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东北党组织和东北抗日联军的历史功绩

2015-11-07 00:36王宜田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联军抗联抗日

文/ 王宜田

中共东北党组织和东北抗日联军的历史功绩

文/ 王宜田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中流砥柱,中共东北党组织和东北抗日联军在抗战期间创造了很多奇迹,为中国的抗日战争作出了突出贡献。

抗日战争;中共东北党组织;东北抗日联军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提出持久抗战的正确战略方针,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而在东北,中共东北党组织和东北抗日联军更创造了中共党史和中共军史上诸多个“第一”,从另一侧面,体现了中共东北党组织和抗日联军的历史贡献。

一、中共东北党组织和东北抗日联军的政治功绩

第一,中共东北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领导抗日战争的地方党组织,影响、推动、参与、指导了东北抗日义勇军英勇抗战。而东北抗日联军(包括其前身——反日游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也成为中共军史上第一支抗日部队,是第一个、第一支执行、实践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政治主张的地方党组织和军队。中共满洲省委和关内的党组织派出大约500余名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到各支义勇军中工作。在东满地区,东满特委派到王玉振部队中的党团员就达70余人。东北义勇军主力溃败后,东北地方党组织又把义勇军的余部、旧部组织起来,使之成为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的一部分。周保中、李延禄参与、指导李杜领导的“吉林自卫军”、王德林领导的“中国国民救国军”,高举抗日义旗,给日本关东军以沉重打击。东北抗联第四军、第五军的前身——东北抗日救国游击军、救国军辽吉边区留守处、绥宁反日同盟军,都是以救国军和自卫军为基础成立的。当时留在东北各地坚持抗日的东北义勇军不下5万人,因受到中共东北党组织领导的反日游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的吸引,加入各地的反日游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各军中。

第二,中共东北党组织和东北抗联是中共党史、军史上第一个、第一支实践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地方党组织和军队,率先领导和坚持抗战,给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具有深远政治意义。1933年5月,《一二六指示信》传达到东北各地后,各地的反日游击队陆续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1936年2 月20日,以《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发表为标志,各支东北人民革命军陆续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第二、第三三大路军。

在东北义勇军中,高级将领拥护中国共产党,倾向中国共产党;中下级军官和士兵则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共产主义战士。东北抗联第十军军长汪亚臣、第十一军军长祁致中、第五军军长柴世荣、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指挥陈翰章等人是其中的代表。退入关内的部分东北军官兵,激愤于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以各种渠道加入中国共产党,吕正操、张学思、万毅、于毅夫、管松涛等是其中的代表。

第三,东北党组织和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共党史和军史上第一支实践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主张的军队。1935年6月的《六三指示信》是根据共产国际关于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策略原则下发的,由此可以说,东北抗联是在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大背景下建立的,而此时中共中央领导的工农红军和南方游击队还不具备实行这一主张的条件。

第四,东北党组织和东北抗联是中共党史、军史上第一支少数民族干部、党员和战士所占比重较大的部队。1929年,中共满洲省委所属党员只有200余人。1930年,遵照共产国际“一国一党”原则,朝共党员大批加入中共东北地方党组织,东北党组织的党员总数上升到1000多人,其中,东满特委所属党员数增加到320多人。九一八事变后,这些朝鲜族党员大多转入抗日斗争,东满四县游击队90%以上,都是朝鲜族干部战士。这在党的其他地方组织和军队中是少有的。

第五,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共军事史上第一支国际主义部队。进入苏联整训后,东北抗日联军成立东北抗联教导旅,直接编入苏联远东军。抗联教导旅中既有中国人,又有苏军,又有苏联远东各族人。中国部队中又有一部分朝鲜族干部战士。不仅如此,东北党组织和东北抗联是中共党史、军史上受国际关系影响最为直接的一支部队,直接参与国际斗争,反日游击队时期,甚至在东北人民革命军时期,还在执行武装保卫苏联的任务。张鼓峰、诺门罕事件时,东北抗联积极出击,配合苏军,牵制日军。苏日中立条约签订后,抗联主要执行战略侦察任务。苏联对日宣战后,抗联指战员充当向导,直接参战,空降敌后,配合前线。日本关东军投降后,帮助苏军维持东北秩序,执行苏军战后政策,积极参加“三国四方”争夺东北的斗争,为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取得先机之利,做出重要、特殊的贡献。东北抗日联军自始至终坚持党的领导,这和中共领导的其他部队没有区别,但是东北抗联却是第一支独立自主、在境外坚持抗战的部队。东北党组织和东北抗联受日伪当局的严密封锁,与党中央失去联系,被迫退入苏联,独立自主地领导东北抗日战争。为了同党中央联系,抗联一路军两次西征,抗联二路军也几次派人入关找党。

第六,东北党组织和东北抗联培育的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反帝反封建英勇斗争精神的最突出的一部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当前和今后对广大青少年和党员干部进行爱国主义、共产主义、集体主义、民族气节和牺牲奉献精神教育的宝贵教材。东北党组织领导的文化界反日斗争,是中国抗战文化、抗战文学的最先声。肖红、肖军、白朗、金剑啸、罗烽等,都是在中共满洲省委的领导下,在杨靖宇等党团干部具体指导下,走上文学抗战道路的。

第七,东北党组织建立了全党和全国最早的抗日苏维埃。1930年,在“红五月”斗争中,中共延和中心县建立了东北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和龙药水洞苏维埃政府。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共东满特委领导下,延吉、和龙、汪清、珲春4县建立了十几块抗日游击根据地。当时,由于执行的是武装保卫苏联、实行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的政策,而实际上,又是从事反日的民族斗争,所以,东北的区、村级的苏维埃政权是党内和国内建立最早的抗日苏维埃政权,也是唯一的。在此基础上东北党组织成立了全党和全国最早的抗日民主政府。1933年《一二六指示信》在东北贯彻以后,东北各地的抗日游击根据地开始筹建人民革命政府。在建立政府前,各地成立了各县反日会。1934年8月。南满地区成立了南满反日总会。在此基础上,成立代行政府职能的农民委员会。1935年8月,成立了南满特区人民革命政府筹备委员会。成立3个县级特区政府:桓仁特区政府、临(江)金(川)柳(河)特区人民政府、柳河县人民革命政府,下辖15个乡政府,56个区政府。在北满,成立了珠河县人民革命政府(主席吴景才),汤原下江人民政府(1936年3—4月,主席王永昌)和东北反日联合临时政府(1936年1月28日)。

二、中共东北党组织和东北抗日联军的军事功绩

第一,东北党组织和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共军史上工作条件、创建条件和作战环境极端艰苦的地方党组织和部队。反日游击队初建立时,没有武器,靠夺取地主武装、伪警察和日伪军的武器建立起来。延边制造出辣椒面炸弹。军工厂只能修枪,基本上是铁匠炉的水平。干部很少有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杨靖宇、周保中、李延禄、赵尚志是例外。其他人则直接从党的地下工作者,即做宣传、组织、情报工作的地下工作者转为军事干部。没有可靠的后勤补给。东北冬季长,自然环境恶劣。敌我力量对比相差悬殊,敌人对付、“讨伐”抗联的手段残忍、严密。其条件的艰苦超出现代人的想象。

东北抗联首创高寒山区的山地游击战,先于全党把山地游击战提高到战略地位。1937 年8月,在洛川会议上,中共中央把八路军的战略方针确定为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而抗联早在6年前,已在抗日战争的实践中执行了这一战略方针,而东北的山地是在高寒山区,条件要比华北、江南艰苦得多。

第二,东北抗联是中共军事史上第一支坚持高寒地带原始森林游击战的部队。与此相联系的是,抗联首创以原始森林密营为依托的游击战作战形式。从1933年起,日伪当局就在东北推行“集团部落”政策,把散居在东北山区的民众,驱赶出来,集中到一起居住,切断了东北抗联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使抗联逐步退到原始森林中,以密营为依托,坚持抗战。这是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也是最艰苦的。不仅如此,东北抗联是中共军事史上同山林队联合作战最多的一支部队。由于受日俄两个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而且是后开发地区,清末民初以来,东北地区匪患严重。九一八后,一部分土匪基于民族大义,举旗抗日,成为东北义勇军一部分——抗日山林队。东北抗联成立后,山林队成为抗联“统战”和团结抗日的对象,同关内的八路军、新四军相比,东北抗联是中共军史上同山林队联合作战最多的一支部队。

第三,东北抗联是中共军事史上第一支开展跨国境游击战的部队。曾到朝鲜境内作战,到苏联休整,又派小部队从苏联回国作战和侦察。

第四,东北抗联是中共军事史上第一支开展铁道游击战的部队。1932年4月,赵尚志颠覆日本关东军的运兵车。在14年艰苦抗战的岁月里,东北抗联各军经常袭击日军的铁路、车站和铁路隧道工程。1938年,抗联一路军两次袭击伪通化省境内集安老岭隧道工 程。1940年 9月 28日,第二路军总指挥部警卫队一部在图佳线孟家岗附近,炸毁敌特别军事列车一列,其中7节车厢全部炸毁,敌死伤400多人。10月12日至13日,第三路军第三支队袭击嫩江县霍龙门车站。1941年6月,第二路军第二支队的一支小部队炸毁林口至佳木斯之间的一座铁路桥,颠覆敌军用列车一列。1942年9月,第二路军第二支队的一支小部队与王效明支队会合后,多次破坏日伪牡(丹江)佳(木斯)铁路和哈绥铁路。

第五,东北抗联是中共军事史上第一支进行伞兵训练的部队,是产生第一批女伞兵的部队。进入苏联境内休整之后,抗联进行跳伞训练,一批抗联女战士也参加训练。周保中在日记中称:“男子中尚有因胆怯或无忍受性而放弃学习者。妇女则无一人落伍,表现坚毅勇敢,且有纪律性,深为某降落伞专家、苏联闻名的中校同志及MëTOB(苗托夫)总教官所深深赞佩。此辈革命妇女,在中国航空降落伞技术的历史上,应占重要之篇幅。

第六,艰苦的作战环境,使东北党组织和东北抗联产生了在中共党史、军史上乃至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英雄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与此同时,东北抗联是中共军史上为抗战付出最大牺牲的部队。东北抗联总兵力最高峰时达到3万余人,到1941年入苏休整时止,已不足700人。据统计,抗联军、师以上干部牺牲150余人。

诸多的“第一”,充分表明中共东北党组织和东北抗日联军是东北抗日战争的领导力量。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就提出了掌握东北抗日战争领导权的奋斗目标,到东北抗日联军的建立,可以说,这一奋斗目标已完全实现。中国共产党成为东北抗日战争的领导力量。

王宜田,中共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征研处处长,研究方向:东北抗联史、东北沦陷史。

责任编辑 姜杰

K265

10.13784/j.cnki.22-1299/ d.2015.05.009

猜你喜欢
联军抗联抗日
抗日小英雄杨杨
抗日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弘扬抗联精神 加强党性修养
抗日英烈马威龙
一个抗联老交通员的老区梦
爷爷的抗日
艰苦奋战的东北抗日联军
东北抗日联军的后方勤务
东北抗日联军介绍
东北抗联的著名将领李兆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