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体林斯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与前瞻性研究

2015-11-17 03:14赵国山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7期
关键词:肝癌显著性化疗

赵国山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肿瘤血液科,辽宁 辽阳 111000)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物医学疗法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而“生物调节剂”的应用则是生物学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本院应用乌体林斯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MTP)176例,探讨其在MTP治疗中的临床意义[1-4]。

l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本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住院及门诊的中晚期 MTP176例。其中,男性142例,女性34例;年龄50~75岁(平均58.5岁)。其中肺癌42例;直、结肠癌30例,胃癌28例,肝癌26例,乳腺癌22例,胰腺癌12例,恶性淋巴瘤12例,多发性骨髓瘤4例。

1.2 方法:176例MTP,均全身应用乌体林斯(成都金星健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S2012002-2012005号)3.44 μg,每天1次,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21 d为1个疗程。176例MTP中单纯应用乌体林斯组54例;乌体林斯加化疗组102例。

1.3 疗效评定和观察指标:①采集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MTP的外周静脉血,分别检测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铁蛋白(Fer /SF)、微球蛋白(β2-MG)、唾液酸(SA)、糖类抗原(CA-50)和谷氨酰转肽酶(GGT)、乳酸脱氢酸(LDHL)、碱性磷酸酶(ALP)、肌酸激酶(CPK)等。②观察记录治疗前后MTP的全身状态,并根据 Karmofsky(KPS)积分判定 MTP的行为状态。

2 结 果

2.1 176例MTP应用乌体林斯治疗1个疗程后,外周血中β2-MG和SA的活性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并具有显著性(P<0.05),但仍明显的高于正常水平。CEA、Fer/SF和CA50水平亦低于治疗前水平,但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表1)。

26例肝癌患者的AFP活性在治疗前(1000±216.02)ng和治疗后(932±216.4)ng无显著性(P<0.05);而150例非肝癌患者的AFP活性在治疗前(7.78±3.00)ng和治疗后(6.66±2.51)ng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1 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免疫指标比较(±s d)

表1 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免疫指标比较(±s d)

注:aP<0.05

AFP CEA Fer/SF β2-MG SA CA-50治疗前 7.78 39.12 303.63 5.01a 702.67a 24.37±3.00±54.26 ±26.26 ±1.91 ±129.89±23.71治疗后 6.66 52.61 237.93 3.39a 439.24a 17.17±2.51±53.98±149.50 ±1.78 ±275.96±15.18<25 ng<15 ng12~250 ng 1.62±0.34 mg <580 ng <25 u

2.2 应用乌体林斯治疗1个疗程后,外周血中GGT显著降低(P<0.05),但仍高于正常水平。ALP虽然也高于正常水平,然而治疗前后缺乏显著性(表2)。

表2 治疗前后血清酶学活性比较(±s d)

表2 治疗前后血清酶学活性比较(±s d)

注:aP.<0.05

GGT LDHL ALP CPK治疗前 160.34a 146.18 164.78 60.89±134.59 ±227.20 ±105.16 ±36.79治疗后 96.82a 102.89a 136.38 61.11±97.43 ±122.89 ±89.68 ±52.32正常值 2~30 91~180 32~92 98~174

2.3 176例MTP治疗后的全身状态明显改善,治疗后的KPS积分(51.43±13.45),平均增高14.61。单纯乌体林斯组的KPS积分(51.43±13.45)高于治疗前水平(40.00±19.91),平均提高11.43。乌体林斯加化疗组的KPS积分平均增高12.72分(33.64±9.24;46.36±16.29)

3 讨 论

乌体林斯是灭活的草分枝杆菌,在人体内能产生温和而持久的免疫调节等作用。在抗肿瘤治疗中,乌体林斯主要是通过:①活化和促进B淋巴细胞增殖与分化,诱导和促进特异性抗体的生成;②促进或增强T淋巴细胞、NK细胞和单核一巨噬细胞的抗肿瘤免疫的应答反应;③激活和诱导T淋巴细胞、NK细胞和单核一巨噬细胞分泌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免疫相关细胞因子(IL-2、IL-4、IL-12、TNFα和INN等),间接的调节和提高机体内在的抗肿瘤效应[5-8]。

应用乌体林斯21 d后,可以显著地降低血清中β2-MG和SA的活性(P<0.05);不同程度地降低CEA和Fer/s水平和肝癌患者的AFP活性。特别是与化疗联合应用组,5种肿瘤相关抗原的下降率尤为显著。虽然本组病例在用药后无肿瘤体积缩小的证据,亦可以说明该药通过复杂的免疫调节过程,增强宿主的抗肿瘤免疫,不同程度的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发挥其抗肿瘤作用[9-10]。

本组资料仅从临床角度,对176例中晚期的MTP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乌体林斯在活化机体抗肿瘤免疫的同时,可以促进肝细胞的正常代谢,改善各组织器官的功能,稳定机体的内环境。改善MTP的全身状态,提高KPS积分和生活质量。且用药简便,不良反应小,价格便宜,患者易于接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免疫调节剂,在恶性肿瘤的生物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1-13]。

[1]罗红霞,兰列琴.诺维本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初步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14,41(3):28-29.

[2]林贵,江山.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和影响因素[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4,49(5):311-312

[3]王维奇,荣阳,刘冰.肝血管瘤介入性栓塞术治疗与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7(6):70-72

[4]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30-333.

[5]杨琨,荣阳,荣根满,等.CIK细胞不同培养时间的生物学活性[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12-14.

[6]张殿俊,荣阳.纵膈肿瘤X线鉴别诊断与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1,9(8):39-40.

[7]刘彬,荣阳.周围型肺癌的X线诊断与影像学动态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6):120-122.

[8]孙燕.内科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1-263.

[9]曹强,荣阳.肝癌介入性化疗栓塞术后严重并发症分析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109-112.

[10]刘畅,荣阳.超声诊断肝小血管瘤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68-69.

[11]傅兰兰,荣阳,荣根满,等.乳腺钼靶X线摄影在乳腺肿瘤中的价值与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8):64-66.

[12]曹强,荣阳,荣根满.MVP方案动脉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148-151.

[13]蒋国梁.胸腔肿瘤[A].刘泰福.现代放射肿瘤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333-339.

猜你喜欢
肝癌显著性化疗
对统计结果解释和表达的要求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隐源性肝癌与病毒性肝癌临床特征比较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基于区域特征聚类的RGBD显著性物体检测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跟踪导练(二)(3)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PICC个性化护理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