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48例疗效观察

2015-11-17 03:14孙竹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7期
关键词:轴突脱髓鞘髓鞘

孙竹萍

(丹东市中心医院,辽宁 丹东 118000)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指面神经核或其下的面神经各段损害所致的面积麻痹[1]。面神经麻痹,又称Bell麻痹,面神经炎,亨特综合征。俗称“面瘫”、“歪嘴巴”、“歪歪嘴”、“吊线风”,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病因、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诱发因素可能先天性、原发性、感染性(如耳部带状疱疹、脑膜炎、腮腺炎、多发性脑神经炎、中耳炎、乳突炎等)、压迫性(如基底动脉瘤、颅底肿瘤、听神经瘤等)、外伤性(颅底骨折、面部外伤)、中毒性(如酒精中毒)、代谢障碍性(如糖尿病、维生素缺乏等)和医源性。主要临床表现:多数患者往往于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出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患侧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不能皱额蹙眉,眼裂变大,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闭眼时眼球向外上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时口角被牵向健侧等[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1年~2014年收治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9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高压氧治疗组48例,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面瘫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进行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抗病毒药物、神经营养剂等)和红外线照射治疗,高压氧组采用2~2.5ATA,每次加压减压各15 min,吸氧30 min×2,中间休息10 min,舱内时间100 min,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个疗程。

1.3 疗效判断。痊愈:面部所有区域正常。显效:仔细观察可看出轻微的功能减弱,可能有轻微的联带运动;面部静止时对称,张力正常;上额运动尚可,眼轻用力可完全闭合,口轻微不对称。有效:有明显的功能减弱,但双侧无损害性不对称,可观察到并不严重的联带运动、挛缩和半侧面部痉挛;面部静止时张力正常;上额运动微弱,眼用力可完全闭合,口明显不对称。无效:面静止时不对称,上额无运动,眼不能完全闭合,口有轻微运动。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比较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 果

见表1。

表1 高压氧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n(%)]

3 讨 论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突发的单侧面神经周围性瘫痪疾病,其病因不明,可能与病毒感染、供应面神经的血管痉挛或阻塞造成缺血和变态反应等因素有关[3]。它是由于面神经水肿和面神经骨管的相互作用而限制了面神经肿胀的范围,使水肿的面神经受骨管的反作用压迫发生变性。病理改变表现四种变化:①华勒变性:外伤使轴突断裂后,其远端因缺乏营养只能存活几天,以后很快自金端详远端发生变性、解体。断段近侧的轴突也发生同样的变化,但一般只进行1~2节即停止。②轴突变性:由于中毒、代谢、营养障碍等原因,使胞体合成蛋白质等物质障碍或轴浆运输障碍,致使末梢得不到营养,神经纤维的轴突与髓鞘从末梢开始同时变性。③神经元变性:神经细胞胞体坏死,其轴突及髓鞘同时发生与轴突变性相似的变化。④节段性脱髓鞘:髓鞘破坏而轴突相对保持完好的病变称脱髓鞘。正是由于炎性细胞浸润、神经髓鞘溃变、轴突水肿变性,面神经的营养血管痉挛而毛细血管扩张,导致神经缺血性水肿,骨质性面神经管内肿胀的面神经受到压迫,神经纤维发生水肿、脱髓鞘,严重可发生轴突变性。

高压氧治疗对免疫功能、微循环、毛细血管的通透性都有重要的影响,利用其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利用了以上的生理作用[4]。

高压氧配合药物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主要原理为:①高压氧治疗可以使血管收缩,减轻组织水肿,改善面神经的肿胀,减轻茎乳孔和面神经管对面神经的压迫;②可提高血氧分压、增加血氧含量,迅速改善面神经缺血缺氧状态,使神经组织有氧代谢旺盛,神经纤维的生长速度加快,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③迅速使血管收缩,血管床缩小,减轻神经管内压力,缓解面神经脱髓鞘和轴索的变形;④加速受损毛细血管再生和促进侧支循环建立,促进神经组织炎性水肿消退,为受损组织提供大量营养物质和氧,促进纤维细胞分裂增生,加速施万细胞增生、髓鞘形成和轴突修复;⑤促进神经修复和效应器(如肌肉和运动终板)的修复,加速神经长入效应器,提早进入恢复期,加速面神经功能恢复,避免效应器官功能损害神经功能无法表达。

正确合理地使用高压氧治疗可以避免气压伤、减压病、氧中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周围性面神经炎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可配合高压氧治疗。

[1]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950-953.

[2]翟晓辉,高春锦.高压氧医学基础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李耀彩,张其梅.综合治疗周围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2):58-59.

[4]李宁,黄怀.高压氧临床治疗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轴突脱髓鞘髓鞘
听觉神经系统中的髓鞘相关病理和可塑性机制研究进展
髓鞘探针在脱髓鞘疾病的应用进展
microRNA在神经元轴突退行性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MRI定量评估胎儿髓鞘研究进展
缺血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的影响因素
激素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的疗效观察
人从39岁开始衰老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大鼠模型的制备与评价
有些疾病会“化妆”成脱髓鞘
自噬在神经元轴突与树突变性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