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局麻药中加入肾上腺素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与临床研究

2015-11-17 03:14李晓丽董婷婷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7期
关键词:局麻麻药人民卫生出版社

李晓丽 王 贺 董婷婷

(1 中铁十九局集团中心医院口腔科,辽宁 辽阳 111000;2 中国医科大学辽阳中心医院口腔科,辽宁 辽阳 111000;3 辽宁省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辽宁 辽阳 111000)

口腔科门诊拔牙常于局麻药中加入肾上腺素,起到减少出血及增加麻醉效果作用,但小剂量的肾上腺素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率、血压)究竟有何影响,一直是口腔科医师非常关注的问题。为了在拔牙局部麻醉时安全有效地使用肾上腺素,笔者在2%利多卡因中加入1∶20万肾上腺素进行局麻并观察了用药前后心率、血压的变化[1-3],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门诊拔牙患者394例,男208例,女186例,年龄21~70岁。

1.2 方法:所有病例均无高血压及心脏病史,按局麻药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98例,用含1∶20万肾上腺素的2%利多卡因局麻;对照组196例,用2%利多卡因局麻。以上两组患者在进入诊室后休息5 min以稳定情绪,测心率、血压;局麻后1 min再次测心率及血压。

2 结 果

在注射局麻药后心率变化评价标准为:(心率±5)次/分为稳定;增加6~20次/分为增快;减少6~20次/分为减慢。两组患者局麻前及局麻后1 min的心率变化,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局麻前后1min的心率变化(±s,次/分)

表1 两组患者局麻前后1min的心率变化(±s,次/分)

注:与对照组比,*P<0.05

组别 局麻前 局麻后实验组 73±21 82±18*对照组 72±21 70±20

局麻后两组患者心率变化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明显增快;对照组有16%的患者心率减慢,其余患者基本稳定。两组患者局麻后1 min血压±7.5 mm Hg为基本稳定,增加7.5 mm Hg以上为升高;减少7.5 mm Hg以下为降低。两组患者局麻后1 min血压变化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局麻前后1 min的血压变化(±s,mm Hg)

表2 两组患者局麻前后1 min的血压变化(±s,mm Hg)

注:与局麻前比,*P<0.05

组别 局麻前 局麻后收缩压 舒张压 收缩压 舒张压实验组 101.25±10.50 79.50±9.00 106.50±9.75 68.25±9.00*对照组 103.50±12.00 76.50±9.00 105.75±9.00 78.25±8.25

两组患者局麻后收缩压大多基本稳定,少部分略有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舒张压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舒张压呈降低趋势。

3 讨 论

口腔科门诊拔牙时常于局麻药中加入1∶20万或1∶50万的肾上腺素,可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并减少出血。本研究结果表明,1∶20万肾上腺素增快心率幅度较小,大多于6~10次/分,12例增至11~20次/分;而2%利多卡因局麻后心率基本稳定,15%的患者心率有所减慢,大多减慢6~10次/分,这与以往的报道一致[4-6]。研究结果提示心脏病患者拔牙时,尤其是心率较快者,为安全起见,应避免使用肾上腺素,可单独使用2%利多卡因等局麻药。

小剂量的肾上腺素对骨胳肌血管中β2受体的兴奋作用强于α受体,从而使血管扩张,对外周阻力下降,舒张压有所降低[7]。笔者在观察中也发现,实验组患者在局麻后收缩压大多基本稳定,少部分患者略有升高,升幅为7.5~13.25 mm Hg,而舒张压则有降低趋势,17.8%的患者舒张压降低7.5~20.75 mm Hg,而对照组用2%利多卡因局麻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大都基本稳定,这与陈慧美等的报道相近[8]。结果表明:1∶20万肾上腺素对收缩压的升幅不大,而舒张压呈降低趋势,但对于血压过高患者为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仍应慎重使用。尤其对高龄患者,因其内环境稳定性及对局麻应激反应的调节能力降低,心、脑血管不同程度硬化,故在选择局麻药时应予以综合考虑[9-11]。

本研究在2%利多卡因中加入1∶20万肾上腺素局麻后大部分患者收缩压基本稳定,仅少部分患者收缩压小幅度升高,由此推论,在局麻药中加入1∶40万或1∶50万的肾上腺素,应更为安全可靠。

[1]龙心如,江妍,马虎.拔虎局麻药中加入肾上腺素对患者生命体征影响与追踪分析[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3,48(2):91-93.

[2]李华丽,孙静,尚正兰.老年人拔牙的心血管指标的动态观察与临床研究[J].国外医学口腔分册,2013,39(1):31-33.

[3]张震康,俞光岩.实用口腔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01-109.

[4]江山,梦幻,满媛.局麻药中加入肾上腺素对拔牙患者生命体征影响与前瞻性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3,48(1):21-22.

[5]朱希涛.口腔修复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0-129.

[6]皮昕.口腔解剖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30-236.

[7]谭世杰.治疗学的药理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33-134.

[8]陈慧美,袁锡坤.老年人拔牙的几项心血管指标的动态观察[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3;31(1):55-56.

[9]邱蔚六.口腔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01-209.

[10]Gary G,Aian P.The role of laac drug delivery in the management of periodontal disease:a comprehensive review[J].J Peridontal,2011, 82(5):507-508.

[11]Jeun F,Schwartz DE.Ornidazole as a single drug in the treatment of mixedanaerobic infections[J].J Ant microbial Chemotheagpy,2011,37(10):569-570.

猜你喜欢
局麻麻药人民卫生出版社
局麻剑突下单切口胸腔镜双侧交感神经阻断术治疗手汗症的临床研究
低浓度局麻药应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脱单
麻药
五官科局麻手术患者的舒适护理
新生儿唇裂局麻下行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