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家俊少将:为民伸张正义

2015-11-14 05:09黎全三
西江月 2015年5期
关键词:少将梧州市县衙

黎全三

区家俊少将:为民伸张正义

黎全三

区家俊,又名区公武,生于1875年,原厂西苍梧夏郢镇(2003年划归梧州市)凤凰村旧圩街头人。

忠舅报国

区家先祖原籍广东新会会城镇(古称“四邑”),后迁移岑溪糯洞,清乾隆末年迁移苍邑五堡多贤乡——即今夏郢镇凤凰村旧圩街头。区家先祖百年以后,入穴倒水三贵村大方组“下山蛇”,于清道光廿一年立墓碑。乡间相传,从此区家世代才俊能人辈出。

1892年,区家俊长成18岁少年,他看到两个兄弟专心修文,中学毕业后,便报考了广西(桂林)陆军(讲武)学堂;毕业后,于1894年考邓甲午武恩科,殿试张鸿翥榜三甲进士,再从广东陆军讲武学堂毕业;陆荣廷(两广总督)委任其驻北京密使,后任广西龙州边关团长,不久调任陈济棠(广东省主席)部队驻广州番禺、莲花山、牛山炮台台长,继升任宪兵旅少将旅长、师参谋长等职。

1937年10月,淞沪会战开始,区家俊的宪兵部队被改编为作战部队,开赴上海,隶属十一集团军三十一军,在徐州训练不久,即被调往海州接防。区家俊后来又参加了台儿庄战役、大别山游击战、昆仑关战役。区家俊忠勇报国,被提升为师长。

鞭打粮差

1942年春,区家俊便服回到夏郢探亲。正巧碰到地方粮差在凤凰村鞭打村民。区家俊上前询问原委,始知村民陈某租的田去年逢山洪泥石流覆盖失收,愿意将所短缺税粮延缓到年底一并补足,但粮差不同意,辩论间还动手打人,扬言要押人到县衙治罪。区家俊听了,怒火升腾,遂上前与粮差理论。

粮差蛮不讲理,见有人阻拦,遂举鞭向区家俊当头便打。区家俊猝不及防,连挨两鞭之后,一把夺过鞭子,朝粮差身上抽去。粮差当时狼狈逃走,不想是夜却带着县警到凤凰村把区家俊绑到县衙,欲治其抗缴税粮罪。村民要阻止县警的暴行,区家俊镇定地劝告说:“乡亲们!既然县警认定我有罪欲捕之,由他们去!有勇气者,请随我到县衙去!到时,要他们烧鞭炮送返!”

众乡亲听说,将信将疑:一是认为官府从来不讲理,今天捕了去,肯定吃亏;二是区家俊离家十数年,只知他当兵在外,在外干什么却毫不知情,所以担心。现在听区家俊如此说,乡亲们便跟着到了梧州县府衙门。

果然,区家俊踏进县衙之后,扬言随身带有省府公文,要亲手呈交县官。县官一听,真的慌了,忙为他松了绑。区家俊伸手在衣兜里掏了一阵,公文没有,却拿出少将师长的肩章来。县衙一见,慌忙跪下求饶。最后一番理论之后,粮差被革职,县衙马上派人买了爆竹,在大码头(梧州龙母庙)租了一艘大船,把区家俊及乡亲们送上船,一路烧着爆竹,一直送到夏郢疍家湾。区家俊“鞭打粮差”的美誉,至今尚在乡间流传。

任职政协

1942年3月,广西省行政督察区由12个区合并为第7区,浔州、梧州、玉林3个区合并为第二区,公署设在梧州。区家俊出任少将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1946年,年已71岁的区家俊退休,但省政府尚任他为广西省议员和政府顾问。

解放后,梧州市政府聘请区家俊为市政府顾问、参事室副主任(副厅级,工资128元)、梧州市政协第一、第二届常委,直到1961年病逝,享年86岁。

区家俊有兄弟一叫昆山,昆山有一子叫区彦端(别名一侬),与区家俊之子区彦彦(即区建新),当年是中共党员,是中共多贤乡支部骨干成员之一。区家俊另一个兄弟区家彦(又名区玉山,别名区笠翁),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科殿试夏同和榜二甲六十一名进士,1910年任苍梧城厢议事会议长,是宣传辛亥革命思想的《广西日报》、《梧江日报》创始人之一,参加过梧州辛亥革命活动。

责任编辑:傅燕兰

猜你喜欢
少将梧州市县衙
梧州市第八中学 勤奋创新 润心立德
梧州市第十五中学 三好学园 平安乐园 美丽花园
相信“温暖”的力量
奇怪森林
墨韵书香
32个装备方队
首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再申诉案件作出处理决定
捕快复仇
渔船上的谋杀
雷公奇遇记之审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