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化中的文化协同发展
——与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的比较

2015-11-02 00:58张延群许立勇王瑞雪
关键词: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

张延群,许立勇,王瑞雪

(1.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100732;2.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北京100061)

京津冀发展研究

京津冀一体化中的文化协同发展
——与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的比较

张延群1,许立勇2,王瑞雪2

(1.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100732;2.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北京100061)

构建了我国城镇文化建设和发展指数UCI,对全国主要31个省份和288个地级和直辖市的UCI进行了量化的评分和排名。在此基础上,对京津冀城市群文化发展的协同性和差异性进行了分析,并与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群文化建设和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非均等性,是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最后提出加强区域文化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城镇文化发展指数;京津冀协同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

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要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协作,推动产业转移,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2015年5月中央正式出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强化顶层设计,2015年京津冀三省市还将会同中央有关部门共同编制统一的“十三五”规划,研究制定土地利用、城乡、生态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京津冀一体化成为当前的一个热点问题。

京津冀一体化的战略核心是在体制上推动京津冀地区要素市场一体化,加快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有序疏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等等。同时,强调以民众福祉改善为导向,保障京津冀全体公民共享区域经济发展成果,在地区、城乡和不同人群之间实现均等化,消除人才在区域内的流动障碍,探索共享优质公用服务资源的新路径。

为了促进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目前国家在交通基础设施、产业承接和转移、疏散首都人口和非首都功能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投资和税收的政策,今后还将在促进行政管理方式和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进行改革。积极的投资和税收政策对于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疏散北京非首都功能等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长期来看,只有在管理方式、制度建设、城市文化和吸引力等方面实现深层次的一体化,才能达到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共享区域经济发展成果的根本目标。

京津冀城市群文化的协同发展对于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城市是人类在自然生态环境下历经组合形成的高浓度的汇聚地,并以此来构建自己独有的文化形态。文化是城市之魂,它既是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和推动力量。

已经有很多文献对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1]。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经济领域[2-3],如三地经济结构调整和融合、环境综合治理、交通一体化,等等。关于区域内城镇文化协同发展的研究还不多见。有些文献涉及到京津冀文化产业发展状况以及三地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优势和劣势[4],还有文献从智慧化水平、公共服务水平、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四个维度,构建了城市群城市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京津冀城市群城市发展质量,以及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内核心城市发展质量做了对比评价[5]。也有文献从文化软实力的角度分析了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文化发展的作用,指出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同步,导致京津冀文化发展存在较大的落差,京津冀一体化需要实现三地文化的融合[6]。

现有文献已经提出了京津冀文化发展融合的意义和紧迫性,但是还缺乏更加细致和量化的分析。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依托最近完成的财政部课题“十三五期间新型城镇化文化建设和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和研究”,构建了一套综合评价区域城镇文化建设与发展状况的指标评价体系和城镇文化发展指数(UrbanCultural Development Indicator,UCI),运用大量的统计数据,对全国主要31个省份以及288地级和直辖市的UCI以及分类指数进行了量化的评分和排名,在此基础上对各个地区的文化发展水平从整体和不同侧面进行了比较。UCI指标体系是对以GDP为中心的经济发展考核指标的重要补充,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对京津冀城市群文化发展协同性的研究提供有益的量化分析的支撑。

本文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比较京津冀区域内各个城市在文化建设和发展方面的差距,同时将京津冀地区与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进行比较,以此来刻画三个城市群的文化建设和发展协同性的现状和特点,并提出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加强区域文化协同性的政策建议。

本文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节介绍UCI指标体系的结构、数据以及得分的计算方法。第二节给出相关城市的UCI、分类指标、以及人均GDP的得分和排名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第三节为总结和政策建议。

一、城镇文化建设和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UCI指数的构建框架

根据城镇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有关理论[7-8],首先将UCI分为最基本的三个维度,即文化传承、基本公共文化评价、以及文化发展,然后将这三个维度分解为6个一级指标,分别是:1.“文化资源与吸引”,包括文化资源、文化特色、文化吸引等测度指标。文化资源得分较高的地区拥有较丰富的自然和人文的文化遗产,能够体现各个地区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特色,属于文化传承的维度;2.“文化设施与服务”,包含公共文化设施、公共文化服务、文化教育、利用效率等测度指标,反映一个地区所提供的基本公共文化水平的高低程度,是地方政府特别是文化管理部门,为居民提供基本文化最为关键的评价指标,带有某种强制性,属于评价指标的维度;3.“文化产业与市场”,包含文化产业就业、文化市场规模、文化贸易等测度指标;4.“文化产品与消费”,包含消费水平、消费偏好等测度指标;5.“文化科技与创新”包含文化创新成果、文化创新潜力等测度指标;6.“文化政策与环境”,包含政策效果、政策支持等测度指标。这几类指标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潜力,以及政府的政策取向密切相关,是未来城镇化进程中文化建设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一个地区文化发展的现状和潜力,属于文化发展的维度。

一级指标还停留在比较抽象和理论化的层面上,需要进一步具体化为可测度的指标。第二步,将一级指标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从而形成数目更多的更具体的二级指标。第三步,将二级指标进行细化为能够用统计指标来测度的指标层。各个层面指标的选取应既具有代表性,彼此尽量不相关,还要兼顾全面性,即用尽量典型和全面的指标反映理论层面所界定的对文化建设有影响的因素。

在计算UCI以及各级分类指标的评分时,首先收集最基层指标(三级指标)的统计数据,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其进行打分,然后根据各个因素或指标对文化发展的影响程度,确定指标的权重,通过对最基层的三级指标的分数加权平均计算得到上一级指标即二级指标的评分,直至得到UCI的总体评分。

我们对全国31个主要省份和288个地级和直辖市分别进行了评分。根据数据的可得性,将分省指标分为6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以及39个三级指标。在对288个地级和直辖市评分时,由于受数据可得性的限制,各层次的指标有所减少,UCI指数分为4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以及更加具体的15个三级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地级和直辖市UCI指标体系的分层结构和数据指标

一级指标中的“文化资源与吸引”由二级指标“城市文化吸引力”来刻画,具体的三级指标包括国内外游客人数及收入等统计指标。第二个一级指标“文化设施与服务”由“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教育”这两个二级指标来测度,具体包括人均博物馆数和人均图书馆藏书量、人均公园面积、人均拥有移动电话数、人均互联网接入端口数、中、小学师生比、每万人在校大学生人数等统计指标,反映了一个城市所提供的基本公共文化设施与服务的水平,是地方政府特别是文化管理部门,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最为关键的评价指标。第三个一级指标“文化政策与支持”由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来测度,具体包括人均文化教育财政支出以及所占总支出比重等统计指标,第四个一级指标“文化产业发展”由文化产业就业来刻画,包括的具体指标是文化教育就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统计数据来源为《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Wind资讯中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库》、《产业经济统计数据库》等,使用2012年数据。

(二)UCI计算方法

在对各个指标进行加权平均之前,首先需要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我们使用了功效系数法,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fi是经过转化后的第i个指标的数值,和分别为第i个指标数据中的最大和最小值,城市xi为各被评价单位的实际值。如在计算288个地级和直辖市中学师生比的评分时,和就是所有城市中学师生比的最大和最小值,xi为这个城市的实际值。经过这样的变化,fi转换为无量纲的数值,并且取值范围在[0,1]区间。为了使转化后的数值更符合直观的打分标准,使其位于[60,100]之间,实际计算时在原有公式上做了一些微小的调整:

在本研究的计算过程中,假设所有的指标具有相同的权重。

按照以上指标结构,我们对288个地级和直辖市的UCI,各项二、三级,以及人均GDP指标进行了打分,并按照打分结果从高到低进行了排名,在这里,为了节省空间,只给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的得分和排名情况,见表2,其中的排名是指在288个城市中的名次。

二、UCI的结果分析

(一)京津冀城市群UCI指数分析

北京作为首都、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城市文化方面具有独特的地位,在288个地级和直辖市中UCI水平排名第一,而且其得分(93.5)显著高于位于第2、3位的深圳(9 1.7)和广州(8 8.6)。北京无论是在城市吸引力,还是文化设施与服务,特别在文化产业就业方面的得分都名列前茅,虽然北京人均G D P排名仅为第2 1。在京津冀城市群中天津的U C I总分(8 3.5)排名第2,在2 8 8个地级和直辖市中排名第1 5,但是与北京存在不小的差距。河北省中排名靠前的是石家庄和秦皇岛市,在2 8 8个地级和直辖市中分别名列第5 4和6 1位,其次是唐山和承德市,分别名列第8 3和8 7位,而保定(1 2 5)、张家口(1 2 9)、沧州(1 6 4)、廊坊市(1 0 7)的排名都比较靠后。需要指出的是,在反映城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一级指标“文化设施与服务”方面,得分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北京、天津分别排名第4和1 5,石家庄、唐山、秦皇岛、廊坊分别排名第5 6、7 1、4 3、8 9,而保定、张家口、承德、沧州排名靠后,分别排在第1 4 7、1 4 9、1 2 3和1 9 9位。

表2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UCI和人均GDP得分和排名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在京津冀城市群中,城市文化发展的状况总体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均衡性。即使是与居民文化生活密切相关的中小学教育、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接入率等文化基础设施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一点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曾有媒体报道,一些北京居民在燕郊购买住房之后,发现孩子上学成了一大问题,除了户口的限制之外,燕郊的公立小学供给严重不足,一个班级的学生人数甚至超过了60,远远超过了北京公立小学对班级人数的限制。还有一些传言不时出现,如保定将成为首都的副中心等。仅仅考虑到北京和保定在城市文化建设和发展方面的显著差距(第1和第125位),可以判断,这种传闻实现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同时,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为了实现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的长期目标,逐渐缩小城市间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差距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并落实。

(二)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城市文化发展状况的比较和分析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是我国最重要的三大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的概念提出得较早,区域内的一体化程度相对较高。通过将京津冀与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相比较,能够更好地了解京津冀城市群文化协同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实证分析是根据288个地级和直辖市的UCI打分结果进行的,与严格定义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所包含的城市有微小差别,如我们的分析没有包含香港和澳门。

对三大城市群的各项统计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UCI指标的统计分析

从UCI的平均得分看,珠三角城市群的得分(83.73)明显高于长三角(80.11)和京津冀(79.73),这与三个城市群人均GDP的得分排名是一致的,分别为珠三角(87.69),长三角(85.96),以及京津冀(82.07)。从差异性看,京津冀城市群的差异性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地区,UCI得分的标准差分别为京津冀(5.33)、珠三角(4.54)、长三角(3.10),即京津冀的差异性最大,长三角的差异性最小。京津冀和珠三角城市群所包含的城市数量分别为10和9个,远远少于长三角城市群的数量(27个),是长三角地区标准差明显小于其他两个地区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在京津冀地区,北京的UCI在全国排名第一,而河北省城市的排名普遍较低,如石家庄在全国31个省会城市中排名第27,河北省内城市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是京津冀地区差异性较大的主要原因。

从“城市吸引力”指标看,三个城市群的平均得分和标准差都比较接近,珠三角城市群的表现最优。在“文化设施与服务”方面,虽然珠三角城市群的平均分数最优,但是其差异性(5.41)却远远大于京津冀和长三角(4.34和3.42),由于这一指标主要反映的是城市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因此说明珠三角城市群中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均等性较差。在“财政支持”方面,长三角城市的均等性也是最优的,标准差为2.22,明显低于京津冀和珠三角(3.18和3.71)。在所有一级指标以及GDP评分方面,京津冀城市群的非均等性(标准差)基本上都高于其他两个城市群,说明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等方面,京津冀各个城市之间的差距还很大。

在所有一级指标中,“文化产业就业”在三个城市群的非均等性都是最高的,特别是京津冀和珠三角城市群,标准差分别高达10.55和8.79,远远高于其他一级指标。这反映出一个现实,即教育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集聚性的特点,在中心大城市,由于集聚了较多的大学、研究院所,劳动人口中大专以上学历所占的比重明显高于其他非中心城市,因此比较适合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就业。文化产业发展的这一特点也许能够为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的产业转移提供一些启示。在京津冀城市群中,北京文化产业的集聚性和发展程度相对于其他城市具有明显优势,由于文化产业发展需要人才和空间的集聚,因此,在疏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过程中,不宜违反教育文化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人为地将文化和教育产业向不具备条件的城市过度疏散。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有关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指标,如文化设施与服务,财政对文化建设的支持等,政策的方向应当是促进均等化,减少差异性,

总体上看,在三个城市群中,长三角城市群的经济和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均等性最优,意味着这一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融合性和一体化程度最高,而京津冀城市群的融合性和一体化程度最差,在京津冀地区,北京在全国的UCI中得分第1,而河北省城市的UCI得分总体比较偏低,在内部也存在较大的差距,石家庄、秦皇岛和承德排名明显优于保定、张家口、沧州和廊坊等城市。珠三角地区各个指标的差异性介于京津冀和长三角之间,但是其突出的特点是所有指标的均值和中值在三个城市群中都是最高的,反映出珠三角城市群中的居民普遍享有较高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

三、总结和政策建议

(一)提高城镇化过程中文化发展水平的均等性

我们的研究发现,在各个省份之间,以及在一些省份内部,文化发展水平都存在较大的非均等性。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居民对文化建设和发展有着越来越强烈的需求,不仅需要社会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也对文化建设的均等性有迫切的需求。特别是在公共设施与服务、文化政策与支持方面,均等性的要求更加强烈。政府应当对文化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进行相应的政策以及财力的支持,使得各个地区的文化发展水平向着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

(二)文化建设的均等化发展应当视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方面

目前中央出台了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规划,除了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等一体化,其中也提到公共服务的一体化,这为京津冀地区文化发展一体化提供了很好的政策支持。区域经济的一体化不仅是基础设施等硬件水平的一体化,文化建设和发展等软件的一体化和均等化也是同样重要的。目前河北与北京和天津在文化建设和发展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北京、天津在全国名列前茅,而河北城市的排名却普遍靠后,在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设施与服务的发展水平方面也存在着不小的差距,需要引起有关部门和决策者的重视。

(三)鼓励社会资本,发展文化产业

过去无论是文化设施与服务,还是文化产业发展,大多是由国家投资和主导,但是由于资金渠道单一,政策限制太多,很难满足居民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多样化的需要。今后应当在鼓励国家财政进一步支持文化建设发展的同时,在国家的政策层面上,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到文化产业中。由于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特殊性,国家应当在产业和市场准入、土地和税收优惠等方面,制定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和居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促进文化产业的集聚

由于教育文化产业发展有一定的集聚性的特点,因此在北京疏散非首都功能的过程中,不宜违反教育文化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人为地将一些文化和教育产业向不具备条件的城市过度疏散,反而应当顺应文化产业和城市发展的规律,更多地支持文化产业在人才和空间上的集聚。

(五)加强京津冀的文化融合

应当通过组织文化交流活动、举办文化展览、进行干部互派等形式,加强京津冀居民对于地区文化同源性的认识和感受,增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包容,逐步消除目前存在的文化差异和文化摩擦,为京津冀真正实现一体化建立良好的文化融合的基础。

[1]涂英柯,司林波,孟卫东.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综述[J].商业时代,2013(26):136-138.

[2]孙久文,张红梅.京津冀一体化中的产业协同发展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7.

[3]张亚明,张心怡,唐朝生.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困境与选择——与“长三角”对比研究[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2(6):70-7.

[4]徐同修,鲍建辉,李树奇.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探究[J].统计与管理,2015(1):54-56.

[5]李磊,张贵祥.京津冀城市群内城市发展质量[J].经济地理,2015,35(5):61-64.

[6]戚艳萍.文化落差: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事实[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88(4):100-103.

[7]胡惠林,王靖.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报告(CCIDI)(2013)[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27-132.

[8]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14:46-85.

On the Cultural Integration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Region: Comparedw ith the Yangtzeand PearlRiver Delta Regions

ZHANG Yan-qun1,XU Li-yong2,WANG Rui-xue2
(1.Institute of Quantitative and Technical Econom ics,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ng 100732,China;2.China Art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itute,Beijing 100061,China)

In thispaperwe have constructed China's Urban CulturalDevelopment Indicator,UCI,based onwhich the UCIperformances of 31 provincesand 288 prefecture-level citieshave been calculated.The gap of culturaldevelopmentsituation among the cities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regionwasexplored and comparedw ith thatin the Yangtzeand PearRiverDelta regions.Theevidencesshow that therearebiggapsw ith respect to theUCIperformance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which need to be narrowed during the Beijng-Tianjin-Hebeiintegration process.

China'sUrban CulturalDevelopment Indicator;integration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region;public cultural services;cultural industries

G124

A

1674-7356(2015)-03-0001-07

10.14081/j.cnki.cn13-1396/g4.2015.03.001

2015-07-07

国家财政项目(1291400002791)

张延群(1968-),女,内蒙古包头。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计量经济学。

时间:2015-09-22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396.G4.20150922.1108.004.htm l

猜你喜欢
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
养殖面积逐年减少!珠三角这条鱼曾风靡一时,为何现在渔民都不愿养殖它?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制造业“逃离”珠三角?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进入施工期
长三角瞭望
长三角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