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血压监测在脊柱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2015-11-17 03:14邓和勇秦榜勇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7期
关键词:监护仪脊柱血压

邓和勇 陈 武 秦榜勇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贵州 遵义 563003)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无创性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从理论上来看,有创血压测量法其结果更接近于正常值,更能真实地反应患者的循环状况[1-2]。俯卧位是脊柱外科手术时常采用的体位,手术过程中患者由于受麻醉药物及手术体位的影响,会导致呼吸动作、骨骼肌张力、心肌收缩力及血管收缩等代偿机制受到抑制,可能会引起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因而,对其患者的血压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测极为重要。我院对2012年3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120例脊柱外科内固定的患者进行有创血压与无创血压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现将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120例脊柱外科内固定的患者,其中男71例,女49例,年龄为22~71岁,平均年龄为(47.24±2.07)岁,患者手术时间均超过2 h,其中脊柱骨折57例,脊髓损伤40例,脊柱结核23例,所有患者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史。

1.2 方法

1.2.1 无创血压测量法:患者取仰卧位,选取肱动脉,采用标准袖带常规缠缚于患者所测肢体肘窝以上2~3 cm,松紧度适宜,另一端插入迈瑞T8型监护仪上,调整好报警上下限,测量患者血压,每隔5 min自动测量1次并详细记录所测血压的平均动脉压。

1.2.2 有创血压测量法:选用无创血压测量的同侧肢体的桡动脉,在行动脉穿刺前先做Allen试验。选取统一型号20G动脉穿刺针,按无菌操作原则将套管针穿入桡动脉内,然后将针芯拔除,迅速连接冲洗管道并接于压力传感器和监护仪上,较零后详细记录所测血压的平均动脉压。

1.3 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每位麻醉前,气管插管后,俯卧后即刻、手术开始、手术1 h、手术2 h、手术结束时各时点的无创血压值和有创血压值,分别记录为T0、T1、T2、T3、T4、T5、T6。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学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在T0、T1、T4、T5、T6时有创血压与无创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2、T3时点,有创血压高于无创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患者不同时点无创血压和有创血压比较分析(±s)

表1 患者不同时点无创血压和有创血压比较分析(±s)

注:与无创血压比较,*P<0.05

T0 T1 T2 T3 T4 T5 T6有创血压(MAP) 83.2±6.1 85.7±5.5 97.4±7.3* 107.4±7.5* 78.9±6.2 80.4±6.7 86.6±6.9无创血压(MAP)78.4±3.6 79.9±4.8 86.62±6.9 90.7±6.0 73.6±4.9 76.2±5.2 82.6±3.5

3 讨 论

血压监测是术中必须监测的重要指标。无创血压是通过监护仪模块内的电子换能器将动脉搏动的声强转化为电信号输入监护仪而测出结果,其特点主要是操作易于掌握、无创性、患者痛苦少、重复性好;但是无创血压的灵敏度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且对瞬时血压变化反应不明显。而有创血压监测是将导管通过穿刺,置于被测部位的血管内,导管的外端直接与压力传感器相连接,由于流体具有压力传递作用,血管内的压力将通过导管内的液体传递到外部的压力传感器上,从而获得血管内实时压力变化的动态波形,通过特定的计算方法,可获得被测部位血管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其特点是可直接感知血液内的压强,能够准确、直观地反应患者血压的变化情况,有利于医务人员迅速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出评价。但是与无创血压相比,该方法具有创伤性,操作不当可引起并发症,如血栓形成、栓塞、出血、感染等,故行有创血压监测时要求医务人员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和测压原理。

全身麻醉俯卧位后患者知觉全部消失,机体代偿机制减弱,循环系统的血液因体位改变而重新分布,从而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首先,在俯卧位下,由于受重力作用的影响,腔静脉的位置改变,循环系统内的血液重新分布,回心血量减少,而致中心静脉压降低,从而患者心率代偿性增快。其次,患者俯卧位后不同程度的压迫胸腔和腹腔,间接或直接压迫心脏,从而引起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第三,手术操作刺激和麻醉药物的影响。为了能及时准确的了解到患者血流动力的改变,保证患者安全,我院此类患者多采用有创血压监测,结果在俯卧位后及手术开始时,有创血压值高于无创血压,其原因是由于突然改变患者体位及手术的刺激,机体产生强力的的应激反应,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平均动脉压升高,而其余时点由于手术过程中麻醉的平稳,有创血压和无创血压的监测差别不明显。

提示在脊柱外科手术俯卧位后,由于患者病理生理的改变,有创血压更能及时准确反应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其结果更接近真实值。所有被观察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并发症。所有患者在行有创动脉穿刺前都必须做Allen试验,了解患者的桡动脉及其侧支循环是否通畅,并由经验丰富的麻醉医师操作,避免反复穿刺,手术结束后加压包扎,同时交待病房医师及家属注意事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俯卧位下行脊柱外科内固定手术过程中无创血压与有创血压均能对患者的血压情况进行监测,但在俯卧位即刻及手术开始时,有创血压监测更能及时真实地反映患者的血压状况,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1]刘爱杰,柳国强,王世端.胸科患者侧卧位术中双侧上肢无创血压与有创血压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9):905-906.

[2]苏晓霞,丁振江,赵洁,等.不同卧位对高血压患者左右上肢无创血压监测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0,7(8):226-227.

猜你喜欢
监护仪脊柱血压
适用于航空救援的除颤监护仪设计
胎心监护仪的多发故障解析与日常维护
多参数监护仪检定相关问题分析及建议
医用多参数监护仪计量检定中常见问题与质量控制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康复锻炼在脊柱外科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脊柱功能的影响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如何保护宝宝的脊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