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口译15年
——新世纪国内口译研究的定量与定性分析

2015-11-02 00:58宋晓舟
关键词:口译语料库外语

宋晓舟

(1.福建工程学院人文学院,福建福州350118;2.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中国口译15年
——新世纪国内口译研究的定量与定性分析

宋晓舟1,2

(1.福建工程学院人文学院,福建福州350118;2.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对2000年至2014年CSSCI核心期刊中的相关口译论文检索梳理,总结目前中国口译研究的成果、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期待能为中国口译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通过文献分析发现,虽然当前口译研究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但还存在总量过少、研究领域发展不平衡、缺乏实证研究和口译理论研究及研究机构和作者分布过于集中等问题。

口译;定量;定性;十五年

口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处理活动[1],随着市场对口译员的需求日益增多和口译学习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学者把目光投向了口译研究。目前国内口译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少数学者对口译研究做过回顾及分析[2-4],但是这些研究不论是时效性,还是研究的广度都相对局限。刘和平认为,国内严格意义上的口译研究是从20世纪90年代才真正开始[5]。因此,笔者采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对中国近15年口译研究的核心论文进行全面的数据采集和研究,分析口译研究的长处及不足之处,以期为未来的口译研究提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

在CNKI高级检索中,设置检索来源为CSSCI核心刊物中的相关论文(具体名单请参照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时间范围为2000-2014年;最后通过关键词“口译/交替传译/同声传译”进行精确检索。为了避免计算机检索的一些错误,笔者对检索结果进行逐条阅读排除无关文献,共挑选出口译研究的核心论文432篇。具体年度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图1显示,近15年来口译相关研究总体呈递增趋势。从2007年开始,论文的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并在2011年达到顶峰,随后数量略有下降(由于相关数据于2015年2月1日检索,2014年论文可能未完全收录,导致该年数量偏少)。但是,总体而言,口译方面的文章偏少,主题也较为局限。通过逐篇归纳,将口译研究分为如下十大类(见表1),具体比例分布如图2所示。

图1 近15年CSSCI外语类核心刊物刊登口译论文数量

图2显示,口译研究的领域极不平衡,口译教学类的论文共有128篇,占到了全部文献的29.63%,而对口译相关书籍的评介和职业口译新形式的研究分别只有12篇和15篇,二者加起来只占总文献的6.25%。因此,笔者逐一梳理每大类的文献,进一步分析15年来中国口译研究的进步与不足。

图2 口译研究领域具体分布图

表1 口译研究十大类别

二、研究内容

1.口译教学及人才培养模式

在2004年前,关于口译教学类的论文占到总研究的半数左右,多以“浅谈”[6-7]、“思考”[8-9]类的感想式论文为主。但是2004年之后的近十年发展中,随着口译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主题渐渐扩大,教学类论文的比例在不断下降,且重点也有所迁移。当前研究侧重于口译训练技能[10-11]、课程设置[12-13]、人才培养模式[14-15]、大学英语口译教学[16-17],专业口译设备在教学中的使用[18]、教材编纂[19-20]、师资培训[21-22]和教师动机[23]等方面。另外,自2008年翻译学硕士(MTI)开始首批招生后,关于MTI人才培养及教学的一系列论文[24-26]也相继发表。

在这些教学类相关论文中,有7篇文章运用了实证研究的方法,其中比较有特点的研究包括:白佳芳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音流听辨”、“关键信息识别”、“逻辑线索听辨”和“源语复述”四项技能的培训可以提高译文质量[27];王永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147名来自我国116所不同高校的教师进行分析,从高校口译课教师教学动机出发,挖掘所学专业、教师职称学位和兴趣等方面对高校教师教学的内外动因有何影响[28];刘育红等以个案研究对口译教学评估进行分析,发现在录像评估的方式下,评判标准更高,学生分数呈明显下降趋势[29]。

2.口译过程研究

本研究把口译记忆研究、口译笔记研究、信息处理过程研究、口译决策过程研究等全部归纳为口译过程研究;这是仅次于教学研究的第二大研究领域,共81篇,占总研究的18.75%(如图2)。

口译过程研究主要集中在记忆过程研究,共有16篇相关文章。其中知名学者张威发表了7篇论文,是这一领域的最高产作者:他发现由于英汉同传中的工作记忆压力要大于汉英同传,因此工作记忆对前者的影响要大于对后者的影响[30]。同时他认为同声传译环境下工作记忆资源运作模型的核心部分包括口译语境、记忆系统及口译加工三个方面[31],并进一步发现记忆训练与口译学习关系密切,加强记忆训练对口译学习效果有着显著的影响[32]。其他学者的研究包括:交替传译过程中的错误记忆现象[33],长时记忆和工作记忆对口译效果的影响[34],视译英语文稿过程中的记忆提取模式研究[35],以及商务谈判口译教学中记忆训练[36]等。

口译笔记的相关研究涵盖了口译过程中译员笔记的特征研究[37]及其困难原因的研究[38],口译笔记对口译质量的影响[39]。除此之外,还包括口译决策过程[40],特定专业口译过程中的文化特征维护[41],口译过程中隐喻的表达[42],口译中停顿的研究[43],以及口译过程中的意义选择[44]等。

3.口译理论研究

关于口译理论的研究占总研究数的9.03%。虽然比例不低,但是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释意理论,对其他的相关理论研究甚少。释意理论其核心思想是“脱离原语语言外壳”(deverbalization),是“口译研究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主流理论之一”[45],重在强调“口译以意义为中心,而不是字词和语言结构的对译”[46]。

在释意理论的研究方面,张吉良发表了大量相关论文:对比释意学派和科学研究派两大学派,认为两大学派形成了各自的口译研究理论[47],并深入讨论国际口译界对巴黎释意学派口译理论的争议及其意义[48],同时发表自己的观点,认为释意学派口译理论存在许多不足,适用范围还有待检验,并对巴黎释意学派口译过程三角模型进行研究[49]。

其他在释意理论颇有建树的学者还包括刘和平及王斌华,他们都对释意理论提出相关质疑并进行反思[50-51];常世儒、龚龙生、董艳、邹德艳等学者分析了释意和等效在口译理论中的地位、释意理论对中国口译研究的影响、探讨释意理论对口译实践和教学的指导及其缺陷,并从社会表征视角下对释意理论进行解读[52-55]。

4.口译职业化与口译考试认证

“口译职业化”是目前中国口译学术界的呼声[56],但是目前对口译职业化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鲍川运从口译的职业化素养、行为规范和职业技能三个方面讨论了口译的职业化要求,这也是国内最早介绍口译职业化的文章之一[57];而为了理清口译职业化的概念,明确行业对人才的诉求,潘珺和郭力嘉等分别对全国和西部地区的口译行业进行调研,对相应行业研究有所启示[58-59]。苏伟尝试构建了以过程为导向的口译职业能力评估体系[60];张威从会议口译员身份认定出发,探讨职业角色与翻译策略之间的关系[61]。这些研究都对口译教学及口译职业化发展有着重要启示和意义。

目前国内的口译认证资格考试不多,大型考试只有人事部、教育部、上海市和厦门大学等四家机构所组织的资格考试,而其中较被社会所接受的也只有人事部CATTI考试和上海市外语口译岗位资格考试。因此,对口译资格认证考试相关研究的数量也偏少,这其中包括CATTI的口试命题一致性研究[62],CATTI口译实务考试的定位与备考思路[63],及CATTI日语口译实务考试的情况分析[64],上海外语口译岗位考试研究回顾与展望[65]及其口试测试的效度研究[66]。

5.口译译文质量评估标准

译员口译质量的高低很多时候直接决定着一个国际活动的成功与否。但是,目前全球对口译质量的评估都没有一个很完善的标准体系。蔡小红、曾洁仪指出:随着当今国际社会交流的日益频繁,社会对口译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现在对口译质量的评估体系研究却非常滞后,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67];尽管10年过去了,相关研究也并不丰富,仅占总研究的6.71%。

蔡小红从口译质量评估中的信息单位出发,旨在探索一套新的有效评估方法[68]。蔡小红、方凡泉认为口译质量评估与口译工作的本质、不同的任务、口译员的主观因素、发言人及听众等众多因素相关[69]。蔡小红、曾洁仪回顾并反思了从20世纪80年代至2004年的中西方口译质量评估研究的历史[70]。张威、柯飞从用户的角度来考察质量评估的标准,他们发现口译用户更注重口译的内容而非形式,且不同用户对口译质量的评价存在较大差异[71]。近年来,也有一些学者利用实证研究来探索口译质量评价标准,例如张威通过实证性调查分析发现,在科技口译质量评估体系中,口译使用者对评估的标准差异较大[72]。曾传生通过对15名被试的实验,发现数字的高频出现是导致同传出错的主要原因,并建议同传译员借助交传笔记来降低工作记忆负荷[73]。

6.计算机辅助口译研究

李德俊关于使用VB实现口译虚拟教学的文章是近年来第一篇发表在CSSCI上的关于计算机辅助翻译论文[74],其他的相关技术支持介绍包括Webquest在“译前准备”中的作用[75]、BlackBox在口译自主学习中的应用[76]以及Prezi的云存储在构建互动式口译课程课件上的使用[77]等等。

除了以上所提及的研究外,计算机辅助口译研究主要集中在口译语料库的研究上。语料库已经被广泛地用于翻译研究中,但是口译语料库研究是口译研究的新趋势,迄今仅有十余年历史[78]。因此总体而言,口译语料方面的文章并不多,而张威在这一领域又是先驱之一:他的研究包括探讨口译语料库研究开发与建设困难及相关注意事项[79],口译语料库建设的原则与方法[80],近十年来口译语料库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81]。胡开宝是国内口译语料库研究的另一位带头人,他自建汉英会议口译平行语料库[82],利用语料库对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中的情态动词[83]和句法规范[84]进行研究。而张吉良、高彬则提出建设翻译专业交传、同传训练教学所需的视频语料库的相关设想[85]。

7.跨学科研究

在蔡小红于2001年发表《以跨学科的视野拓展口译研究》后[86],口译研究跨学科发展态势良好,15年间共有35篇相关论文,主要集中在与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相结合上;陈卫红从心理认知学的角度剖析口译记忆机制并摸索记忆规律[87];康志峰以焦虑模型理论为指导,指出口译焦虑分为高、中、低三种级度,并实验研究其对口译的影响[88];董燕萍等研制了口译焦虑量表[89];刘绍龙认为脱离神经心理学基础的口译传播模式在解释口译这一特殊交际行为等方面略显乏力[90];王瑞昀讨论了口译的认知在口译教材编写中的应用[91]。

其他方面的跨学科研究包括与语用学相结合[92-94],与社会学相结合[95],与语言哲学相结合[96-97],与生态翻译理论相结合[98]等。

8.职业口译新形式

职业口译新形式的概念最早由刘和平引入;他指出:由于科技的进步及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包括电话口译,接力口译,媒体口译等许多全新的职业口译形式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交往形式[99]。在这之后的10年,其他新职业口译形式也逐渐被学者们所熟悉。其中,法庭口译是最大的一个群体,共有6篇文章,占到这一类论文的40%,包括我国法庭口译制度的构建[100]、香港法庭与内地法庭口译制度比较[101],法庭口译员作为机构守门人的角色研究[102]等。

同时,其他方面的口译新形式也受到了一些学者的关注:詹成、索若楠讨论了电话口译通过有史以来第一次建立的“多语言服务中心”在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中的应用[103];肖晓燕、郁锐玲认为电话口译是社区口译一种发展新趋势[104];任文、徐寒则从口译研究的社会学视角对社区口译中的场域、惯习和资本进行了分析[105];苏伟则对当今的热门话题:医疗口译员的角色进行了述介,并分析了其对口译教学研究的启示[106]。

9.口译研究回顾及评述

表1显示,15年间对口译研究现状的介绍和回顾类文章近40篇。可见口译方面的学者、学生越来越渴望对口译的研究现状有所了解及梳理。分析发现,这类文章分为两大块:一方面是对口译整体研究的回顾与评述;另一方面是对更具体、更精细的研究方向进行介绍。

对口译研究大方面的研究回顾包括:肖晓燕对西方口译研究历史与现状的分析[107],而姚斌对同一问题进行了新的分析研究[108];刘和平对口译理论与教学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及展望[109],王恩冕则调查了中国口译市场的相关情况[110];刘绍龙、王柳琪对1996-2005年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161篇口译相关论文进行了分析与总结[111],而穆雷,王斌华在2009年分析了过去30年国内口译的论文、著作和历届口译大会论文,发现30年来发表的口译论文有25.1%发表于“核心期刊”,而2000年是口译研究的转折年[112]。

对较具体的方向进行介绍及总结回顾的研究包括:唐芳对50年来国内16种核心期刊进行筛选,一共只发现10篇口译实验性研究的相关论文,这说明国内该方向的相关研究相当欠缺[113];苏伟调查了国内4所高校的翻译本科专业学生对口译专业课程的需求[114];张威将口译研究的跨学科探索总结为“萌发期”、“停滞期”、“成长期”和“调整期”等不同阶段[115];而张威、李婧、陈菁等学者则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与时间区域对国内外语料库口译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总结[116-118]。

10.口译书籍评介

对口译相关书籍评介的文章数量偏少,15年来只有12篇相关论文(见表1),年平均不到一篇。吕国军对刘和平教授所著的《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进行评介[119];王绍祥及马志刚、胡治军都对《口译研究读本》进行了介绍[120-121];张威对Pochhacker教授所著的《介绍口译研究》(Introducing Interpreting Studies)进行了评介[122];王斌华、郑洵对《中文口译传译中国》进行了评介,这本书是Interpreting杂志于2009年所出的中国口译专辑出版而成,而这一专辑出版的契机则是由此文作者所促成的[123]。唐芳对向DanielGile教授致敬而出版的《口译研究与翻译研究的成就与模型》进行了介绍,此书40%的篇幅都在“实证研究”的部分,而这是因为Gile教授被引用最高的作品是其结合认知心理学所提出的“认知负荷模型”[124]。最新一部被评介著作是广外仲伟合教授团队所撰写的《口译研究方法论》[125]。

三、国内口译研究存在的问题

通过统计15年间(2000-2014)发表在CSSCI期刊中关于口译研究的文章,笔者发现,虽然口译研究的论文发表量数目增加明显,但是总体而言,口译相关论文在CSSCI刊物上的刊登数量偏少,平均每年只有28.8篇,且存在研究内容分布不均、缺乏实证与理论研究、研究机构及学者发文量过于集中等问题。

(一)口译研究领域发展不平衡

通过文献整理发现,口译研究领域的发展极不平衡,将近三分之一的研究都集中在教学领域,对其他的重要领域关注不够。国外研究早已拓展至可视电话口译、自动口译等等,但目前国内对于口译形式的研究却非常局限。例如对于手语翻译这一特殊口译模式,只有一篇相关论文,而这一研究在国外早已广受关注。因此,拓展口译新形式研究是当务之急。

可以说,口译语料库的建设是未来研究的大趋势。但是,专门关于口语语料库的论文只有10篇,并且多集中为少数几位作者所著。由此可见,目前国内对口译语料库建设和研究依然处在起步阶段。另一方面,对口译相关书籍的书评15年来只有12篇,年发表量不到1篇,且其中只有3本是关于国际口译书籍的介绍,这说明中国口译界对于世界及国内最新研究的介绍较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国内众多研究人员及学生对口译研究的新走向缺乏了解。

(二)缺乏实证、理论研究停滞不前

对口译的相关研究流于表面,关于口译认知的研究数量不少,但是真正基于实验的论文却寥寥无几。通过进一步的统计我们发现,432篇论文中只有14篇论文采用了实证研究。正如唐芳所指出的,阻碍口译实证研究的因素包括受试难寻、原声语料难寻觅、口译质量难以界定、数据分析困难、实验次数和时间难以控制及实验场所难定[126]。而口译是一项实践性活动,缺乏实证研究无法准确地为研究提供数据,导致研究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因此,如何克服上述困难,加强口译的实证研究尤为重要。另外一方面,虽然关于口译理论的论文数量不少,但是关于口译理论的研究仍停滞不前,缺乏创新,多为“拿来主义”,几乎都是有关“释意理论”的研究,且研究缺乏深度及新意。学者们应拓展口译理论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为口译研究者提供更多的参考。

(三)研究机构及学者发文量过于集中

我们将CNKI上下载的数据导入由美国德克赛尔大学(DrexelUniversity)陈超美博士所开发的可视化图谱分析软件Citespace III,对口译研究的机构及学者发文量进行可视化分析(如图3)。

从图3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口译研究具有很强的群体性,研究机构及作者分布非常集中,研究重镇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厦门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及四川大学,这七所机构的发文量分别是54、39、26、19、17、13及11篇,总量为179篇,占到总发文量的41.44%。研究集中虽然表明这些高校已走在全国前列,但是正如图3所示,这些机构并未形成合理的研究团队,例如北京语言大学的张威一人的发文量就高达23篇,占北语发文量的88.46%,其他机构也存在类似问题。因此,口译研究在全国范围的深度和广泛性还有待加强和拓展。

图3 作者机构发文量分布图

四、结语

自21世纪以来,中国口译研究取得了相当的进展,研究领域大大拓展,涵盖传统口译研究领域及新兴研究领域,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如研究领域发展不平衡,缺乏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以及研究机构和作者分布不够广泛等问题。今后口译研究应加强弱势领域,如口译新形式和口译语料库的研究,在研究方法方面多采用实证研究,并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让口译研究吸引更多的学者参与其中,积极开展更全面、深入、细致的口译研究。

注释:

[1]张威.口译与记忆:历史、现状、未来[J].外语研究,2006(6):66-70.

[2][5]刘和平.口译理论研究成果与趋势浅析[J].中国翻译,2005(4):71-74.

[3][111]刘绍龙,王柳琪.对近十年中国口译研究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1):37-40.

[4][112]穆雷,王斌华.国内口译研究的发展及研究走向:基于30年期刊论文、著作和历届口译大会论文的分析[J].中国翻译,2009(4):19-25,94.

[6]李军.口译教学浅谈[J].外交学院学报,2000(2):80-84.

[7]顾鸿飞.浅谈口译及口译教学[J].中国俄语教学,2000(2):52-55.

[8]陆留弟.关于高级口译人才培养的思考[J].国外外语教学,2003(1):58-61,57.

[9]王仰正.俄语口译教学与研究之我见[J].中国俄语教学,2003(1):38-41.

[10][27]白佳芳.英汉口译听辨理解技能培训:一项基于英语专业口译初学者的实证研究[J].外语界,2011(3):16-22.

[11]胡敏娜.口译训练法在英语专业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S3):81-83.

[12]仲伟合.口译课程设置与口译教学原则[J].中国翻译,2007(1):52-53.

[13]古琦慧.口译课程模式的开发及应用:以培养译员能力为中心的模式[J].外语界,2009(2):33-39.

[14]涂文婷,吴赟.会展口译与口译人才培养初探[J].上海翻译,2011(4):40-43.

[15]冯建中.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口译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研究[J].外语研究,2013(1):66-69,36.

[16]唐媛.技能化口译教学在具体教学环节中的体现:以大学本科口译教学为例[J].中国翻译,2013(5):52-55.

[17]韩戈玲,陈丽莉.面向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译教学实践研究[J].外语界,2011(1):72-79.

[18]门斌,宋瑞琴.同声传译训练系统在同传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12(3):78-80.

[19]王金波,王燕.口译的特点与口译教材:问题与前景[J].外语界,2006(5):41-47.

[20]王谋清.试论民族院校的英语口译教材建设[J].外语电化教学,2009(6):47-50.

[21]和静.关于本科口译教学的理性思考:中国译协高等院校本科翻译师资培训心得[J].中国翻译,2009(5):49-50.

[22]胡敏霞.口译教学师资培训的几点感悟[J].中国翻译,2009(5):51-52.

[23][28]王永.中国高校口译课教师教学动机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2014(2):108-112.

[24]邓媛.生态翻译学视角下依托项目的MTI口译学习模式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2(5):77-80.

[25]任文.MTI口译方向专业实习探索[J].中国翻译,2012(6):46-51.

[26]詹成.MTI会议传译方向学员的学习动机和体验:一项针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实证研究[J].外语界,2013(5):36-44.

[29]刘育红,李向东,何莉.录像评分≠现场评分:一项关于口译教学评估模式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2014(5):103-108.

[30]张威.工作记忆在不同方向同传中的作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5):371-378,401.

[31]张威.同声传译工作记忆模型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3):67-72,128.

[32]张威.认知记忆训练对口译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6):56-61.

[33]王非,梅德明.交替传译过程中的错误记忆现象实证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2):66-75.

[34]张发勇.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长时记忆和工作记忆在口译理解中的作用[J].外语电化教学,2010(5):74-79.

[35]王建华.英文带稿的摘要式视译记忆实验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12:53-56.

[36]杨科.交传工作记忆原理对商务谈判口译教学指导[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S1):32-34.

[37]戴炜栋,徐海铭.汉英交替传译过程中译员笔记特征实证研究:以职业受训译员和非职业译员为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2):136-144,161.

[38]徐海铭,柴明颎.汉英交替传译活动中译员笔记困难及其原因的实证研究:以国际会议职业受训译员和非职业译员为例[J].外语学刊,2008(1):122-127.

[39]王文宇,周丹丹,王凌.口译笔记特征与口译产出质量实证研究[J].外语界,2010(4):9-18.

[40]杨承淑,邓敏君.老手与新手译员的口译决策过程[J].中国翻译,2011(4):54-59.

[41]莫莉莉.景观设计口译过程中文化特征的构建与维护[J].上海翻译,2011(3):52-54.

[42]项霞,郑冰寒.隐喻的理解与表达:基于英译汉视译过程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3):422-436,481.

[43]徐海铭.汉英交替传译活动中的口译停顿现象实证研究:以国际会议职业口译受训译员为例[J].外语研究,2010(1):64-71,112.

[44]黑玉琴.从关联理论看口译过程中的最佳意义选择[J].外语教学,2003(6):93-96.

[45][50]王斌华.口译即释意?:关于释意理论及有关争议的反思[J].外语研究,2008(5):72-76.

[46][107]肖晓燕.西方口译研究:历史与现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4):71-76.

[47]张吉良.从研究方法看释意学派和科学研究派的口译研究[J].外语研究,2009(4):68-73.

[48]张吉良.国际口译界有关巴黎释意学派口译理论的争议及其意义[J].外语研究,2010(1):72-78,112.

[49]张吉良.巴黎释意学派口译过程三角模型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2):74-80.

[51]刘和平.法国释意理论:质疑与探讨[J].中国翻译,2006(4):20-26.

[52]常世儒.口译中的释意与等效[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4):61-63.

[53]龚龙生.释意理论对我国口译研究的影响[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155-161,166.

[54]董艳.口译研究范式与释意理论[J].外语教学,2012(2):102-105.

[55]邹德艳.社会表征视阙下的释意理论解读[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113-116.

[56]潘珺,孙志祥,王红华.口译的职业化与职业化发展:上海及江苏地区口译现状调查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6):81-85,101.

[57]鲍川运.口译的职业化[J].中国翻译,2007(1):50-51.

[58]潘珺.中国地区口译职业化调查回顾及其对口译教学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3):68-71.

[59]郭力嘉,张丽,李砚颖.口译职业化趋势下的西部口译人才培养探究:一项基于川、渝两地口译职业调查的研究报告[J].外语电化教学,2011(5):54-59.

[60]苏伟.以过程为导向的口译职业能力评估研究[J].上海翻译,2011(3):47-51.

[61]张威.会议口译员职业角色自我认定的调查研究[J].中国翻译,2013(2):17-25.

[62]卢敏,刘琛,巩向飞.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英语口译试题命制一致性研究报告[J].中国翻译,2007(5):57-61,96.

[63]王燕.CATTI英语口译实务(二级)考试的定位与备考思路[J].中国翻译,2012(5):90-95.

[64]鲍同,范大祺.高校学生参加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的现状分析:以日语口译实务为例[J].中国翻译,2013(6):74-76.

[65]严诚忠,董秀华.回顾与展望:上海市外语口译岗位资格证书培训与考试项目研究报告[J].教育发展研究,2005(15):58-63.

[66]鲍晓英.交际语言测试理论下的口译测试构卷效度研究:以上海市英语中高级口译岗位资格证书考试为例[J].外语界,2009(4):84-90.

[67]蔡小红,曾洁仪.口译质量评估研究的历史回顾[J].中国翻译,2004(3):51-56.

[68]蔡小红.论口译质量评估的信息单位[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3(5):75-80.

[69]蔡小红,方凡泉.论口译的质量与效果评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3):41-45,48.

[70]蔡小红,曾洁仪.口译质量评估研究的历史回顾[J].中国翻译,2004(3):51-56.

[71]张威,柯飞.从口译用户看口译质量评估[J].外语学刊,2008(3):114-118.

[72]张威.科技口译质量评估:口译使用者视角[J].上海翻译,2010(3):43-47.

[73]曾传生.数与同声传译翻译质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5):69-72.

[74]李德俊.用VB实现口译虚拟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1(3):33-34,39.

[75]刘进.Webquest在口译“译前准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1(2):67-70,75.

[76]刘建军.计算机辅助学习工具BlackBox在口译自主学习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1(4):102-106.

[77]李洋,刘卓.基于Prezi的云存储构建互动式多媒体课件的探索:以《基础口译》课件设计和制作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4(5):52-57.

[78][81][116]张威.近十年来口译语料库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193-205.

[79]张威.口译语料库的开发与建设: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J].中国翻译,2009(3):54-59,96.

[80]张威.口译语料库研究的原则与方法[J].外语电化教学,2013(1):63-68.

[82]胡开宝,陶庆.汉英会议口译语料库的创建与应用研究[J].中国翻译,2010(5):49-56,95.

[83]李鑫,胡开宝.基于语料库的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中情态动词的应用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3(3):26-32,74.

[84]胡开宝,陶庆.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句法操作规范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5):738-750,801.

[85]张吉良,高彬.翻译专业交传、同传训练的视频语料库建设[J].中国翻译,2014(5):49-53.

[86]蔡小红.交替传译过程及能力发展中国法语译员和学生的交替传译活动实证研究[J].现代外语,2001(3):277-284,276.

[87]陈卫红.论心理认知与口译记忆[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4(1):85-87,95.

[88]康志峰.口译焦虑对交替传译的效应与影响[J].中国科技翻译,2012(1):19-21,18.

[89]董燕萍,陈焕鹏,余志斌.口译焦虑量表的研制[J].外语界,2013(6):57-64.

[90]刘绍龙,仲伟合.口译的神经心理语言学研究:连续传译“过程”模式的构建[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4):86-91.

[91]王瑞昀.口译的认知与口译教材的编写:跨学科口译理论在《英语口译教程》编写中的应用[J].中国翻译,2004(4):70-74.

[92]莫爱屏,蒋清凤.关系语用学的三元关系在口译中的互动研究[J].外语教学,2006(6):93-96.

[93]龚龙生.顺应理论在口译中的应用调查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0(3):21-24.

[94]孙利.关联理论视阈下的口译认知过程与口译教学探究[J].外语界,2013(1):79-87.

[95]任文,伊安·梅森.对话口译中的权力:口译社会学解读[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61-69.

[96]谌莉文,梅德明.意义阐释与口译思维运作的主体间性:语言游戏视角[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6):71-74.

[97]梅德明,谌莉文.口译活动的语言游戏参与规则[J].外语教学,2011(2):81-85.

[98]张丽云.口译研究的新视角:生态口译模式[J].外语电化教学,2011(2):76-80.

[99]刘和平.职业口译新形式与口译教学[J].中国翻译,2003(3):34-38.

[100]高建勋,刘云.刍议我国法庭口译制度的构建[J].河北法学,2007(7):197-200.

[101]张瑞嵘.我国内地与香港法庭口译制度比较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0(8):167-169.

[102]赵军峰,张锦.作为机构守门人的法庭口译员角色研究[J].中国翻译,2011(1):24-28,93.

[103]詹成,索若楠.电话口译在我国的一次重要实践: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多语言服务中心的电话口译[J].中国翻译,2012(1):107-110.

[104]肖晓燕,郁锐玲.社区口译新趋势:电话口译[J].中国翻译,2009(2):22-27,94.

[105]任文,徐寒.社区口译中的场域、惯习和资本:口译研究的社会学视角[J].中国翻译,2013(5):16-22,128.

[106]苏伟.从“传声筒”到“医患关系的协调者”:一项针对医疗译员角色的实证研究[J].外语研究,2010(5):84-88.

[108]姚斌.西方口译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6):71-74.

[109]刘和平.口译理论与教学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翻译,2001(2):17-18.

[110]王恩冕.“口译在中国”调查报告[J].中国翻译,2005(2):57-60.

[113][126]唐芳.口译实证研究在中国:一项基于口译实验性研究论文的文献计量研究[J].外语界,2010(2):39-46.

[114]苏伟.以过程为导向的口译职业能力评估研究[J].上海翻译,2011(3):47-51.

[115]张威.新世纪口译研究的热点与策略[J].中国外语,2013(6):77-82.

[117]李婧,李德超.基于语料库的口译研究:回顾与展望[J].中国外语,2010(5):100-105,111.

[118]陈菁,符荣波.国内外语料库口译研究进展(1998-2012):一项基于相关文献的计量分析[J].中国翻译,2014(1):36-42,126.

[119]吕国军.口译技能训练需要一个科学可行的大纲:评刘和平著《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J].中国翻译,2001(6):53-55.

[120]王绍祥.《口译研究读本》述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1):73-74.

[121]马志刚,胡治军.口译研究方法集粹:《口译研究读本》介绍[J].外语研究,2006(4):75-76.

[122]张威.《介绍口译研究》评介[J].现代外语,2006(3):322-324.

[123]王斌华,郑洵.中文口译研究界面向国际的一次集中展示:《中文口译传译中国》评介[J].中国翻译,2011(6):52-54.

[124]唐芳.《口译研究与翻译研究的成就与模型》介评[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2):93-96.

[125]曹嬿.一部建构口译研究学科理论的力作:《口译研究方法论》述评[J].中国翻译,2014(6):47-49.

Interpretation Studies in China
——A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Study of Domestic Interpretation Studies from 2000 to 2014

SONG Xiao-zhou1,2
(1.Fuj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choolofHumanities,Fujian Fuzhou 350118,China;2.Fujian Normal University,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Fujian Fuzhou 350007,China)

This essay studies the essays in the field of interpretation published on journals(CSSCI)from 2000 to 2014 in order to have a review on theaccomplishments,problemsand research trends in China,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to interpretation researches in China.By analyzing the data,it's found thatalthough the interpretation researchesare diversified,thenumberof published articles is still low.Besides,many problemsexist in the current study,such asunbalanced research fields,lack ofempiricaland theoreticalstudiesand theoverconcentration of research institutionsand authors.

interpretation;quantitative study;qualitative study;fifteen years

H059

A

1674-7356(2015)-03-0078-08

10.14081/j.cnki.cn13-1396/g4.2015.03.014

2015-04-09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常规课题(FJJKCG14-052)。

宋晓舟(1986-),女,福建莆田人。讲师,博士生。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语篇分析、翻译学。

时间:2015-09-10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396.G4.20150910.1112.002.htm l

猜你喜欢
口译语料库外语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大山教你学外语
EAP视听说对英语口译关联迁移的增效性——以交替传译为例
基于COCA语料库的近义词辨析 ——以choose和select为例
大山教你学外语
基于JAVAEE的维吾尔中介语语料库开发与实现
口译认知构建中的概念整合——以总理记者招待会的古语诗词口译为例
论心理认知与口译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