音韵美时,我们都被作者大胆而独特的想象吸引住了。虽然自己已经若干次教这篇课文了,但每每读到这里,都会暗暗佩服作者形容之精妙,比喻之恰当。

孩子们一遍又一遍地读着这段话。这时,我想起了自己有一次在千岛湖听课的情景。那天,屋外下着小雨,密密的雨丝斜织着,落在窗户外边的小山上。沙沙沙,雨低吟着,毫无停歇的意思。望着窗外,我竟忘了听课,脑子里冒出了课文里的这句话,于是提笔,写下了自己由山雨想到的句子。现在,何不让学生试试呢?于是,我为学生描述了自己那次的所见所闻,让他们猜我想到的是什么。其实,当时写在本子上的究竟是什么我早就不记得了,我只是想知道学生脑子里的答案。他们积极地举起手,但我没有让他们站起来说,生怕一些学生不思考,等着坐收渔翁之利,便让他们写在纸上。

下课了,我拿着学生的想象成果走进办公室,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

“雨点像一颗颗美丽的花种,山就像一片肥沃的土地。”

“雨点像一支支彩色的画笔,山就是一张巨大的画纸。”

“雨点是一个个调皮的文字,山就是一张让文字排列组合的白纸。”

“雨点像娃娃,在山这个巨大的天然游乐场里玩耍。”

“雨点是一种种菜,山是一口等待它们掉进去的锅。”

“雨点是一个个歌唱家,山就是它们表演的舞台。”

……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这是孩子们送给我的最宝贵的财富,读着这些具有灵气的文字,是我最大的幸福!

[分析]

老师们,我们现在的课堂成了什么样?学生面对老师的教往往抱着一种旁观者的心态,他们只需要被动地接受就可以了。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参与的意识,失去了思考的能力,甚至对学习开始产生厌烦的情绪。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发生?根本原因在于,老师教是为了考试,学生学也是为了考试。所以,有些重点问题我们说了又说,可不知作为老师的你有没有尴尬地发现,我们声嘶力竭地说个不停,口干舌燥,可学生的表情麻木,根本没有我们想看到的认真和虔诚的模样。细想一下,如果一个老师只能靠发脾气来维护自己的尊严,还有什么魅力可言。

为什么不换种方式试试呢?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可以想出很多策略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于无形中培养学生的语感,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教给他们遣词造句的本领,从而完成写作的指导。当孩子的头抬起来的时候,当他们的眼睛亮起来的时候,你会惊喜地发现,只要孩子们自己想做这件事了,也就离成功不远了,我们可以轻轻松松地享受他们送来的硕果。

猜你喜欢
山雨脑子里情谊
诗是什么
“注水”时代
一阵山雨
王哲勤作品
林宣佑:见证跨越海洋的中韩情谊
感受书中真挚的情谊
鹿野骋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