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教育哲学对我国教育的借鉴意义和启示

2015-11-17 15:33
小品文选刊 2015年24期
关键词:存在主义哲学教育

张 冰

(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青岛 266000)



存在主义教育哲学对我国教育的借鉴意义和启示

张 冰

(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青岛 266000)

存在主义教育是一种以存在主义为哲学基础的教育理论,产生于20世纪初,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典型代表。这一理论继承了西方教育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教育传统。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存在主义教育思潮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则介绍了存在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最后一部分则阐述了存在主义教育观点对我国教育的借鉴意义和教育改革的启示。

存在主义;主体间性;教育改革

1 存在主义教育思潮的形成因素

1.1 存在主义教育思潮产生的时代背景

首先是,20世纪初期,人类社会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战争使各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它的破坏力对人们心里、精神的消极影响是难以估计的。德国是发动战争的罪魁祸首,也是最终的战败国,所以战争对德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正是存在主义在德国发生的原因。第二是经济危机的发生。由于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在整个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中,经济危机总是不可避免的。1929年到1933年,从美国开始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席卷全球。经济危机无疑使战后还来不及喘口气的人们感到体力不支,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人们相继失业、无家可归。悲观与失望,忧郁与伤感的产生是毋庸置疑的,这也是存在主义产生的重要因素。第三是,进入20世界后,人类社会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类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的发展,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使人类的思想观念从封闭走向开放。人们比起以前,更加关注自己的价值,关注自身的发展,期望过上更加丰富充实的生活,要求获得更多的自由。但是,资本主义现代化对人也产生了始料未及的负面影响。科学技术的进步带动了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但有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人的异化。人变成了机械的附庸,失去了尊严,也失去了自由。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知识分子便产生了一股反机械控制论,要求自由,要求精神上的富足。

1.2 存在主义教育思潮形成的理论基础

在教育思想史上,每一种教育思想的形成都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存在主义教育思潮的形成就是以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作为其理论基础的。存在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它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传入法国,并在50-60年代成为风靡法国的时髦哲学,60年代又传播到美国和其它国家,成为一种影响颇大的哲学思潮。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主义教育大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不断渗透到教育之中。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存在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极其影像领域的扩大,它对教育的影响也扩大了。当时,存在主义对20世纪以来流行的教育哲学思潮极为不满,认为它们把人置于一个次要的地位,所以加剧了工业社会的人们真实存在感的缺失。所以,存在主义教育哲学应运而生。

2 存在主义教育哲学的内容

2.1 存在主义教育的目的

在存在主义教育家看来,作为教育对象的人,从根本上说,也不例外是按照他自己的意志而造就他自身。奥地利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布贝尔认为教育是要求学生懂得人生的价值,是要教会学生体验而不是向学生告知和灌输,他强调:“教育的目的不是告知后人存在什么或必回存在什么,而是晓瑜他们如何让精神充盈人生,如何与“你”相遇。①尼勒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自由发展和独特个性的形成,他指出:“对真正的自由和个人独特性的坚决肯定是存在主义为今日的教育哲学提出的动人的使命。”②可见,存在主义使学生实现“自我生成”或“自我创造”。具体看来,存在主义教育就是发展关于自由选择以及对选择意义和责任的认识过程。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帮助他们去过自己所选择的生活和做出自己的决定,从而使他们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教育应使学生通过“自我表现”“自我肯定”而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并能作为一个自由的人更好的面对以后的人生,更好的生活下去,实现“自我完成”。

2.2 存在主义教育师生观

存在主义教育家认为传统师生观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被当成物。在存在主义教育家看来,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性的人,他们互为主体。学生不是现成知识和道德的消极接受者,学生独特而完整的个性应得到教师的尊重,教师不能将学生当成物,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例如布贝尔认为人与人之间是一种互相的“对话关系”,他主张教育应该在师生之间纯粹的对话关系中进行,师生之间彼此建立信任感。尼采认为,教师首先是人生哲学家,是人生的解放者。

2.3 存在主义教育知识观

存在主义教育的知识观与其目的观、师生观是一致的,都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自由选择的问题。存在主义者认为,知识只是学生个人借以发展自我认识和养成自我责任感的工具,知识可以使人从无知和偏见中解放出来并养成自由选择的能力。

但是,存在主义教育家并没有否定知识教育,而是强调必须修正对知识的看法,学校不能传统的把传授知识看作学生准备谋求职业的工具,而应该看作认识“自我存在”和发展“自我”的手段。他们主张知识的教学与学生的情感相联系,认为知识是个人情感意识的体现,可靠性知识是具有自身价值和对个人产生意义的知识。因此,美育、德育、情感教育与智育同等重要。

为此,存在主义教育家主张以文学、哲学、历史和艺术方面的科目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他们认为:人文学科的知识,特别是文学、哲学、历史与艺术比其他科目更深刻的、更直接的表现人的本性与他和世界的冲突、学生能在一种“身临其境“的情感中感受到死亡、罪过、痛苦、自由、怨恨、道德、快乐等人生体验。这种体验能使学生真实的刻画他们的内心世界,真切的感受到人的存在,主动的感悟生活的意义和人生的真谛。这些科目更适合于学生“自我”发展的要求,更有助于学生实现“自我完成”。

3 存在主义教育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借鉴意义

存在主义强调个人主观性、个人选择的这一根本特点,使得存在主义教育很难有一套较为系统的理论。但是,存在主义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及一系列的教育主张,对当今我国教育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1 弘扬主体意识,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精神

在工业化社会,为培养大批工业生产所需要的人才,我们的教育也追求标准化,把学生像羊群一样赶进教育工厂,按同一模型加工和塑造,教师被贬值为传授知识的工具,学生被贬值为这种传授的产品。按这种方式培养的学生是千人一面,完全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和独特性,忽视了学生作为人的个人存在。在知识经济时代换新创新人才的今天,必须对我们的教育进行改革:一是彰显教育作为人的主体性教育,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把教育的对象编程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促进学生主体性的自我开放、自我建构和自我生成。而是强调尊重人格独特性的个性教育,张扬学生的个性。由于每一个学生的先天素质、个人修养、个人阅历不尽相同,因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个性。因此,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倡个别化教育,给每一个学生留下自我发挥的空间,鼓励每一个学生尽可能地表现自我,成为他自己,而不需要成为与别人一模一样的人。学生为了充分表现自我,成为自己,就必须有勇气和主见,敢于向不赞同的观点挑战并进行批判,从而促进自己自由的、有创造性的人格发展。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才有保障。

3.2 倡导人文教育,注重人格修养,培养有责任的人

传统教育专注于人科学理性的发展,把人看成是生活在合乎理性的世界中的有理性的动物。但科学理性并不是万能的,特别受功利意识,实用主义的指向,人们更为关注科学技术的功利价值,特别是技术的经济功能,大学已不是孵化人文性的基地,进而成了科学技术性肆虐的舞台。人的发展呈现出片面化、单向度的特点。存在主义教育强调,为了使人更能洞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更深刻地认识人的本性与世界的关系,人文学科教育应该占有重要的地位,并竭力反对纯粹的职业训练课程,这是因为职业训练只能使人成为某一类别的人,而不能成为一个自由的人。因此,我们的教育应该借鉴存在主义教育的这些主张。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人文学科在完善学生人格、培植人性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发挥哲学、历史和文学等学科的作用。发挥人性的教育将努力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最大的善,帮助学生理解他生活的世界,以及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责任,不仅重视自我责任感,以及个人对他人、对民族、对国家责任感的培养。不仅教会学生何以为生,更要教会学生为何而生。在进行人文教育的时候,也应当反对强制性的灌输,应采取引导的方法,鼓励学生利用它们来领会他自己生活的意义,以形成自己的判断力和道德感。

3.3 批判的吸收存在主义教育观

要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审视存在主义教育,很容易发现其值得商榷之处。第一,存在主义教育思想以存在主义哲学为基础,具有唯心主义色彩。存在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哲学,它强调人的主观性、倡导个人主义,反对道德的客观标准。存在主义教育理论根植于唯心主义哲学范畴,在研究方法上难免陷入主观随意性和含糊性。第二,存在主义教育片面强调教育的内在价值而轻视教育的内在价值。存在主义教育家门过分强调个体的自我意识、自我选择,把个体需要、个体价值、个体自我发展看成是教育的全部,凌驾于社会价值之上。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因为教育的内在价值必须依靠教育的外在价值提供物质条件。忽视教育的社会功能来谈教育的个人价值,忽视个体的社会责任来谈个体的发展与价值,难免具有反社会化和机械化的极端个人主义特征。因此,我们在借鉴存在主义合理内核时,也要看到其理论上的局限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对其加以批判的吸收,以促进我们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

注释:

① 布贝尔.我与你[M].陈维刚,译.三联书店,1980:60

② 白恩斯,白劳纳.当代资产阶级教育哲学[M.]教育学报,2006(3)

[1] 陆有铨.教育哲学[M].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

[2] 陆有铨.躁动的百年[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3] 陈友松.当代西方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

[4] 黄忠晶.百年萨特[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5] 郭兴举.论存在主义教师观[J].教育哲学报,2006(3)

张冰(1991-),女,满族,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岛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G620

A

1672-5832(2015)12-0232-02

猜你喜欢
存在主义哲学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菱的哲学
斯蒂芬“良心”的生成与成长:《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主体意识的存在主义解读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小包哲学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归来》中的存在主义叙事
存在主义思想下《蝇王》与《鼠疫》的比较
残酷现实·破灭理想·无奈逃避——戏剧《愤怒的回顾》的存在主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