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利好 积极作为 努力完成全年目标
——2015年三季度形势分析及全年走势判断

2015-11-11 05:14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形势分析课题组
北方经济 2015年10期
关键词:全区工业消费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形势分析”课题组

把握利好 积极作为 努力完成全年目标
——2015年三季度形势分析及全年走势判断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形势分析”课题组

三季度,在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更趋错综复杂,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经历深刻调整背景下,自治区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全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稳步推进。下阶段,全区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继续累积,我们需把握利好因素,坚持“稳中求进”,力促全区经济运行平稳向好。

一、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结构分化渐趋凸显

三季度,在国内发展环境复杂性明显增加的背景下,我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呈现小幅回升,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继续处于合理区间,并随着经济深度调整、结构加快转型、新旧动力接替转换,全区经济分化态势凸显,总体继续保持“基本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

(一)供给侧持续回稳,产业内部分化凸显

工业经济稳步回升。1-8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较一季度、上半年分别回升0.3和0.4个百分点,呈持续回稳态势。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使工业内部结构分化趋于明显,传统资源性行业持续低位运行,产业创新发展态势良好。1-8月,高新技术、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等产业增加值增速远快于全区工业平均水平。

服务业“短板”正加快补齐。上半年,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同比提高3.4个百分点,为历史同期最高。受高档酒店、餐饮消费降温,居民需求升级等因素影响,传统住宿、餐饮业持续低位增长,文化休闲旅游、现代金融、文体娱乐等新兴服务业发展向好。上半年,全区旅游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4.1%。

(二)需求侧持续加力,需求结构逐步改善

投资回稳势头明显。1-8月,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一季度、上半年分别回升0.7和0.2个百分点,回暖态势明显。受产能过剩持续,环保政策趋严,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加力,新产业、新业态加速成长等因素影响,投资内部出现分化,高耗能行业投资减速下行,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基建、服务业领域投资提速明显。

消费市场持续回稳。1-8月,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较一季度、上半年分别回升0.6和0.1个百分点,消费扩容有所恢复。受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多样化、个性化消费理念兴起等因素影响,传统消费领域有所降温,休闲旅游、文教娱乐、信息消费等服务型、新型消费增势强劲。

(三)“三大收入”稳中趋缓,内部结构分化趋势凸显

增收压力不减,财税结构趋于改善。1-8月,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速较一季度、上半年分别回落2.3和2.1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势仍显乏力。但内部结构逐步优化,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上升,非税占比下降。且产业结构优化促进税源结构改进,上半年,服务业税收对全部地税收入的贡献率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

企业利润降幅收窄,行业利润分化势头明显。1-8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1.9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利润分化明显,传统能源、采掘等重化工业行业是利润下滑重灾区,绿色农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行业利润增长表现突出。

城乡居民收入稳中趋缓。上半年,全区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较一季度分别回落0.4和1.3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收入对工资性收入依赖性趋弱,经营性收入、转移性净收入占可支配收入比重上升,居民增收渠道逐步向多元转换。

(四)经济发展动力持续释放,增长活力不断增强

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在涉企减税降费、支持“双创”政策力度加大、工商注册便利化积极推进等政策作用下,全区市场主体发展环境逐步完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迸发。截至8月底,全区实有各类市场主体和注册资本(金)同比分别增长8.9%和45.2%。

改革开放红利不断释放。全区加大主动放权力度,最大限度为市场主体松绑,公布了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权力清单,财税、电力等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推进。开放型经济水平稳步提升,1-8月,全区引进国内(区外)资金、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14.2%和39.6%。

二、把握利好,积极作为,努力完成全年目标

在国内经济运行趋稳,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等政策发力增效背景下,我区主要经济指标回稳,供给、需求面持续改善,预计三季度全区经济增速将微量回调。但目前,全区经济调整分化仍在持续,分化下行的力量总体仍大于重塑上升的力量,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主导行业产能过剩及自身结构性失衡等因素尚未实质性缓解,传统动力向新动力转换仍待时间,完成全年预期8%的经济增长任务较为艰巨。主要判断依据如下:

(一)国内经济运行趋稳,我区经济预警指数改善,预示下阶段我区经济有望稳中略升

9月份,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在连续两个月回落后呈现企稳回升,分项指数升多降少,且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持续位于扩张区间,表明经济运行的不稳定因素趋于弱化,积极因素加快聚集。8月份,发用电量、货运量指标双双改善,表明全国经济显现温和改善迹象。另外,全国消费基本面持续向好、基础设施投资带动投资持续加力,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力进一步夯实,预计全国经济平稳运行态势不会改变。与此相比,内蒙古主要经济指标自4月份以来与全国同步均呈微量回升,多数指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全区宏观经济预警指数低位企稳,先行指数回暖,表明全区经济回稳态势显现。后期,在国内经济回稳、国家一系列微刺激政策作用下,我区内需潜能将有所改善,经济新增长点将继续涌现,预计后期全区经济有望微量回调。

(二)工业多元支撑体系加快构建,利好因素叠加释放,工业延续渐趋回稳态势

今年以来,自治区着力调结构、强措施、抓落实,工业运行积极因素不断集聚,四季度将持续释放。一是工业运行环境趋于改善。1-8月,超半数工业产品产量增速加快或持平,国内市场总体稳定。在此背景下,1-8月,全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国2.2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小幅回稳,工业企稳迹象显现。同时,投资、消费需求侧回稳也将对供给侧产生积极作用。二是多元产业支撑体系逐步形成。随着结构调整持续推进,工业体系加速向多级支撑转化,1-8月,全区高新技术、装备制造、有色和农畜产品加工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同比提高12.6个百分点。同时,自治区推进“宽带内蒙古”工程、制定云计算创新发展行动方案、推动“互联网+”与工业深度融合,新增长点正加快形成。三是年末一批项目建成竣工形成增量。按照自治区重点项目推进工作情况,四季度还将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将对全区工业增长形成拉动作用。四是政策效应逐步释放。自治区一方面狠抓停产企业复产,通过电力扶持、稳产促销等措施,帮助297户企业恢复生产。另一方面,通过电力补贴、减税清费等举措帮助企业减负,上半年,全区降低企业用电成本28.8亿元。后期,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陆续落地增效,将继续保障全区工业平稳运行。

(三)投资结构持续优化,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投资完成全年目标几无悬念

四季度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最后时期,规划提出的大批重点建设项目将加快推进,投资增长面临机遇。一是投资结构优化为投资增长注入内生动力。自治区积极推动煤炭就地转化、钢铁有色延伸加工、现代装备制造等项目落地,有效对接市场需求,1-8月,全区高新技术行业投资同比增长119.5%。同时,加快投资向服务业、民生等领域拓展,1-8月,全区金融业、卫生和社会工作、公共管理和社会保障领域投资增速较上年同期分别加快49.4、12.6和49.4个百分点。二是投资项目支撑力趋强。上半年,全区开复工亿元以上项目920个,涉及固定资产投资1779.3亿元,这批开复工项目将有部分投资量结转到下半年形成投资高峰期。同时,通过项目集中联审、跟踪盯办等措施抓好项目建设关键环节,将保障项目加快落地。三是资金来源多元支撑进一步增强。投融资体制改革全面提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应用推广将为我区破解融资困境形成利好。四季度,国家加大地方存量债务置换力度、增加资产抵押贷款、加快专项建设债券下达等措施,将促进新建项目开工。我区债券发行工作陆续展开,将有效缓解政府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支出压力。

(四)消费新增长点加快培育、消费环境改善,助推消费潜力释放

随着消费结构升级、消费环境改善和新消费热点涌现,四季度,消费潜力有望得到进一步释放。一是消费结构升级推动消费需求释放。随着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健康、养老、旅游、信息等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时尚,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加上营销理念、方式升级,潜在消费需求加快释放。二是消费环境渐趋改善。我区积极推进电子商务与农牧业、休闲旅游业等领域融合发展,加快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城市物流配送网点、便民生活服务圈建设,保障居民方便消费。同时,自治区出台《农村牧区电子商务示范村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加快农村牧区电子商务发展,推动农村牧区消费便利化。三是消费热点加快形成,顺应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自治区着力培育信息、旅游休闲、养老健康家政、教育文化体育等消费增长点,促进消费提质增效。

(课题负责人:杨臣华;成员:付东梅、刘军、田晓明)

责任编辑:杨再梅

猜你喜欢
全区工业消费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国内消费
工业人
南宁市:把握环境保护新常态 担当全区执法排头兵
新消费ABC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工业4.0”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