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病理检查在不明原因肝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5-11-17 03:14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7期
关键词:病理学肝病病因

秦 颖

(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云南 西双版纳 666100)

相关研究表明,目前肝脏疾病的病因正呈复杂化发展趋势,在慢性非病毒性肝病中,约占7%的患者无法通过血常规检查及血清学检查明确病因,导致治疗效果和速度受到制约,造成疾病恶化[1]。本研究对肝脏病理检查在不明原因肝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诊断的118例肝脏疾病患者,男女比例56∶62,年龄38~68岁,平均年龄(46.52±8.73)岁。其中病程1~2年36例(30.51%),病程3~4年67例(56.78%),病程5~6年15例(12.71%)。依照乙肝DNA测试结果检测患者合并感染乙肝病毒(HBV)的情况,其中HBV感染者65例(55.08%),未感染HBV患者53例(44.92%)。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经CT、血常规生化、血清学、肝功能检查等未明确肝功能损伤原因者、无麻醉禁忌证者;同意进行肝穿刺病理学检查者。排除标准:资料不完整者;不配合检查方案者。

1.3 方法

1.3.1 检查前的准备工作:所有118例患者进行血常规生化检查、自身免疫性检查、肝功能检查、凝血酶原时间检查、肝炎病毒的标志物检测等检查。其中自身免疫性检查检查采用自身抗体IgG(8项)试剂(生产企业:杭州欧蒙医学实验诊断有限公司;批准文号:浙食药监械准字2010第2400062号);凝血酶原时间检查采用凝血酶原时间检测仪(由Roche Diagnostics GmbH公司生产制造);肝炎病毒的标志物检测依照病毒类型进行不同方式的检查;甲肝及戊肝采用全自动酶免工作站(由瑞士Tecan集团公司生产制造,型号为EVOlyzer-200)及相关试剂盒检测;乙肝及丙肝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由美国雅培公司生产制造,型号为ARCHITECTi1000)及配套试剂检测。

1.3.2 病理学检查:对患者进行麻醉并予B超检查,在B超画面引导下确定穿刺点,医师通过自动切割式穿刺活检针(由德国宝雅公司生产制造)刺入皮肤内,到达肝实质后取得长度>2 cm的肝组织标本,迅速抽针,标本采集过程通常为1~3 s。将病检标本置入福尔马林(甲醛溶液,生产企业:福建石化集团三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综合厂,国药准字:H35021355)中固定,后行常规处理,包括脱水、透明、渗透、包埋、染色等,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肝细胞特质。

1.4 疗效观察指标:观察所有患者的肝穿刺病理检查结果;观察所有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2]。

2 结 果

2.1 肝穿刺病理检查结果:经检查可得,HBV感染者均属慢性乙型肝炎,共65例(55.08%),其中肝硬化(LC)25例(23.58%);未感染HBV的53例患者中,药物性肝损伤(DILI)17例(16.04),自身免疫性肝病(AIH)28例(26.42%),胆汁性肝硬化(PBC)7例(6.60%),不明病因1例(0.94%)。共确诊105例,诊断率为88.98%。

2.2 患者ALT、AST、TBil、ALP、GGT、IgG的水平情况:AIH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最高,其中ALT为(248.41±93.62)U/L,PBC患者的IgG水平最低,为(13.78±6.57)g/L,见表1。

表1 患者ALT、AST、TBil、IgG的水平情况

3 讨 论

本研究对所有118例病因不明的肝脏疾病患者进行肝穿刺病理学检查,对检查结果及患者的各项肝功能进行观察记录。肝穿刺病理学检查要求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在B超图像的辅助下定位穿刺点,通过自动切割式穿刺活检针穿透皮肤,完成肝标本的采集,之后对标本进行常规处理并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标本情况,从而为疾病确诊提供依据。

观察病理学诊断结果可得,患者的病因主要包括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胆汁性肝硬化等,其中胆汁性肝硬化病例数最少,为7例(5.93%),共确诊105例,诊断率为88.98%。该结果说明在肝脏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应重视对上述病因观察及控制,尤其对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检查,另外肝穿刺病理学检查的诊断率高,效果达到预期。观察患者的ALT、AST、TBil、IgG水平,可得AIH患者的ALT水平最高,该疾病患者其他指标也显著高于其他患者,而PBC患者的各项指标低于其他患者,另外DILI患者的ALT、AST及TBiL水平较正常范围显著提升。上述结果与临床真实病例及相关研究结果相符[3],说明肝穿刺病理学检查对肝功能相关指标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符合临床诊断要求,具有一定参考价值。通过影像学检验或肝功能常规检查,还不足以完全明确肝脏疾病的病因,医护人员应根据需要对患者进行肝穿刺病理学检查,提升疾病的诊断率,同时的配合进行体征监测、病情追踪,以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不明原因肝病采取肝脏病理检查基本能够完成对不明原因肝病的诊断,临床效果符合预期。

[1]沙秀娟.重视肝活组织病理检查在临床肝病诊疗中的应用[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2,28(3):223-226.

[2]肖影群.肝组织病理检查对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病的诊断价值[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51(4):46-49.

[3]张思敏.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患者的病因分析[J].肝脏,2014,19(1):31-33.

猜你喜欢
病理学肝病病因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及治疗
皮肤科住院医师皮肤病理学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胆汁酸代谢在慢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胸腔镜微创切除肺小结节性病变临床病理学分析
GP73在HBV相关性肝病中的水平及意义
视疲劳病因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一种基于LBP 特征提取和稀疏表示的肝病识别算法
汉字小门诊系列(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