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与现代社会发展

2015-11-07 01:41柯小刚无竟寓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5年1期
关键词:读经国学文明

文_柯小刚(无竟寓)

读经与现代社会发展

文_柯小刚(无竟寓)

柯小刚:字如之,号无竟寓。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道里书院山长。著有《海德格尔与黑格尔时间思想比较研究》《思想的起兴》《道学导论(外篇)》《古典文教的现代新命》等。

为什么要加强传统教育

为什么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首先因为:中国不只是一个普通的国家,而是一个历史久远的文明体。这样的文明体系只有不多的几个,中华文明是其中影响范围最大、人数最多、历史最久远、历史连续性最强的文明体之一。

近代以来,由于全球化政治经济的压力,中国已被迫降低为一个貌似普通的民族国家,不再是人类生活方式和生活意义的提供者。至少在表面上,中国似乎已经接受了西化的文明体系、意义基础和生活方式。在新的文明体系和意义基础上建立“新中国”和“新文化”,重塑国家、社会和个人生活,这似乎是百年来在中国发生的事情。

在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历史中,我们看到很多小国容易转型,但对于庞大而古老的文明国家来说,除了自我更新、再造文明之外,没有捷径可走。外来的“刺激——反应”和“他山之石”的借鉴只有助缘的意义,本体的再生仍然需要自我更新。而“自我”在很大程度上是“历史”形成的,所以,自我更新在很大意义上正是“复古更化”。只不过这个“复古”并不是“泥古”、“固守”,而是“请复其本”、复其所以然,激发文明的初始活力,创造出自发自主的新事物。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也是漫长的。但是,对于文明国家来说,除了这条道路,没有捷径可走。

就教育而言,近现代教育变革的根本原因在于大规模工商业发展对于普通劳动力的需求大大扩展。无论在西方还是中国古代社会,教育的主要目的原本都是培养君子,主要内容都是经典研读、德性养成和艺术熏陶(古典艺术包含科学)。古典教育的受众一直是不大的,大多数人并不需要接受多少教育即可胜任农牧业、手工业和传统商业的工作。但现代技术的发展和大规模工商业社会的扩张,却需要大批受过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的职员。这就迫使古典德性教育逐步萎缩,让位给全民普及型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即使“研究型大学”存在,也并不是因为古典意义上的“学术研究”和“精神兴趣”仍然在现代学院占有一席之地,而是因为现代企业和国家竞争的基础在于技术进步和产品研发。

因此,教育的古今之变是全球性事件,是“现代性”对古典教育的冲击,而不只是“西方教育”对“中国传统教育”的改变。所以,今天思考传统文化教育问题,既要认识到文明重建的深远意义,也要兼顾现代工商业社会的职业培训需要,同时,尤其要认识到教育古今之变的大背景,不必堕入“国学情怀党”,也不要落入“民族主义”的误区。

古典文化、传统道德和德性教育在现代社会貌似不再有用,而且似乎已经衰落到没有,但实际上却一直是未曾或缺的基础,默默地支撑着现代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建筑。现代教育体系能够提供给政商精英全球视野和普通职员的专业技能,然而,精英的本国历史文化认同和职员的职业伦理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有赖于传统德性教育的培养。一旦我们认识到传统文化实际上是现代生活的隐秘守护神,我们就应该意识到,当现代文明面临危机的时候(目前中西文明都面临危机),重读古典、复古更化、返古开新很可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很多朋友可能会困惑:既然传统文化对于现代社会生活来说并不是障碍,而是实际上构成了现代社会的不自觉的基础,那么,为什么无论在西方还是中国的现代化转型中,普遍发生了对于古典文化的批判和否弃?面对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问自己是否真正懂得什么是古典文明和传统文化?对于古典文明和传统文化的深层源泉和变形能力,我们是否总是能体认和辨识?

实际上,现代化转型之所以能发生,其深层基础正在于古典文明已经为大规模社会生产准备好了伦理资源。为什么越是拥有更多的传统文化需要被破除的地方,越是能建成更发达的现代文明?越是缺乏历史积淀的文化荒漠,越难实现技术进步和现代化转型?如果说传统文化只是现代化障碍的话,这些现象就无法得到解释。

所以,当我们疑虑传统文化教育在现代社会是否必要、乃至是否正确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反思一下,我们头脑中那个“传统文化”的观念和图景是从哪里来的?它们是不是在现代化过程中为了“扫清现代化的障碍”而刻意建构出来的矮化图景、抹黑形象?而在今天,当我们已经“扫清了障碍”、实现了现代化转型之后,我们回过头来却发现,原来传统文化实际上构成了现代社会不自觉的深层基础。在这个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认识到,我们原先被灌输的“传统文化”图景实际上只不过是短期历史需要的产物,而从长远来看,什么是真正的传统文化,我们很可能还完全没有触及。现代化转型或者不转型,传统文化一直在那里。

所以,现在所谓“文化复兴”的任务,并不是去接续一个已经断绝百年的传统,而是去自觉认识和发扬一个已经变得不自觉但从未缺席的文明传统。

目前围绕读经运动的争论并不健康,夹杂太多或左或右意识形态的偏见。有些分析和报道并不客观,是戴有色眼镜看问题,意在扼杀刚刚兴起的文化复兴萌芽。另一方面,捍卫读经运动的声音也不够理性,有些甚至带有宗教狂热色彩,非常不利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健康发展。

“国学热”十年来的经验教训

目前围绕读经运动的争论并不健康,夹杂太多或左或右意识形态的偏见。有些分析和报道并不客观,是戴有色眼镜看问题,意在扼杀刚刚兴起的文化复兴萌芽。另一方面,捍卫读经运动的声音也不够理性,有些甚至带有宗教狂热色彩,非常不利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健康发展。目前最需要的是带有同情理解态度的冷静观察、理性分析,总结十年读经运动和民间国学热的得失,形成良性的互相监督批评,争取扬长避短,吸取教训,改正错误,引导民间国学教育走上正轨,乃至能对体制内的国学教育带来有益的经验借鉴,实现体制内外传统文化教育的良性互动。

民间国学教育首先值得肯定的一点是对礼仪教育的重视。当然,流于形式、作秀式的礼仪教育目前很流行,这是礼仪教育的误区。所谓“立于礼”:礼的本质含义是学会像人一样生活,建立人的生活方式。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日常家务、生活自理、洒扫应对、修身成人才是礼仪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我个人接触到的孩子而言,传统私塾教出来的学生在这些方面还是有突出优势的。相比之下,体制内中小学的礼仪教育和修身教育要差很多,家长不够重视,学校也不够重视,一心只忙着应试、升学,不关心孩子的感情能力、为人处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身心人格的全面发展。这些都跟“礼教”的缺失有关系。在这方面,体制内的中小学教育可以借鉴民间国学教育经验的地方很多。当然,民间国学教育在这方面也有问题,譬如过分抬高《弟子规》的意义(有的民间国学机构宣称弟子规比全部五经四书加起来还重要),或者用一种过分宗教化的形式来推广“孝道”(过分的感情渲染和超出常理的牺牲精神等),对学生进行过于严厉的管教乃至体罚,恢复一些失去现实意义的繁文缛节等等,都是需要批评和改正的极端倾向。

读经教育最为人诟病的一点是不许讲解经义的经文背诵。与之相关的问题是读经教育的师资素质良莠不齐。这两个问题是联系在一起的。虽然读经运动的倡导者找了很多理由来论证背诵的重要性,但背诵无论多么重要也无法论证“不许讲解”的合理性。“不许讲解”的真实原因并不是因为背诵的好处很多(这两点没关系,或者,真正的关系是:只有讲解才能促进背诵),而是因为找不到足够多、足够好的讲经师资。近现代以来,对经典的错误解释、简单化解释,乃至厚诬圣贤、矮化经典的所谓“经典研究”和“经典解释”也确实是太多,太嚣张了,以至于无论在学术成果中,还是在媒体和中小学课本中,都屡见不鲜。这可能也是导致读经运动的倡导者激进反对任何经典解释的原因之一。

杭州西湖区某书院内,孩子们正在读经

然而,这样形成的读经运动,其结果却是非常令人担心的。首先是学生的受害。我接触过一些在读经学校背过多年经典的孩子。一方面,他们张口即能背诵经典,令人惊赞;另一方面,他们能背诵却不能引用,因为根本不知道经文是什么意思,又令人遗憾。更令人遗憾的是,被强迫的大量死记硬背,使一些学生对经典形成了恐惧心理和逆反心理,彻底反转了读经的初衷,岂不令人痛心!

“只许背诵不许讲解”的第二个不良影响是国学教育乃至传统文化的总体声誉受损。倡导者推广读经的紧迫感、使命感是应该得到善意理解的,不过,“大跃进”、“土法炼钢”式的读经教学法却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六字真言”读经法(“小朋友,跟我读”六字真言)和高额学费让投机分子看到了商机。一夜之间,只要眼睛能认识汉语拼音、喉咙能发出人声的,都成了“书院山长”、“国学大师”,教起了国学,摆起了道场。我见过一些读经学生家长,他们抱怨吃过很多亏,被人骗过很多钱。这样下去,名誉受损的岂止是“读经运动”,而且是往圣先贤和经典本身!

“读书会”式书院是培育师资的方法

接下来怎么做?首先要改变中层的思想,中层(媒体、教师、公知、公务员、白领职员、中小企业主等等)是社会主流思想的提供者。近百年来的新文化运动,靠的都是中层持续不断的文化调整和思想宣传。解铃还须系铃人。逐层抹黑中国传统文化、鼓吹现代文化和西方文明的是他们,将来层层拨乱反正、还原传统文化真面目,也得靠他们。但首先他们得自己改变自己。

为什么他们会改变自己?因为现代社会在改变,原来的问题不再成为问题,新的问题在涌现。如果说批判传统文化可能有助于或者至少在当时显得似乎有助于解决曾经面临的现代化难题,那么,当这些难题早已解决,而新的问题已经出现的时候,很多社会中坚人士都已经认识到,重新发扬传统文化、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复兴中华文明,恰恰是应对新问题的新思路。中层都是受过教育的、有反思能力的、有一定恒产和恒心的人群。给予时间和耐心,他们一定会改变观念。等到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改变观点,逐渐把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做成现代生活的自觉基础,中国的现代保守派就成熟了。只有到那个时候,左右两派的冲突才能得到平衡,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才算基本完成,进入相对稳定的现代社会。

这些都还是大势的展望。具体到中小学教师和基础教育工作者怎么做?倚靠媒体“国学大师”和社会国学教育进修?前面已经分析过,那里面良莠不齐,问题很多,误人不浅。倚靠学院学者和大学教育培训?前面也已经分析过,现代学院学术的起源和迄今为止的主流恰恰是批判传统文化、诋毁经典价值的形态。在目前的传统文化教育和文明复兴事业中,大学的专家学者跟中小学教师一样,主要是受教育对象,而不是可信的传统文化教育提供者。

那么,还剩下什么可能性?只有古人、经典和我们自己。古人往矣,自不可见,而经典俱在,尤其是与经典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历代注疏都还在。还有,我们这些有志于“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读书人也还在。其实,什么是书院?就是有圣贤经典,有老师同学,大家一起读书,这就是书院。人与人聚在一起读经典,这就是书院,即使是网络上的论坛和语音群聊读书会,也是真正的书院。如果各地学者、教师、学生、公务员、职员都建起朋友圈子的经典读书会,无论在现场,还是通过网络,一字一句读古人的经典和注疏,譬如《五经正义》《四书集注》之类,书院就相当于在各地恢复了。等到各地读书会在经典的自我教育中培养出一批儒士和经生,以及有传统素养的教师、记者、官员、商人和职员,体制内外的传统文化教育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

猜你喜欢
读经国学文明
“垂”改成“掉”,好不好?
唐文治读经救国论的思想历程与发生机缘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材料作文“读经热潮”讲评
对不文明说“不”
生查子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