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背景下我国体育教改的可行性路径探析

2015-11-19 08:59梁健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5年10期
关键词:阳光体育

梁健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0-000-01

摘 要 如今,传统高校体育课程在授课理念、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等诸多方面均已无法适应新时期的教学需求,而“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和适时介入则为高校体育教学的继续发展指明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同时也为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奠定了基础。因此,本文以“阳光体育”在教学中的应用为立足点,从基本概念出发、结合高校体育教学实际,总结出了一套基于“阳关体育”的体育教改可行性路径。

关键词 阳光体育 体育教育改革 教改路径

一、引言

如何全面提升青少年群体身体素质这一问题而今已经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基于此,我国国务院以深化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推进全民素质教育为突破口开展了阳光体育运动,既增强了学生的体魄又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阳光体育内涵概述

我国国务院于2007年正式面向全社会发起了以青少年为主要工作对象的“阳光体育”运动[1],其根本目的在于以改善青少年体质为出发点,强化青少年体育锻炼意识,继而带动全民体育锻炼风气的形成。

而高校教育阶段作为青少年接受体育教育最为重要和关键的环节,在其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阳光体育运动理念、从意识层面深化青年学生群体对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不仅能够帮助在校生自助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增强体质,也在迎合了高校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最大限度拓展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影响范围。

三、阳光体育背景下高校体育教改中面临的问题

(一)体育教改过程中未贯彻体育终身化意识

在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和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双重作用下,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水平要求越来越高,高校毕业生除了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外还必须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2]。正因如此,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由传统的理论型人才培养逐渐向综合素质人才培养转变,而体育教育则是素质教育开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但是,从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开展实际来看,体育教学在内容上绝大多数以技术、技能的教授和指导为主而鲜少对学生渗透终身化体育意识。学生虽然在校期间其体能得到了暂时性提高,但因未真正认识到体育运动的必要性在离校后便不会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其身体素质也会随着运动的减少而降低,直接影响体育全民化的进程以及全民身体素质的提升。

(二)体育教改过程中未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合理配套的体育设施与高水平的教师团队是确保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的两大关键性因素。从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学现状来看,虽然绝大多数高校都根据体育课程的进度和需求配置了相应的硬件设施与教师资源,但随着每年招生人数的增加原有的各类资源已经无法满足现实的教学需求。教学中相应教育资源的短缺不仅直接降低了学生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同时也限制了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选择性。

(三)体育教改过程未贯彻实用性教学原则

从教学模式来看,我国大多数高校在体育教学上仍采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注重学生对体育运动技能的掌握,强调体育教学对学生身体素质提升的重要作用而忽视了其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违背了高校教育的实用性原则。这种教学方法尽管让学生在参与体育课程的过程中身体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却从根本上偏离了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

再从体育教材的选择上来看,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缺乏系统的教材指导,因而教师在课程安排上大多依靠自身的经验,因此课程的科学性、完整性、稳定性等方面都无法得到保障,而教学内容也极易出现枯燥、单一的问题,整体教学缺乏实用性[3]。

四、阳光教育的背景下推进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贯彻体育终身化意识

体育教学是高校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但是从目前的教学开展来看,大多数高校生对于体育课程的设置意义、自身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并不清楚,教学中学生的体育终身化意识始终没有形成,这与学校体育教学宣传力度不足有着直接的关系。基于此,学校应有针对性的在体育课程中增加理论环节,同时在学校公告栏、校园网等公众宣传平台上增加体育运动宣传板块,有针对性的向学生灌输体育课程开展的意义、让学生在锻炼之余了解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促进其体育意识和主动运动观念的形成。

(二)加大教育投入,合理配置体育教育资源

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是确保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同时也是保障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而体育教学作为实践教学的一环较其他学科对教育资源有着高的要求。因而,为了确保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高校应当根据其招生情况和教学实际需求适时增加和完善体育教育资源、加大体育教学投入。这不仅包括场地建设、体育建材购置等硬件设施的完善,还包括专业化教师团队的组建。让学生能够在具备充足、优良的硬件设施的教学环境下得到教师的专业化指导,这不仅是提升学生体育运动热情的要求,更是提升学生体育运动效率、确保教学科学性的要求。

(三)更新教学内容,提升体育教学实用性

为社会培养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实用型人才是高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而脱离教学实用性原则亦成为了多数高校体育教育的弊病。因此,高校必须在教学中不断渗入现代理念、立足于社会需求和高校生的兴趣倾向不断革新教学内容[4]。向学生灌输健康的体育运动思想,使其在健身的同时领会到团结、拼搏的体育精神的内涵,继而提升整体思想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小俊.“阳光体育”内涵与发展探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1).

[2] 李丽.“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对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11).

[3] 王明立.“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与普通高校体育新课程创新教学模式构建[J].体育与科学.2008(5).

[4] 李割,曲新艺.“健康第一”理念在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6.5.

猜你喜欢
阳光体育
构建山西省民办高校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研究
大环境下宜春青少年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研究
对大课间活动的几点思考
在小学阳光体育中培养学生运动技能的策略
学校“阳光体育”开展的实践与思考
孔琦:校园阳光体育与趣味运动会
校园阳光体育与趣味运动会
闲暇体育促进校园阳光体育发展的有效策略研究
边远山区农村小学如何有效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
啦啦操融入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可行性分析